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民初字第607号
裁判日期: 2016-03-17
公开日期: 2016-07-27
案件名称
王某甲、王某乙等与王某丙、王某丁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秦皇岛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某甲,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
全文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北民初字第607号原告王某甲。原告王某乙。委托代理人范伟,河北凯越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王某丙。被告王某丁。委托代理人李少卿,河北秦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王某甲、王某乙诉被告王某丙、王某丁继承纠纷一案,本院2013年9月29日受理后,2014年12月12日做出(2013)北民初字第588号民事判决。宣判后,被告王某丁提出上诉。2015年6月30日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以(2015)秦民终字第265号民事裁定发回重审。本院于2015年7月22日受理后,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于2016年2月2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根据王某甲、王某乙、王某丙的申请进行笔迹鉴定,2016年2月1日鉴定结束)。原告王某甲、王某乙及其委托代理人范伟,被告王某丁及委托代理人李少卿到庭参加诉讼。被告王某丙经本院传票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王某甲、王某乙诉称,被继承人国某、赵某某系夫妻关系,二人育有四子女即本案二原告及二被告。本案被继承人国某、赵某某先后于2000年12月、2011年11月因病去世,二人遗留有共有房产一套即本案涉及房产,被继承人赵某某个人生前有部分存款,去世后所在单位按照规定发放了丧葬费、抚恤金等费用。原告认为,被继承人国某、赵某某的房产份额应当由四子女即二原告及二被告共同继承。然而被告王某丁却借故长期独占被继承房产,所持有的部分款项也拒绝处理,被告王某丙手里有部分存款未处理,原告多次找到被告或通过电话方式联系,被告均百般推脱。综上,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依法提起诉讼,要求判令:1、对被继承人国某、赵某某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房产法定继承,王某乙愿以45万元价格折价,房屋归王某乙所有。2、对被继承人赵某某遗留存款、报销费用16万元及丧葬费、抚恤金121478元等进行分割,王某乙对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应多分财产。原告为证明其主张提供证据如下:1、国某、赵某某死亡及子女情况证明信;2、房屋所有权证及国有土地使用证。3、2份邻居的证言(重审提供),证明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被告王某丙辩称,一、原告起诉被继承人国某、赵某某的房产应当由四子女王某丙、王某丁、王某甲、王某乙共同继承被告并无异议,自母亲去世后,曾遵照其遗愿多次与弟弟王某甲、王某乙、妹妹王某丁协商将房产过户给王某丁,由王某丁给予部分资金补偿,但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故拖延至今不得处置。二、关于被继承人赵某某遗留存款、丧葬费、抚恤金、报销费用等合计具体金额应在重新核定后予以确认。因为这些款项现实际由原、被告分别持有。其中:被告王某丙持有母亲赵某某在唐山协和医院住院期间由原告王某甲提供的住院及门诊费用票据共计90369.38元(此款实际由母亲存款垫付)昌黎老干部局扣除109.38元不合理开支,实际报销药费90260元,原告王某甲持有母亲住院预存款余额8530.62元,原告王某乙持有母亲单位追补的部分抚恤金78298元,被告王某丁持有母亲赵某某部分存款、抚恤金、丧葬费等,其中部分款项额度不详,应由其本人提供具体数额,上述款项均待分割继承。