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川0104民初1325号
裁判日期: 2016-03-17
公开日期: 2016-12-26
案件名称
尤刚与成都新界广场商业有限公司、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成都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尤刚,成都新界广场商业有限公司,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
案由
租赁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第七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
全文
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川0104民初1325号原告尤刚,男,1962年8月16日出生,汉族,住成都市金牛区。被告成都新界广场商业有限公司。住所地:成都市锦江区天府广场东御街**号****号。法定代表人朱海,成都新界广场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被告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住所地:成都市锦江区东御街******号。法定代表人江秉金,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委托代理人吴爱民,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董平,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尤刚与被告成都新界广场商业有限公司(简称新界公司)、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简称洋洋公司)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徐国书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于2016年3月16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尤刚、被告洋洋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董平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新界公司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本院进行了缺席审理。本案现已缺席审理终结。原告尤刚诉称,原告于2001年通过购买方式取得了位于成都市东御街55号海发商厦-2楼A区45号(产权号:权11611**)的商业房产,并办理了房屋产权证和国土证。2001年12月新界公司与原告签订《合作经营协议》,实为新界公司租赁原告房产用于百货经营。协议约定主要条款如下:1、合作期自2001年12月3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上:2、合作期间,被告每年按原告物业原始购买价的7%向原告支付固定收益;3、合作经营期满后,新界公司将原告物业完好退还给原告。在合作经营协议期间,新界公司将物业转租给洋洋公司进行实际经营。2011年12月31日,合作经营协议期满后,新界公司拒不按合同约定将物业退还给原告,洋洋公司在没有和原告签订任何租赁协议的情况下,非法强行占用原告物业进行经营。原告多次要求新界公司、洋洋公司退还物业,均拒绝答复。2015年7月16日,原告向锦江区人民法院起诉新界公司、洋洋公司,诉讼请求为判令新界公司、洋洋公司返还物业、赔偿非法占用费以及承担诉讼费、误工费用。2015年9月7日,该院判决洋洋公司分别按税后15%/年和税后15.45%/年的标准,支付占用费至起诉前一日止,对新界公司违反合作经营协议第六条第五款(合作经营期满后,甲方将该房屋楼层区位完好退还给乙方),未曾判决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洋洋公司按照法院判决已向原告支付了截至2015年7月16日的非法占用费、利息以及承担的诉讼费,但原告物业至今尚未收回。请求判令:1新界公司、洋洋公司按原告商铺原始购买价22%的标准支付非法占用原告物业的占用费,时间自2015年7月17日起至2016年3月21日(本次诉讼日期),占用费为26975.92元=179741元×22%÷365天×249天;新界公司、洋洋公司支付原告占用费的资金利息,时间自2015年7月17日起,至2016年3月21日,利息费用为485.12元=26975.92元×1.30%÷180×249(半年期贷款利率);2、新界公司、洋洋公司今后每个季度按第一条诉讼请求的标准准时向原告支付非法占用费,且按先支付后使用的原则实施,每年按5%的标准递增,直到新界公司、洋洋公司将商铺退还给原告为止;3、新界公司、洋洋公司承担本案的所有诉讼费用及误工费。被告新界公司未作答辩。被告洋洋公司辩称,1、洋洋公司已按(2015)锦江民初字第4914号民事判决书向原告支付了2015年7月16日的物业使用费。2、原告主张标准过高,要求法院按生效判决认定的事实和标准依法判决。3、洋洋公司尚未使用的时间不应得到支持,洋洋公司同意2016年3月21日将商铺退还给原告,物业使用费可以支付至2016年3月20日。4、原告要求按每年5%的标准递增物业使用费无依据,要求洋洋公司支付误工费无依据,应当驳回。经审理查明,2004年8月5日,成都摩尔商业广场有限公司经工商局批准更名为成都摩尔百盛实业有限公司。2011年5月20日,成都摩尔百盛实业有限公司经工商局批准更名为洋洋公司。