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黔26民终143号
裁判日期: 2016-02-15
公开日期: 2016-05-25
案件名称
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二组诉吴玉英等人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贵州省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二组,吴玉英,龙金交,龙金燕,龙锦德,龙锦亮,龙泉盛
案由
确认合同无效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百七十五条
全文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6)黔26民终143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诉讼代表人石老乔,该组组长。上诉人(原审第三人)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二组。诉讼代表人石国望,该组组长。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吴玉英,女,1968年12月15日生,苗族,贵州省榕江县人,农民,住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系龙国山之妻。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龙金交(系龙国山长女),1988年4月3日生,苗族,贵州省榕江县人,农民,住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平山,系龙国山长女。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龙金燕,女,1989年2月5日生,苗族,贵州省榕江县人,农民,住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组,系龙国山次女。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龙锦德,男,1990年10月12日生,苗族,贵州省榕江县人,农民,住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组,系龙国山长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龙锦亮(系龙国山次子),男,1992年4月19日生,苗族,贵州省榕江县人,农民,住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系龙国山次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龙泉盛,男,1958年5月11日生,侗族,贵州省榕江县人,退休干部,住榕江县古州镇古州中路。上诉人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二组与被诉人吴玉英、龙金交、龙金燕、龙锦德、龙锦亮、龙泉盛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案,因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二组不服榕江人民法院(2015)榕民初字第556号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诉称,1992年9月13日,吴玉英、龙金交、龙金燕、龙锦德、龙锦亮的被继承人龙国山承包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二组的荒山,地名为“应荣”坡造林,四至界限为:上抵月亮山坡头;下至滚塘寨脚;左接月亮山坡头;右达接亚优,总面积1567.5亩,承包年限为50年。其中“应荣”坡中的“河桥”(小地名,即“应荣”坡的上半节坡)是高望村一组的林地;“应荣”坡中的“引床”(小地名,即“应荣”坡的下半节坡)是高望村二组的林地。龙国山在承包“应荣”坡造林后,未经高望村一组和二组的同意,私自于2005年12月19日与龙泉盛签订《山林转让合同》,将该林地转让给龙泉盛经营,2006年7月30日,龙国山与龙泉盛再次恶意串通,又以滚塘组的名义与龙泉盛签订了《林地转让合同》,将“应荣”坡林地中应由集体享有的20﹪林木收益权一并转让给龙泉盛。龙国山与龙泉盛所签订的以上两份合同,没有经过高望村一组和二组的同意,且龙泉盛是国家公务员,该合同主体和内容均明显违法,二人恶意串通,损害集体利益,所签订的合同属无效合同。为此,诉请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吴玉英、龙金交、龙金燕、龙锦德、龙锦亮的被继承人龙国山与龙泉盛于2005年12月19日签订的《山林转让合同》及2006年7月30日签订的《林地转让合同》为无效合同。一审法院认为,原告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诉称1992年9月13日,被告吴玉英、龙金交、龙金燕、龙锦德、龙锦亮的被继承人龙国山承包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二组的荒山地名为“应荣”坡造林,四至界限为:上抵月亮山坡头;下至滚塘寨脚;左接月亮山坡头;右达接亚优,总面积1567.5亩,承包年限为50年。经审理查明,1992年9月13日龙国山承包“应荣”坡造林所签的《承包荒山造林合同》,该合同的山权所有者(即甲方)为水尾乡高望村滚塘组(即本案第三人),并没有原告,在本案审理中原告也没有提供该山系其所有的有效证据。再则,2012年3月7日,第三人水尾乡高望村滚塘组以龙国山、龙泉盛为被告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被告龙国山、龙泉盛于2005年12月19日签订的《山林转让合同》和2006年7月30日签订的《林地转让合同》无效,案经本院审理作出判决,驳回第三人水尾乡高望村滚塘组的诉讼请求。第三人水尾乡高望村滚塘组不服向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13年2月20日,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在这次诉讼中本案原告水尾乡高望村一组也没有作为原告或第三人主张权利。综上所述,原告诉请确认被告龙泉盛与龙国山签订的《山林转让合同》、《林地转让合同》无效,在庭审中原告未能提供该山系其所有的有效证据,其起诉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不具备原告主体资格。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项、第一百五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裁定:驳回原告水尾乡高望村一组的起诉。案件受理费100元在本裁定书生效后予以退还。一审宣判后,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二组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二组上诉称:第一、2005年12月19日龙国山与龙泉盛二人签订的《山林转让合同》,该林地包含高望村一组和二组的山林,这山是高望村的山林,高望村村委和高望村一组、二组人人皆知,对众所周知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一审法院裁定剥夺了高望村一组的山林所有权和起诉权利。第二、高望村一组在一审提供的两份证据,能够相互印证,促以证实高望村一组对“应荣坡、河桥”山林享有所有权的事实,在榕江县人民政府没有完成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前提下,没有《山林所有权证》是事实,一审法认定高望村一组未能提供该山系其所有的有效证据,不具备原告主体资格,不符合客观事实。为此,请求撤销一审法院(2015)榕民初字第556号民事裁定。被诉人吴玉英、龙金交、龙金燕、龙锦德、龙锦亮未有进行答辩。被诉人龙泉盛答辩称,一、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二组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案涉及的“应荣”坡1567.5亩林木属龙国山所造,有龙国山与水尾乡高望村滚塘组(二组)签订的《承包荒山造林合同》为证,2005年12月19日答辩人与龙国山经协商,双方签订“应荣”坡《山林转让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并经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合同合法有效;二、一审法院裁定正确,本案龙国山和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二组分别于2011年、2012年,以合同无效为由起诉,要求确认合同无效,均被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在这两起诉讼中,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没有主张任何权利,现在也没有提供“应荣”坡的林地属其所有。因此,一审法院裁定驳回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的起诉是完全正确的,请求依法维持一审法院的正确裁定。本院认为,被上诉人吴玉英、龙金交、龙金燕、龙锦德、龙锦亮的被继承人龙国山承包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二组的荒山地名为“应荣”坡造林,四至界限为:上抵月亮山坡头;下至滚塘寨脚;左接月亮山坡头;右达接亚优,总面积1567.5亩,承包年限为50年,该承包林地,上诉人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二组均未能提供证据证实,包含有上诉人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的林地,况且,2012年3月7日,本案第三人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二组即高望村滚塘组以龙国山、龙泉盛为被告向榕江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被告龙国山与龙泉盛于2005年12月19日签订的《山林转让合同》和2006年7月30日签订的《林地转让合同》无效,两级法院审理后,以判决驳回第三人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二组的诉讼请求,因此,足以证明涉案林地,不包含有上诉人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的林地,一审法院认定其不具备原告主体资格,符合客观事实,裁定驳回起诉并无不当。上诉人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二组的上诉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被诉人龙泉盛答辩认为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一组、二组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一审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正确,其请求维持一审法院裁定的理由成立,本院以予采纳。综上,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二审预交案件受理100元费,应予退还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陆小平审判员 龙七奇审判员 王大梅二〇一六年二月十五日书记员 欧阳樟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