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内0428民初1010号

裁判日期: 2016-04-12

公开日期: 2016-05-26

案件名称

王红林、李海平与王起跃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喀喇沁旗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红林,李海平,王起跃

案由

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内0428民初1010号原告王红林,男,1985年1月11日出生,汉族,农民。原告李海平(原告王红林系夫妻关系),女,1987年5月28日出生,满族,农民。被告王起跃,男,1980年5月5日出生,汉族,农民。委托代理人张立果,内蒙古方赫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王红林、李海平与被告王起跃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段志杰适用简易程序于2016年3月2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红林、李海平、被告王起跃的委托代理人张立国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2014年6月8日,原告从被告处购买一辆“冀TF96**号”农用六轮车,购车总价款55000元人民币,购车款原告已经实际给付了33000元。购车后原告上路营运,2014年7、8月份,在赤峰南被交警检查,发现该车的行驶证是假的,根本不能上路运营,于是原告找被告要求退车,被告也同意退车,原告指派司机王红明当即将车辆送回,要求被告将原告给他打的55000元欠据收回并退还33000元已付的购车款。被告说,实在亲戚(被告是原告的表叔)差不了事,回去就撕了,处于对被告的信任,原告没有抽回欠条,被告答应返还的33000元人民币,虽经原告多次索要,被告一再推托,至今没有给付。2016年1月26日,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原告履行合同,结合本案事实,原、被告的车辆买卖合同,因为被告伪造行驶证(伪造国家公文证件),侵害国家利益。同时致不能实现原告买车进行营运的合同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之规定,依法应当确认该合同无效。被告王起跃答辩称,被告从未向原告出售过“冀TF96**”号农用车,现二原告欠被告“冀HR26**”号车辆22000元。原告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向本院递交了如下证据:1、原告向被告购买“河北H37**“号农用车”二手车买卖协议书“一份,证明二原告多次向被告购买车辆。被告质证意见为,与本案无关。2、购买“冀HR26**”号农用车协议书一份,用于证明二原告曾经购买过被告“冀HR26**”号农用车一辆。被告质证意见为,无异议,但被告从未向原告出售过“冀TF96**”号农用车。3、王红明的证言一份,证明二原告曾向被告购买“冀TF96**”号农用车一辆,且退回被告,被告未给原告55000元的欠据。原告质证意见为,证人未出庭接受询问,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被告王起跃为支持自己的答辩意见,向本院递交如下证据:1、2013年9月8日,被告王起跃与何继红签订的二手车买卖协议书一份,证明“冀HR26**”号农用车的来源。原告质证意见为,无异议,二原告曾经也向被告购买过此车,但是此车的购买价格为50000元,当时是交的现款。没有欠被告款。2、原、被告签订的“冀HR26**”号农用车的买卖协议书一份,证明二原告向被告购买此车,欠款50000元。原告质证意见为,对“冀HR26**”号农用车买卖协议的真实性无异议。3、二原告向被告出具的欠据一枚,证明王起跃出售给二原告“冀HR26**”号农用车,原告王红林、李海平欠被告55000元购车款。原告质证意见为,对欠据有异议,因为55000元欠的是“冀TF96**号的购车款,且因此车辆行驶证过期,已将车辆退回王起跃。已不欠被告购车款。这55000元的欠条不是购买“冀HR26**”号农用车的欠款,当时“冀HR26**”号农用车交的是现款50000元。对于原告王红林、李海平提交的1号—河北H37**“号农用车”买卖协议书,与本案无关联性,本院不予采信;对于原告王红林、李海平提交的2号—购买“冀HR26**”号农用车协议书,因被告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对于原告提交3号—王红明的证言,因其未出庭作证,本院不予采信。对于被告提交的1号证据—被告王起跃与何继红签订的二手车买卖协议,因原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对被告提交的2号—原、被告签订的“冀HR26**”号农用车的买卖协议,因原告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对于被告提交的3号—欠据,因原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经审理查明,2014年,被告王红林向原告购买“冀HR26**”号农用车一辆,欠购车款50000元。2014年6月8日,被告王红林、李海平向原告出具55000元欠据一枚,约定还款日期为2014年6月8日至2014年9月8日还清。后二被告给付原告33000元,余款22000元,一直未给付。本院认为,二原告要求确认与被告签订的“冀TF96**”号购车协议无效,因被告否认曾向二原告出售过此车,原告不能提交购买此车协议或购买此车事实的有效证据,因此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725元(原告已预交),减半收取362.50元,由原告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此页无正文审判员  段志杰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二日书记员  周 磊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