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渝0103刑初25号

裁判日期: 2016-02-01

公开日期: 2016-03-18

案件名称

郭某、曾某、向某妨害公务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重庆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郭某,曾某,向某

案由

妨害公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6)渝0103刑初25号公诉机关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郭某,男,1982年1月8日出生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汉族,本科文化,无业,户籍地重庆市九龙坡区,居住地重庆市九龙坡区。2015年7月18日因本案被捉获,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5日被取保候审。现居住在家。辩护人滕晓农,重庆硕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辩护人印全,重庆硕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曾某,女,1978年5月1日出生于重庆市綦江县,汉族,大专文化,重庆市某装饰公司经理,居住地重庆市渝中区。2015年7月18日因本案被捉获,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10日被取保候审。现居住在家。辩护人唐用强,重庆至立律师事务所律师。辩护人谭彦,重庆至立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被告人向某,女,1983年9月8日出生于重庆市渝中区,汉族,大专文化,重庆市某管理有限公司会计,户籍地重庆市渝中区,居住地重庆市沙坪坝区。2015年7月18日因本案被捉获,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5日被取保候审。现居住在家。辩护人陈启建,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律师。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以渝中检刑诉(2015)184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郭某、曾某、向某犯妨害公务罪,于2016年1月4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于同月22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陈川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郭某及其辩护人滕晓农、印全,被告人曾某及其辩护人唐用强、谭彦,被告人向某及其辩护人陈启建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5年7月18日21时许,郭甲、曾甲和被告人向某、曾某四人酒后在本市渝中区龙湖时代天街出租车临时停靠点附近,因驾乘纠纷,殴打出租车司机李某,致其头部、上身多处受伤。群众报警后,民警胡某某、刘某某等赶到现场。经出租车司机李某指认,民警口头传唤被告人向某、曾某等人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被告人向某、曾某不听民警劝阻,拒绝到某派出所接受调查,其亲友王某、周某、郭某某和被告人郭某等人大声起哄,其中王某挑衅性摄像、辱骂及推攘行为涉嫌阻碍民警执行公务,当民警对王某进行现场处置时,被告人向某、郭某上前抓扯民警阻碍执法。后民警将被告人向某、郭某放进警警车,强制传唤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被告人向某声称呼吸不畅要求开空调,和被告人郭某一起拍打警车,之后被告人郭某用脚将警车后挡风玻璃踢烂,民警刘某某为保护群众和向某的安全,左手中指被破碎玻璃划伤。被告人曾某采取抱警车后轮、拉警车门把手、扯安全带等方式拒绝上车,阻碍警车离开,并最终将该警车门把手拉断。另查明,整个出警过程持续四十余分钟,多人围观,并造成交通堵塞,影响周围商场的正常经营。同日,被告人郭某、曾某、向某被公安机关捉获,三被告人到案后均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郭某、曾某、向某的行为均已构成了妨害公务罪,提请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处。被告人郭某、曾某、向某对指控的事实及罪名均无异议。被告人郭某的辩护人提出公诉机关指控证据存在疑点,从证据可以看出,郭某是在看到警察控制王某时,与向某向民警刘某某冲去,但还没有接触到警察,就被警察控制并带上手铐,郭某蹬坏警车后车窗玻璃是因为向某在车上呼吸困难,郭某的行为的确有阻碍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并没有达到妨害公务罪构成要件中暴力、威胁程度,而且暴力行为应只针对正在执行公务的人,并不是物,建议对郭某免予刑事处罚。被告人曾某的辩护人提出曾某在前期驾乘纠纷中,是在劝架,未对司机实施殴打,曾某不愿上警车,是因为向民警索要被收缴的手机未果,龙湖时代天街营业结束时间是十点,本案发生在十点以后,曾某妨碍公务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周围商场的正常经营,曾某系初犯、偶犯,社会危害性较小,具有坦白情节,事后对受损警车和受伤民警进行了积极赔偿,有悔罪表现,建议对曾某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被告人向某的辩护人提出案发时因向某饮酒后自控能力削减,属于激情犯、初犯,对执行公务的警察未实施暴力行为,其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案发后积极赔偿受伤民警和警车的损失,认罪、悔罪态度好,建议对向某免予刑事处罚。