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黑0128民初558号

裁判日期: 2016-04-11

公开日期: 2016-06-16

案件名称

丁祖才与赵力侵权责任纠纷一审民判决书

法院

通河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通河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丁祖才,赵力

案由

侵权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全文

黑龙江省通河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黑0128民初558号原告丁祖才,住通河县。委托代理人丁济生,住通河县。被告赵力,住通河县。委托代理人赵忠林。原告丁祖才诉被告赵力侵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1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韩宇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丁祖才及其委托代理人丁济生、被告赵力的委托代理人赵忠林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丁祖才诉称:原告于2014年春与丁济生签订稻地承包合同,由于双河村委会以丁济生承包的林地合同到期为由,强行把丁济生的林地及水库、稻地约50亩转卖给张振峰,后张振峰又转给被告赵力。结果被告赵力将2014年秋原告种植的水稻287袋强行收走,多次上访无果。现原告丁祖才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赵力返还2014年度收获的287袋水稻,并由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被告赵力辩称:本案争议的土地是由被告从案外人张振峰处承包的,在经营过程中,原告仍耕种该地,为此,被告曾经通知原告如耕种应交纳承包费,但是原告未交纳。在案外人张振峰及案外人丁济生对该地存在争议情况下,原告、被告、丁济生经通河县富林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书,约定因丁祖才所种水田权属不明,三方协商同意该地水稻由被告赵力收获。等待确权后,水稻归权属方。并由其按乡政府每垧地评估价付给丁祖才耕种费用。此后,丁济生通过诉讼要求实现该地经营权已被法院驳回,确认该地权属归案外人张振峰。赵力在张振峰处转来土地经营,故按人民调解协议约定,已收获水稻所有权应归被告赵力且已出售。现原告要求返还原物即水稻287袋无理且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故被告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丁祖才、被告赵力为证明其诉辩主张的事实成立举示了证据,并发表了质证意见。原告丁祖才举示证据如下:证据A1、证明1份,主要内容:给丁祖才收龙王庙大沟水稻,共2台收割机,共收287袋……参加收水稻人员:丁祖国、李子荣、吕长海、丁铁双、关生等(签名、捺印)。意在证明:收割水稻的费用是由原告支付的。证据A2、转包合同1份,主要内容:甲方丁济生,乙方丁祖才,甲方龙王庙大沟稻地约50亩承包给乙方耕种,承包费2万元整,笔下交清,甲方丁济生(签名),乙方丁祖才(签名),2014年1月10号—2014年12月。意在证明原告在案外人丁济生处承包土地耕种。证据A3、协议书1份,主要内容:甲方赵力,乙方丁济生,丙方丁祖才,经三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丁祖才所种的稻地因权属关系不明现三方同意,由甲方全部收割,所收割的稻子当场就卖,三方清楚整个卖粮款总额,由甲方保管所有卖粮款。待上级部门和乡政府林权耕地和水库确权后,确权后如是甲方归甲方,确权如是乙方归乙方。另行合算收割费用。如确权给甲方或乙方,由确权方付给丁祖才耕种费用,按乡政府每晌地评估多少钱付清。甲方收割期间乙方和丙方不能干扰甲方收割。甲方赵力(签名)、乙方丁济生(签名)、丙方丁祖才(签名),2014年10月18日。通河县富林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盖章)。证据A4、水域滩涂养殖证1份,主要内容:水域滩涂养殖证编号:黑通河县府(淡)养证(2011)第00130号,养殖权人丁济生,……。意在证明丁济生对本案的争议土地享有承包权利。证据A5、证明2份、上访信1份,主要内容:关于双河村造林承包户丁济生等林地承包期限问题。