本案全部费用应由王某丙、王某甲、王某乙、王某丁共同承担。被告王某丁原审辩称,一、被告王某丁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母亲多次说把房子给王某丁,只是因为王某丁疏忽,没有办理过户,因此,对于房子的分配,母亲赵某某的部分应属于王某丁,应该算是遗愿。母亲赵某某生前让王某丁给8万元,房子归王某丁,说这8万元从14万元里出,8万元给王某丙和王某甲,因王某乙在买房的时候母亲已经出了不少钱,所以不打算再给王某乙了,被告认为赵某某的财产部分,即这个房子的一半多应该是王某丁的,主张该房子归王某丁,王某丁拿出来89340元。二、对于母亲赵某某遗留的存款,王某丁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应多分得。三、对于遗留的存款、丧葬费及抚恤金、报销的费用为:被告王某丁手里有73100元,其中包括抚恤金、丧葬费43180元,其余是母亲赵某某遗留的存款及利息。王某丙处有90260元,王某甲手中除了8530.62元以外,还应有11760元,王某乙持有78298元抚恤金。被告王某丁在重审中辩称,14万元是其母赵某某留给其的个人财产,是其个人做生意挣得交由赵某某保管的。房屋应按照赵某某的遗嘱处分归王某丁所有,按照赵某某享有有权处分6/10的份额按照18万元计算;国某的遗产部分按照鉴定价格395612元计算,王某乙应扣除已取得的7万元,给另三位继承人折价。被告王某丁为证明其主张提供证据如下:1、北戴河区育花路房屋所有权证及地名变更表;2、评估报告;3、商业银行存款支取回单、收条、工商银行流水账;4、昌黎县日用工业品公司证明和刘某证言。5、母亲赵某某在临终前与被告王某丙的对话录音。6、2010年1月1日赵某某出具的遗嘱一份(二审期间提交)。经审理查明,被继承人国某、赵某某系夫妻关系,二人育有四子女即原告王某甲、王某乙、被告王某丙、王某丁。被继承人国某在与赵某某结婚前,与前妻育有一子王某戊(已去世),王某戊与刘某结婚生育王某军、王某辉两子。在诉讼中,经本院征求刘某、王某军、王某辉的意见,该三人表示,不参加诉讼,放弃继承财产的权利。被继承人国某于2000年12月24日、赵某某于2011年11月15日去世。二人遗留有位于北戴河区育花路一区房产一套,2014年7月7日依原告王某乙申请,本院依法委托秦皇岛星日阳资产评估有限公司鉴定该房屋价值395612元,原告王某乙支付鉴定费8000元。王某丁提供的赵某某于2010年1月1日立的遗嘱,内容为:“北戴河刘庄育花路楼房是我个人私有财产,我死后18万元卖给女儿王某丁(过户)现在暂住,卖房的18万元钱给王某丙4万元、王某甲7万元、王某丁7万元,因王某丙买房时借给她3万元,王某乙买房时给他了4万元借给他3万元,这样他们就每人平均得到了7万元。我死后剩下的钱和20几个月的抚恤金,王某丙、王某甲、王某乙、王某丁四人平均分”。依据原告王某甲、王某乙、被告王某丙的申请,本院委托北京法源司法科学证据鉴定中心对遗嘱笔迹的真伪进行鉴定,鉴定意见为“遗嘱与样本的相同字迹是同一人所写。”原告王某乙预付鉴定费10000元。王某甲、王某乙、王某丙对该鉴定结论不认可,王某乙提出重新鉴定,因理据不足,本院不予准许。赵某某去世后所在单位先后发放丧葬费、抚恤金共计121478元,分别由王某乙持有抚恤金78298元,王某丁持有抚恤金、丧葬费43180元。赵某某生前有存款15万元及现金1万元。存单由王某丁保管,存单支取密码和赵某某身份证由王某丙保管。被继承人赵某某住院时,用王某丙经手从15万元存款中支取的1万元及赵某某手中现金1万元及四子女各出2万元,预交了住院押金10万元。结算住院费余款8530.62元由原告王某甲持有,报销得款90260元由被告王某丙持有。2011年11月5日王某丁将账户名称为赵某某,在秦皇岛市商业银行的14万元存款全部提前支取,2011年11月20日将14万元交给王某甲、王某丙。王某甲、王某丙出具收条并在收条上由王某甲记录该款支出情况:返还每人2万元,共8万元、给蔡旭(王某丁女儿)结婚5000元、杂费15000元、唐山住院杂费14213元,余现金25800元于2011年10月27日存入户名赵某某工商银行(账号尾号5066)的账户。2011年11月23日该账户存入赵某某工资3982元,2011年12月21日存入43180元(抚恤金、丧葬费),2012年12月31日王某丁从该账户共计支取现金73100元。