经审理查明,2015年7月18日21时30分许,郭甲、曾甲和被告人向某、曾某四人酒后在本市渝中区龙湖时代天街出租车临时停靠点附近,因驾乘纠纷,殴打出租车司机李某,致李某头部、上身多处受伤。接群众报警后,本市渝中区某派出所民警胡某某、刘某某等人赶到现场。经出租车司机李某指认,民警口头传唤被告人向某、曾某等人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被告人向某、曾某不听民警劝阻,拒绝到某派出所接受调查,其之前先行坐车离开又返回的亲友王某、周某、郭某某和被告人郭某在现场大声起哄,其中王某采取摄像、辱骂及推攘行为阻碍民警执行公务。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当增援的民警对王某进行现场处置时,被告人郭某、向某上前进行阻碍,民警同时将被告人郭某、向某控制并带入警车内,强制传唤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被告人向某在车内声称呼吸不畅要求开空调,和被告人郭某一起拍打警车,之后被告人郭某用脚将该警车后挡风玻璃踢碎。民警刘某某为防止破碎的玻璃划伤围观群众及车内人员,左手中指被破碎的玻璃划伤。被告人曾某采取坐在地上抱警车后轮、拉警车门把手、扯安全带等方式拒绝上车,阻碍警车辆离开,并最终将该警车左后门把手拉断。同日,被告人郭某、曾某、向某被公安机关捉获,三被告人到案后均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并共同赔偿了警车修理费及受伤民警医药费。另查明,整个出警过程持续四十余分钟,因该事件发生在渝中区龙湖时代天街商圈各商场下班的高峰期,造成上百名群众围观,主干道交通堵塞近2小时,影响了商圈的正常经营秩序。上述事实,被告人郭某、曾某、向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物证伤情照片、警车辆照片,书证捉获经过、户籍材料、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人民警察证、出警经过说明、出租车司机李某的病历材料、民警刘某某的病历材料、收条,证人李某、王某、郭甲、曾甲等人的证言,被告人郭某、曾某、向某的供述,视听资料执法记录仪录像记录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对于郭某的辩护人提出郭某的行为系阻碍警察执行职务,未达到妨害公务罪构成要件的辩护意见,经查,郭某对民警处置王某进行阻碍,随后,被民警强制传唤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时,其不顾他人安全将警车后挡风玻璃踢碎。因妨害公务罪中的暴力行为不仅包括针对公务人员人身的暴力,还包括针对与执行公务紧密关联的警用装备实施的暴力行为,郭某的行为符合妨害公务罪的构成要件,该辩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对于曾某的辩护人提出曾某在前期驾乘纠纷中,未对司机实施殴打,系因向民警索要被收缴的手机未果才不愿上警车,本案发生时间在商场营业时间结束以后,其行为未影响商场的正常经营,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辩护意见,经查,即使曾某未动手殴打出租车司机,但执行公务民警要求驾乘纠纷中的相关人员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时,曾某不仅拒绝配合,还采取毁坏警用设备等方式相威胁,阻碍执行公务的警用车辆离开,本案案发地点在主城核心商圈,而且案发时间在商场下班的高峰时段,造成多人围观,交通堵塞,扰乱了公共秩序,故该辩护意见与查明的事实不符,不予采纳。对于向某的辩护人提出向某对执行公务的警察未实施暴力行为,其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的辩护意见,经查,向某伙同他人对出租车司机进行殴打,而且对前来处置纠纷的民警采取吵闹与漫骂方式拒绝配合调查,还伙同郭某阻碍民警对王某的处置,当其与郭某被民警强制带入警车后,以无法呼吸为由拍打警车,导致警车后挡风玻璃被郭某踢碎,同时导致一名警察受伤,向某与郭某的行为系共同行为,故该辩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本院认为,被告人郭某、曾某、向某目无国法,伙同采取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均已构成妨害公务罪,依法应予惩处。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指控成立。被告人郭某、曾某、向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予以从轻处罚。对于被告人郭某、向某的辩护人提出免予刑事处罚的辩护意见,因被告人郭某、向某的犯罪行为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故对该辩护意见,不予采纳。鉴于被告人郭某、曾某、向某系初犯,案发后积极赔偿受伤民警和警车的损失,且认罪态度好,具有悔罪表现等适用缓刑的法定条件,依法可宣告缓刑。对被告人曾某的辩护人建议适用缓刑的辩护意见,予以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郭某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二、被告人曾某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三、被告人向某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本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熊 渝人民陪审员  侯世春人民陪审员  谭 彬二〇一六年二月一日书 记 员  高晓林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