当时由于多数造林户认为政策不稳定,没有经济效益。经过法院调解和乡党委、村委会参与处理,我表态,只要政策不变,造林地及承包权永远不变,特此证明,原岔林乡党委书记王锡华;关于丁济生承包双河村龙王庙大沟两岸幼残林,我记得当时他们九人联合承包的。我1983年到岔林乡任副乡长,包村包双河,丁济生他们承包林地属实有效,按政策应有继续承包权力。证明人张洪振;我在政府工作期间丁济生同志曾到信访办找我反映过此问题,并批转过有关部门。杜永新。意在证明丁济生对本案争议土地享有权利。被告赵力举示证据如下:证据B1、(2015)哈民一终字第1344号民事判决书1份,主要内容:上诉人丁济生,被上诉人通河县富林乡双河村委会,被上诉人张振峰。丁济生起诉要求确认双河村与张振峰签订的林地承包合同无效,一审法院驳回丁济生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意在证明丁济生对本案争议土地的承包期至2003年就到期了,丁济生没有承包经营权。张振峰于2011年承包本案争议土地,后流转给被告赵力。被告对原告举示的证据A1、A3、A4真实性均无异议,对证据A2、A5真实性提出异议;原告对被告举示的证据B1真实性没有异议。本院确认:原告举示的证据A1、A3、A4、被告举示的证据B1,双方均无异议,上述证据予以确认,并予采信;原告举示的证据A2系原告与丁济生自愿签订,故此份证据应予确认,并予采信;原告举示的证据A5均系复印件,不能证明其主张,故原告举示的证据A5不予确认,不予采信。经审理查明:本案争议土地位于通河县富林乡双河村西北方龙王庙大沟附近。该地原系案外人丁济生于1983年与双河村签订期限20年育林承包合同取得经营权中一部分。该合同于2003年3月25日期限届满。此后丁济生未提出续签要约。双河村委会于2011年5月21日通过竟价发包形式将包括本案争议地在内的林地发包给案外人张振峰,张振峰经营期间将此地流转给本案被告赵力经营。但丁济生仍耕种该地并于2014初与原告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约定由原告耕种本案争议土地。原告耕种争议土地后,秋天收割成熟水稻时,被告赵力与原告丁祖才及案外人丁济生因该地权属发生争议。在案外人张振峰及案外人丁济生对该地存在争议情况下,2014年10月18日,原告、被告、丁济生三方经通河县富林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书,约定因原告丁祖才所种水田权属不明,三方协商同意该地水稻由被告赵力收获。等待确权后,水稻归权属方。并由其按乡政府每垧地评估价付给丁祖才耕种费用。该协议签订后,被告赵力收获水稻287袋并已出售。2015年9月案外人丁济生将通河县富林乡双河村委会及张振峰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双河村委会与张振峰签订的林地承包合同无效并主张优先承包权。一、二审法院均驳回丁济生的诉讼请求,并认定通河县富林乡双河村委会与张振峰签订合同有效。现原告丁祖才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赵力返还水稻287袋,并由被告承担诉讼费用。经本院释明,原告丁祖才仍坚持诉请不变更。本院认为,原告丁祖才2014年春与案外人丁济生签订稻田地承包合同书,秋收时因土地权属与被告赵力产生纠纷时,经通河县富林乡人民调解委会调解自愿与案外人丁济生、被告赵力签订协议书,不违返法律规定,该协议有效,对三方均有约束力。该协议明确约定原告所种的稻地由被告赵力全部收割并出售,待确权后,水稻款归权属方所有,由权属方按乡政府每垧地评估价付给原告丁祖才耕种费用。现该地权属经人民法院一、二审生效判决已明确,故水稻所有权应归被告赵力。其它费用双方亦应按协议履行。现原告诉到本院,坚持要求被告返还287袋水稻。经本院行使释明权后,原告仍坚持不变更其诉讼请求,故原告的诉讼请求无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如要求被告按约给付耕种费用,应另行主张权利。原告主张案外人丁济生对本案争议土地享有权利,庭审中未举示有效证据予以证实,故其主张本院不予支持。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丁祖才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减半收取50,由原告丁祖才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韩 宇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一日书记员 王京蔓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