以上事实,有国某、赵某某死亡时间及子女情况证明信、北戴河区育花路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该房屋地名变更表、资产评估报告书、司法鉴定书、2011年11月20日王某甲、王某丙出具的收条、北戴河区地名办出具的地名确认表、秦皇岛市商业银行定期支取回单8张、赵某某在中国工商银行户牡丹灵通卡(尾号为5066)账户明细清单、本院对刘某、王某军、王某辉的询问笔录、赵某某的遗嘱及原、被告的陈述在卷。本院认为,坐落于北戴河区育花路的房屋是被继承人国某与赵某某的夫妻共同财产,国某与赵某某各享有50%的所有权。国某去世后,由赵某某与原、被告五人进行法定继承,继承后赵某某对该房屋享有60%的所有权。因王某丁提供的遗嘱经鉴定确为赵某某所写,故对遗嘱真实性予以认定,但赵某某无权处置全部房屋,故遗嘱中处置其个人享有的60%部分有效,对国某享有的40%部分无效。对国某享有的部分的房屋价值应按照现市场价格(鉴定价格395612元*40%)处置,即原被告每人继承得款39561.2元;对赵某某享有的部分按照其个人遗愿予以处置,即房屋价值18万元给王某丁,王某丁给王某丙4万元、王某甲7万元;对于赵某某遗嘱中提到的已经给付的王某丙3万元、王某乙7万元视为赠与。综上,该房屋由王某丁给付王某甲109561.2元、王某丙79561.2元、王某乙39561.2元后,房屋归王某丁所有。对于存款,被告王某丁主张的14万元为其个人财产与是其母赠与其个人的主张前后矛盾,且无证据证明,故其主张不能成立。二原告主张存款为16万元,但依据王某甲、王某丙签字的收条中记载的支出情况,应认定被告王某丙持有的90260元、原告王某甲持有的8530.62元、王某丁持有73100元中的29920元(另为丧葬费、抚恤金43180元)共计128710.62元为赵某某留下的存款。对该存款应由原被告四人均分。赵某某去世后其所在单位发放的丧葬费、抚恤金共计121478元(王某乙持有78298元、王某丁持有43180元),不属于遗产,应归赵某某的近亲属共同所有,即原被告四人各享有30369.5元。对于原告王某乙及被告王某丁主张其对父母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应多分得存款,但其二人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其对父母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对于其二人多分财产的主张不予支持。对原告王某乙主张的遗产房屋按照45万元的价款折价后归其个人所有与其母遗愿相悖,本院不予支持。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一、二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四)、(五)项之规定,经本院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判决如下:一、被继承人国某、赵某某的遗产坐落于北戴河区育花路某号房屋归被告王某丁所有,被告王某丁给付原告王某甲109561.2元、原告王某乙39561.2元、被告王某丙79561.2元。二、被继承人赵某某的遗产存款128710.62元(分别由原告王某甲持有8530.62元、被告王某丙持有90260元、被告王某丁持有29920元),由原告王某甲、王某乙、被告王某丙、王某丁各继承32177.6元。三、被继承人赵某某生前所在单位给付的丧葬费、抚恤金121478元(分别由王某乙持有抚恤金78298元,王某丁持有抚恤金、丧葬费43180元),由原告王某甲、王某乙、被告王某丙、王某丁各分得30369.5元。四、驳回原、被告的其他诉讼请求。上列一、二、三项,相互折抵后,王某丁需给付王某甲163577.68元,给付王某丙51848.3元,给付王某乙23810.3元,王某丁共计支付239236.28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之后遗产房屋归王某丁所有。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1600元,房屋价值鉴定费8000元,笔迹鉴定费10000元,原、被告各自承担740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崔学静审 判 员 魏军英人民陪审员 李洪达二〇一六年三月十七日代理书记员 庞明明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