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苏13刑终176号

裁判日期: 2016-10-09

公开日期: 2016-12-02

案件名称

杨同巧、杨帆等诈骗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宿迁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杨同巧,杨帆,陶某,朱某

案由

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6)苏13刑终176号原公诉机关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杨同巧,女,1968年8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汉族,文盲,农民。因涉嫌犯诈骗罪,于2015年4月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5月7日被取保候审,同年12月4日被逮捕。辩护人戚文学,江苏华天人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杨帆,女,1991年9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汉族,初中文化,农民。因涉嫌犯诈骗罪,于2015年6月18日被取保候审。原审被告人陶某,女,1989年7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汉族,初中文化,农民。因涉嫌犯诈骗罪,于2015年12月17日被取保候审。原审被告人朱某,女,1988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汉族,初中文化,农民。因涉嫌犯诈骗罪,于2015年8月26日被取保候审。沭阳县人民法院审理沭阳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杨同巧、杨帆、陶某、朱某犯诈骗罪一案,于2016年7月13日作出(2015)沭刑初字第1571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杨同巧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陈子光出庭履行职务,原审被告人杨同巧及其辩护人戚文学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判决认定,2011年至2013年间,被告人杨同巧、杨帆、陶某、朱某伙同他人在沭阳县胡集镇、陇集镇、沭城镇等地以介绍对象,与对方结婚为名诈骗作案。其中被告人杨帆、陶某、朱某以单身女性身份与男方见面、定亲甚至结婚;被告人杨同巧则以娘家人身份出现,共同骗取被害人信任。被告人杨同巧参与作案5起,诈骗金额人民币29万余元;被告人杨帆参与作案4起,诈骗金额人民币26万余元;被告人陶某参与作案1起,诈骗金额人民币28800余元;被告人朱某参与作案1起,诈骗金额人民币3万余元。分述如下:1.2011年夏的一天,被告人杨同巧、杨帆伙同宋某霞(另案处理)经预谋,以将被告人杨帆(化名杨红)介绍给沭阳县东小店乡黄仓村二组居民方某2为妻为由,骗取方某2家定亲见面礼2万元。2.2012年夏的一天,被告人杨同巧、杨帆经预谋,以将被告人杨帆介绍给新沂市阿湖镇蒋马村五组居民蒋某2为妻为由,骗取蒋某2定亲见面礼24800元、结婚彩礼钱42800元及价值约7000元的“三金”首饰。3.2012年9月的一天,被告人杨同巧、陶某伙同宋某霞、黄某刚(另案处理)经预谋,以将被告人陶某(化名陶青)介绍给沭阳县胡集镇胡西居委会南徐组金某1为妻为由,骗取金某1家见面礼28800余元。4.2012年10月的一天,被告人朱某伙同宋某霞、黄某刚等人以将被告人朱某介绍给沭阳县陇集镇墩前村圩里组居民李某2为妻为由,骗取李某2家定亲见面礼28800元及价值约4000元的金项链一条。5.2012年12月天的一天,被告人杨同巧、杨帆伙同宋某霞、黄某刚经预谋,以将被告人杨帆(化名杨玲)介绍给沭阳县沭城镇老沭河北路181号居民王某4为妻为由,骗取王某4家见面礼2万元及“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经鉴定,“三金”价值人民币19470元。后被害人王某4发现被骗后向宋某霞等人索要礼金,宋某霞丈夫贾某2退款2万元。6.2013年夏天的一天,被告人杨同巧、杨帆伙同宋某霞、黄某刚经预谋,以将被告人杨帆介绍给沭阳县东小店乡谢圩村二组居民王某5为妻为由,骗取王某5家定亲见面礼2万元及结婚彩礼11万元。2014年6月,被告人杨帆退给被害人人民币26000元。案发后,被告人杨帆、陶某、朱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另查明,被告人杨帆、杨同巧分别退赃人民币1万元、被告人陶某退赃人民币34888元、被告人朱某退赃人民币3万元,均暂扣于沭阳县公安局。上述事实,原判列举了被告人陶某、杨同巧、杨帆、朱某供述,同案关系人黄某刚、宋某霞供述,被害人金某1、李某2、王某4、方某2、王某5陈述,证人杨某、侍某翠、蒋某1、李某1、赵某、王某1、方某1、王某2、侯某、陈某1、贾某1、朱某、贾某2、王某3、陈某2证言,以及书证收据、上交物品清单、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民事调解书,辨认笔录,价格鉴定结论书,公安机关出具的“发破案经过”及“抓获经过”证明等证据予以证实。