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津02行终29号
裁判日期: 2016-03-18
公开日期: 2016-05-05
案件名称
刘学玲与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审行政判决书
法院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天津市
案件类型
行政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刘学玲,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四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全文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行 政 判 决 书(2016)津02行终29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刘学玲。委托代理人刘学忠(刘学玲之弟),天津市拉链厂退休干部。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住所地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11号。法定代表人窦华港,主任。委托代理人王成,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干部。委托代理人张培尧,天津森宇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刘学玲诉被上诉人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一案,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2015年5月26日受理,2015年11月19日作出(2015)西行初字第78号行政判决,上诉人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2016年1月14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6年2月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刘学玲的委托代理人刘学忠,被上诉人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委托代理人王成、张培尧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查明,2013年8月9日原告向被告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申请公开“2003年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天津市博爱道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文件及文号”。被告经审核,于2013年8月28日向原告作出《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职责告知书告知书》(编号:2013437),载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项、《天津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二十一条第(四)项的规定,您要求获取的信息不属于本机关公开职责权限范围,建议到发展海河经济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原告不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申请行政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2月6日作出“建复决字(2013)546号”《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被告作出《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职责告知书》(编号:2013437)。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请求:1.撤销被告作出的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职责告知书;2.依法责令被告重新作出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公开2003年被告批准的《天津市博爱道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文件及文号,按照原告所需提供纸质原件1:1的复印件,并加盖证明公章或化解行政争议;3.诉讼费及相关费用由被告承担。原审法院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四条,被告具有对原告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答复的主体资格和法定职权。关于被告提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起诉期限的问题,因原告曾于法定起诉期限内申请立案,故对被告的该项抗辩意见,不予支持。被告在收到原告的申请后,依法履行了受理、审核、答复和送达的法律程序。原告申请公开的是2003年经被告批准的天津市博爱道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文件,被告经过检索,并未制作或获取该文件,故以书面形式答复原告,在告知书中陈述了不予公开的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原告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该告知书认定事实准确,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原告的证据不能证明被告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曾制作或获取过该文件,故本院对原告要求撤销《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职责告知书》,并责令被告重新作出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等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驳回原告刘学玲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刘学玲负担。原审法院判决后,上诉人刘学玲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判令:1、撤销原审判决;2、撤销被上诉人作出的《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职责告知书》,依法公开应公开的信息;3、本案全部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理由是:1、天津市河北区建设管理委员会(2004)第1号公告中明确指出天津市博爱道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原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批准,现被上诉人否定是其批准的,还推到发展海河经济有关部门是不负责任的;2、上诉人是河北区意式风情区的居民,其所有的房屋在2004年实施拆迁而实际上并没有拆除,而是用于开设酒吧、咖啡厅等牟取暴利,这些均与上诉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影响了上诉人的合法权益。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应予撤销。被上诉人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辩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不成立。请求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审判决。被上诉人向原审法院提交的证据为:1、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受理告知书;3、答复告知书;4、签收单;5、行政复议决定书。上诉人向原审法院提交的证据为:1、公告;2、房屋拆迁许可证两份;3、房屋拆迁申请书;4、变更情况查询结果。经庭审质证,双方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在原审中提交证据的质证意见与原审质证意见一致。合议庭经评议认为,原审判决对双方当事人提交证据的认证意见正确,本院予以确认。本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一致。本院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四条,被上诉人具有对上诉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答复的主体资格和法定职权。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人的申请后,依法履行了受理、审核、答复和送达等法律程序,程序合法。对于上诉人的申请,被上诉人经过检索和查询,其并未制作或获取该文件,故以书面形式答复上诉人,在告知书中陈述了不予公开的理由和依据,被上诉人作出答复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提交的证据不能证明其所申请公开的“2003年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天津市博爱道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文件及文号”系由被上诉人制作或保存,故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依法应予维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刘学玲承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曹 伟代理审判员 乜 红代理审判员 陈 艳代理审判员 吕本文代理审判员 张 杰二〇一六年三月十八日书 记 员 刘金玲速 录 员 崔 维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