2001年8月20日,汇发公司(甲方)与洋洋公司(乙方)签订了《关于“海发新世界”大楼部分物业的租赁协议》,协议约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甲方决定将其合法持有位于成都市东御街55-223号海发新世界(又名“海发商厦”)大楼部分房产出租给乙方经营一事,达成如下协议:一、租赁范围及面积:甲方同意将“海发新世界”大楼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共计七个楼层的商业楼面,全部(各层的公用设施、设备房、自行车停车场除外)租赁给乙方经营使用;二、租赁期限:该商场租期暂定十年,从2002年3月1日起至2012年2月28日止。租期届满,在当时相等于市场同等级市场租金条件下,甲方同意乙方优先续租;三、租赁金:……八、关于所租物业的产权转让问题:甲方有权出售乙方所租楼层的产权。经出售后的楼盘可更改楼盘名称,但出售产权不得影响乙方的经营;……。”原告购买了汇发公司开发的位于成都市天府广场东御街55-223号的一个商铺。汇发公司向原告提交了分户平面图。原告取得了该房的《房屋所有权证》,载明:“房屋坐落:锦江区东御街55号1幢-2层1-45号;设计用途:商业;建筑面积16.01平方米”。上述权属证书中未记载房产的四至界限,也未附房产平面图、详细测量尺寸。2001年12月31日,新界公司(甲方)与原告(乙方)签订《合作经营协议》,协议约定:“甲、乙双方就合作经营汇发摩尔中心(注册名:海发商厦)事宜签订本协议:……第二条合作经营项目和范围:甲乙双方以品牌百货为主导项目,从事甲方工商注册经营范围内的一切经营活动;第三条合作期限:合作期自2001年12月3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共10年;第四条出资和经营方式:1、甲方保证汇发摩尔中心启动和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全部资金,并全权负责中心的承包经营;2、乙方以拥有产权的汇发摩尔中心物业1幢-2层1-45号,购置价179741元的物业交付甲方使用;3、合作期间,甲方拥有房屋楼层区位的使用权和汇发摩尔中心的经营权;第五条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1、合作期间,无论汇发摩尔中心盈亏与否,甲方每年均按乙方出资额的7%固定比例向乙方分配红利;第六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合作经营期内,甲方拥有该房屋楼层区位的使用权和经营收益权;……5、合作经营期满后,甲方将该房屋楼层区位完好退还给乙方;(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3、合作经营期满后,乙方若需进场自行经营或再次装修等,必须服从和遵守本大厦业主委员会和商场经营管理方的统一规划和各项制度;……。”其后,洋洋公司按照新界公司提供的分配表上载明的日期、金额向新界公司发放租金,再由新界公司将红利分配给包括原告在内的小业主。2006年汇发公司与洋洋公司就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发生纠纷,汇发公司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6)成民初字第486号民事判决书,查明:“2001年8月20日,汇发公司与洋洋公司签订了一份《关于“海发新世界”大楼部分物业的租赁协议》……;2001年11月2日,汇发公司与成都摩尔商业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经营公司)签订《委托合同书》,合同约定,为促使汇发公司顺利分拆销售“海发新世界”负2层至地上4层的房屋,保证汇发公司与洋洋公司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不受影响,汇发公司委托摩尔经营公司与各买受人签订《合作经营协议》,并委托摩尔经营公司向业主发放《合作经营协议》所约定的固定收益。合同签订后,汇发公司与各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同日,由摩尔经营公司与各购房者签订《合作经营协议》……;2001年11月23日,汇发公司与洋洋公司双方一致同意废止以摩尔经营公司名义与购房者签订的《合作经营协议》,另成立由汇发公司控股的物管公司与购房者签订代租代管协议,……以‘汇发’为主体成立‘新界’公司全面接管‘摩尔经营公司’业务;2001年12月29日,汇发公司、新界公司、摩尔经营公司共同签订《委托合同书》,合同约定,汇发公司与新界公司形成新的委托合同关系,并全面终止与摩尔经营公司的委托合同关系,原摩尔经营公司与各业主签订的《合作经营协议》,由新界公司与各业主重新签订。此合同签订后,新界公司与各业主重新签订了《合作经营协议》,内容与原协议一致……。”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期间,因新界公司欠付租金,部分小业主向本院起诉新界公司,请求解除双方签订的《合作经营协议》,并由新界公司支付拖欠的租金及承担违约金等。本院作出民事判决书,认定起诉小业主等出租的房屋与其他业主出租的房屋使用和经营具有整体、不可分割性,起诉小业主在签订《合作经营协议》时,明知自己的房屋是与其他业主的房屋用于整体经营,若起诉小业主单独解除《合作经营协议》,势必影响其他出租人的利益,同时起诉小业主自身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故对于起诉小业主要求解除《合作经营协议》的主张,不予支持。起诉小业主不服,上诉至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起诉小业主与新界公司《合作经营协议》中并未约定行使解除权的条件,且该案所涉及的租赁房屋与其他业主出租的房屋使用和经营具有整体和不可分割性,若起诉小业主单独解除与新界公司签订的协议,势必影响其他出租人的利益,据此,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2010年9月27日,成都市锦江区海发商厦业主大会成立,选出业主代表18人,业主委员会人数13人,业主委员会任期5年。该业主委员会在成都市锦江区房产管理局进行了备案。