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川17刑终28号

裁判日期: 2016-03-18

公开日期: 2016-05-12

案件名称

蒋金成、曾伟犯聚众斗殴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四川省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四川省达州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蒋某某,曾某

案由

聚众斗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四川省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6)川17刑终28号原公诉机关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蒋某某,男,生于1995年2月11日,汉族,达州市达川区人,初中文化,农民,住达州市达川区。2014年4月21日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刑事拘留,次月19日由该局决定取保候审,2015年12月9日经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决定被逮捕。现羁押于达州市看守所。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曾某,男,生于1995年9月9日,汉族,达州市达川区人,初中文化,农民,住达州市达川区。2014年8月30日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刑事拘留,2014年9月22日由该局决定取保候审,2015年12月9日经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决定被逮捕。现羁押于达州市看守所。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审理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蒋某某、曾某犯聚众斗殴罪一案,于2016年1月6日作出(2015)达达刑初字第277号刑事判决。被告人蒋某某、曾某均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张蕾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蒋某某、曾某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14年1月25日14时许,被告人曾某邀约唐宇朕、唐成刚、陈浪、刘春(均已被判刑)及王甲、胡某某、秦某某等人到达州市达川区万家镇蔡坝村1组松树山(小地名)爬山,胡某某又邀约被害人熊某乙一同前往。在爬山途中,曾某与王甲、秦某某在半山腰玩耍,唐宇朕、唐成刚、陈浪、刘春等人爬到山顶。因唐宇朕对熊某乙不满,唐宇朕、唐成刚、陈浪、刘春对熊某乙实施了殴打。熊某乙被打后,打电话喊被害人熊甲前来,并叫唐宇朕、唐成刚、陈浪、刘春等着。四人对熊某乙说在山下等。唐宇朕、陈浪、唐成刚、刘春从山顶下来到半山腰时,唐宇朕对曾某说,其四人在山顶殴打了熊某乙,并打电话叫被告人蒋某某前来帮忙打架。后曾某继续在山腰玩耍,唐宇朕、陈浪、唐成刚、刘春到山下等候熊某乙一方的人前来打架,唐成刚、陈浪分别将携带的西瓜刀、匕首拿出来放好,做好打架准备。熊甲接电话后,与熊廷杰开车来到松树山下,唐宇朕、唐成刚、陈浪、刘春持匕首、西瓜刀与熊某乙、熊甲等人发生打斗,曾某听见唐宇朕呼喊其下山后,即冲到山下参与殴打,蒋某某携带砍刀赶到,陈浪抢过蒋某某手中的砍刀对熊某乙、熊甲等人实施追砍,蒋某某用砖头及西瓜刀对熊某乙、熊甲等人实施殴打,致熊某乙、熊甲受伤。经鉴定:熊甲左下肢损伤程度评定为轻微伤,熊某乙头部损伤程度评定为轻微伤。2015年12月12日蒋某某给熊甲、熊某乙赔偿人民币8000元,并取得谅解。原判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现场勘验笔录及照片;到案经过、抓获经过;被害人熊甲、熊某乙的住院病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赔偿收据、谅解书;被害人熊甲、熊某乙陈述;证人秦某某、胡某某、李某某、王甲、王乙的证言;同案犯唐宇朕、唐成刚、陈浪、刘春的供述;被告人蒋某某、曾某的供述等。原判认为,被告人蒋某某、曾某的行为均构成聚众斗殴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原审被告人蒋某某的上诉理由是:二被害人有一定责任;其系从犯,归案后能如实供述,对二被害人进行了积极赔偿,取得谅解。原判量刑过重,请求改判。原审被告人曾某的上诉理由是:其系初犯,认罪态度好,其未伤害二被害人,原判量刑过重,请求改判。出庭履行职务的检察员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经审理查明,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与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一致。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蒋某某、曾某积极参加聚众斗殴,其中蒋某某持械,致二人轻微伤,二上诉人的行为均构成聚众斗殴罪,应予刑事处罚。蒋某某具有坦白认罪、积极赔偿二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情节且系初犯,可以对其从轻处罚。曾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系从犯,依法对其减轻处罚。蒋某某提出“二被害人有一定责任,归案后能如实供述,对二被害人进行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的上诉理由经查成立,但原判已予认定,并在量刑时已予考虑。故蒋某某认为“原判量刑过重,请求改判”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原判根据曾某参加聚众斗殴的犯罪情节,并已考虑其系初犯及认罪态度等量刑情节裁量刑罚,量刑并无不当。曾某认为“原判量刑过重,请求改判”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综上,检察机关的出庭意见正确,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理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刘 伟审 判 员  吴成姝代理审判员  王剑琴二〇一六年三月十八日书 记 员  黄硕林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