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淮中刑终字第00107号

裁判日期: 2016-02-15

公开日期: 2016-02-26

案件名称

张亚犯抢劫罪、抢夺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淮安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张亚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淮中刑终字第00107号原公诉机关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亚,厨师。曾因盗窃、猥亵妇女于2013年3月27日被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行政拘留十五日。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15年8月1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8日被逮捕,现羁押看守所。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法院审理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张亚犯抢劫罪、抢夺罪一案,于2015年12月7日作出(2015)淮法刑初字第450号刑事判决。宣判后,被告人张亚不服,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本案。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决认定:一、抢劫事实2015年8月15日22时许,被告人张亚骑电动自行车尾随独自骑车的被害人陈某至淮安市淮安区三堡乡新庄村一组二支桥北边约150米处时,伸手拽陈某肩上的挎包,致其摔倒。因未得手,张亚下车强行夺包,并采取捂嘴、卡脖子等手段压制陈某反抗。经陈某请求,张亚将包内手机还给陈某后,携包逃离现场。陈某随即报警,张亚在逃跑途中被抓获。民警在现场附近提取到被抢挎包,包内有人民币2867元及一块女式手表、一张体检合格证等物。经鉴定,被害人陈某身体损伤程度为轻微伤。二、抢夺事实2015年8月4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张亚骑电动自行车尾随独自骑车的被害人杨某至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江淮景城工地附近时,伸手夺走杨某肩上的挎包,杨某被拽跌倒致面部、腿部多处受伤。被抢包中有三星牌SM-N9006型黑色直板手机一部、人民币约200元以及身份证、银行卡等物。经鉴定,被抢手机价值人民币1019元。被告人张亚归案后,如实供述了抢劫事实,并主动交代抢夺事实。其亲属代为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被告人张亚供述及其辨认案发现场笔录;被害人陈某、杨某陈述;被害人陈某辨认笔录;证人蒋某证言笔录;员工薪酬明细表、被抢手机资料;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物证鉴定室出具的淮公物鉴(法检)字(2015)444号《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淮安市淮安区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淮价鉴字(2015)第0163号《关于三星手机的价格鉴定结论书》;现场勘验检查笔录;扣押笔录;公安机关发破案经过、受理案件登记表、立案决定书;被害人陈某、杨某出具的收条、谅解书;被告人张亚人口信息资料及被行政处罚材料等。原审判决认为,被告人张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手段强行夺取他人财物,行为构成抢劫罪;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驾驶非机动车抢夺他人财物,数额较大,行为构成抢夺罪,依法应数罪并罚。张亚归案后,坦白自己抢劫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其如实供述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抢夺罪行,对其所犯抢夺罪可以自首论,对该罪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其曾被行政处罚,酌情从重处罚。其亲属代为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九条和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第一款之规定,判决:被告人张亚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犯抢夺罪,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张亚上诉提出:原审判决量刑偏重,请求对其从轻处罚。经审理查明,2015年8月4日凌晨,上诉人张亚驾驶电动自行车在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江淮景城工地附近,乘被害人杨某不备,夺取其财物;同年8月15日晚,张亚驾驶电动自行车在淮安市淮安区三堡乡新庄村一组二支桥北侧以暴力手段劫取被害人陈某财物,致其轻微伤的事实与原审判决认定一致。原审判决所列证据经庭审举证、质证,来源合法,内容相互印证,足以证明案件事实,上诉人张亚亦不表异议,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张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驾驶电动自行车夺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在抢夺过程中,以暴力手段排除被害人反抗,强行劫取财物,其行为分别构成抢夺罪、抢劫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针对张亚所提上诉理由,经查,张亚驾驶车辆劫取他人财物,致两名被害人受伤,其犯罪行为的危险性较大;张亚先后实施二起犯罪行为,且有盗窃、猥亵妇女的前科劣迹,并非初犯、偶犯。鉴于张亚归案后有坦白、自首、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对方谅解等法定、酌定从轻情节,原审法院经综合评判张亚的犯罪情节及认罪、悔罪表现,对其予以从轻处罚。张亚所提量刑重的理由没有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纳。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定罪准确,量刑适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李贻德审 判 员  罗 锐代理审判员  冯 旭二〇一六年二月十五日书 记 员  谈 晓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