同日,海发商厦业主大会制订了《成都市海发商厦管理规约》,对成都市海发商厦的共有部分的维护及环境卫生、公共秩序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其中第八条建筑区划的调整部分载明:“对本建筑区划进行调整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并经本建筑区划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二分之一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二分之一以上的业主同意;由相关业主委员会向物业所在区(市)县房产管理部门提出调整建筑区划要求。”2011年12月31日,新界公司与原告约定的合作经营期限届满,目前原告商铺仍由洋洋公司在使用。原告与浦望公司签订了《商铺租赁意向合同》,合同约定原告将其所有的案涉商铺租赁给浦望公司十年,租金标准按原始购房总价的百分之二十(税后)或百分之二十二(税前)计算。海发商厦负2至4层共有产权面积为28620.5平方米,小业主共有1094户,共有产权面积为25589.03平方米。合作经营期限届满后,对于是否继续租赁给洋洋公司经营小业主意见不一。迄今,已与洋洋公司签协议的小业主数与所占面积数均过半。2015年7月16日,原告向本院起诉,请求新界公司、洋洋公司支付原告自2012年8月23日至2015年7月16日物业使用费等。本院于2015年9月7日作出(2015)锦江民初字第4914号民事判决书,判决洋洋公司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按购置价179741元×税后的15%/365天和15.45%/365天支付原告从2012年8月23日起2015年7月16日的物业使用费,并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上述判决已生效,洋洋公司已向原告履行了给付义务。庭审中原告与洋洋公司确认,原告的商铺洋洋公司于2016年3月21日退还,物业使用费洋洋公司支付至2016年3月20日。另查明,洋洋公司与其他该商场的小业主达成的年租金标准,前三年为原始购房总价的15%(税后),第四年至第六年每年年租金递增3%。以上事实有当事人陈述一致的事实及以下证据在案为证:(2015)锦江民初字第4914号民事判决书。本院认为,对于责任承担主体问题。原告购买了汇发公司开发的位于成都市天府广场东御街55号1幢-2层1-45号商铺,并取得房屋产权。原告将其商铺交新界公司经营,双方签订了《合作经营协议》。在《合作经营协议》约定的期限内,上述商铺实际由洋洋公司在使用,洋洋公司也按《合作经营协议》约定的标准向原告支付了相应费用。《合作经营协议》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洋洋公司仍继续使用上述商铺,故洋洋公司应向原告承担给付物业使用费的义务。因新界公司并未占用原告的商铺,故原告要求新界公司支付物业使用费的请求不能成立。关于物业使用费计算时间及标准问题。因双方已就退还商铺的物业使用费达成一致意见,故本案确认物业使用费支付至2016年3月20日。因海发商厦有1094业主,大多数业主与洋洋公司签订了新一轮的《商铺租赁合同》,约定前三年的租金按业主原始购房总价的15%(税后)标准支付,第四年至第六年每年租金递增3%。根据公平原则,本院认定原告主张的物业使用费标准,参照洋洋公司与大多数业主的约定,从2015年7月17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应按税后15.45%的标准执行,从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3月20日止应按税后15.91%的标准执行。原告要求按原始购买价的22%计算物业使用费以及每年递增5%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对于原告主张的物业使用费的资金占用利息问题。因原告与洋洋公司并未约定物业使用费的具体给付时间,故根据房屋租赁惯例,本院认定洋洋公司应采用一般情况下先支付后使用的习惯,每三个月支付一次物业使用费。且海发商厦大多数业主与洋洋公司新签订的合同也约定按季度支付租金。因此,洋洋公司应在上季度末向原告支付下季度物业使用费。故洋洋公司应支付的物业使用费的资金占用利息应分段计算。关于原告主张的误工费,因其并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存在误工费损失的情况及该费用应当由二被告承担的约定,故本院对原告的此项主张,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第七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法律条文全文附后)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尤刚支付物业使用费(从2015年7月17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以房屋总价179741元×15.45%/365天×实际占用天数为标准计算;从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3月20日止,以房屋总价179741元×15.45%/365天×实际占用天数为标准计算),并支付资金占用利息(从2015年7月17日起,按每3个月的物业使用费为基数,从每3个月的第一天开始计算至结清每3个月的物业使用费为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流动资金存款利率标准执行);二、驳回原告尤刚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243元,由被告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徐国书二〇一六年三月十七日书记员 熊 崴附:本判决所适用法律条文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二百五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七十一条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