原判认为,被告人杨同巧、杨帆、陶某、朱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信任,取得他人财产,其中被告人杨同巧、杨帆骗取数额巨大,被告人陶某、朱某骗取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杨同巧、杨帆、陶某、朱某伙同他人共同实施故意犯罪,系共同犯罪。被告人杨帆、陶某、朱某案发后能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被告人杨同巧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陶某、朱某案发后能主动退出违法所得,被告人杨帆退出部分违法所得,均依法酌情予以从轻处罚。经考察,对被告人陶某、朱某宣告缓刑对其所居住的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综上,对被告人陶某、朱某依法适用缓刑。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杨同巧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被告人杨帆有期徒刑五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被告人陶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五百元;被告人朱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责令被告人杨同巧、杨帆与其同案关系人共同退赔被害人方某2人民币二万元、退赔被害人蒋某2人民币六万七千六百元及金项链、金戒指、金耳钉各一付、退赔被害人王某4人民币一万九千四百七十元、退赔被害人王某5人民币十万零四千元;责令被告人杨同巧、陶某与其同案关系人共同退赔被害人金某1人民币二万八千八百元;责令被告人朱某与其同案关系人共同退赔被害人李某2人民币二万八千八百元及金项链一条。杨同巧上诉称:自己没有参与犯罪。辩护人提出:1.上诉人杨同巧案发前已经退还的钱财不应认定为犯罪数额;2.上诉人杨同巧应属于从犯,宋某霞是主犯;3.本案社会危害不大,被害人也有一定过错。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上诉人杨同巧于2011年至2013年间,伙同原审被告人杨帆、陶某、朱某等人在沭阳县胡集镇、陇集镇、沭城镇等地以介绍婚姻为名诈骗作案,上诉人杨同巧参与作案5起,诈骗定亲见面礼、结婚彩礼钱以及金某2等总计价值29万余元,原审被告人杨帆参与作案4起,诈骗金额26万余元;原审被告人陶某参与作案1起,诈骗金额28800元;原审被告人朱某参与作案1起,诈骗金额人3万余元,事实清楚,原判列举的前述证据经庭审质证,证据间能够相互印证,均具有证明效力,本院予以确认。上诉人杨同巧提出“自己没有参与犯罪”的上诉理由,经查,上诉人杨同巧以往多次供述自己伙同宋某霞以介绍婚姻手段,将原审被告人杨帆、陶某介绍给被害人家,骗取被害人定亲见面礼、结婚彩礼钱以及金某2,其供述的具体情节能够得到原审被告人杨帆、陶某供述,同案关系人宋某霞、黄某刚供述,被害人方某2等人陈述的印证,另有证人证言、书证、鉴定意见等证据在卷佐证,均能够证实上诉人杨同巧参与五起诈骗犯罪,上诉人杨同巧的上诉理由与事实不符,本院不予采信。本院认为,上诉人杨同巧以及原审被告人杨帆、陶某、朱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产,上诉人杨同巧、原审被告人杨帆骗取数额巨大,原审被告人陶某、朱某骗取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上诉人杨同巧以及原审被告人杨帆、陶某、朱某伙同他人共同实施故意犯罪,系共同犯罪。原审被告人杨帆、陶某、朱某案发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原审被告人陶某、朱某案发后能主动退出违法所得,原审被告人杨帆退出部分违法所得,均依法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原审人民法院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上诉人杨同巧以及原审被告人杨帆、陶某、朱某的定罪、量刑以及对原审被告人陶某、朱某依法适用缓刑均是正确的。上诉人杨同巧的辩护人提出“上诉人杨同巧案发前已经退还的钱财不应认定为犯罪数额”,经查,上诉人杨同巧与原审被告人杨帆、同案关系人宋某霞等人以往均多次供述在与被害人见面之前已经商议明确是骗人钱财,在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后,其犯罪已经既遂,在被害人报案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追索的情况下,退还赃款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但犯罪数额不应扣减,故对此辩护意见不予采纳。辩护人还提出“上诉人杨同巧应属于从犯,宋某霞是主犯”的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杨同巧带领原审被告人杨帆、陶某积极实施诈骗行为,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原判没有认定其为从犯是正确的,故对此上诉理由亦不予采纳。辩护人提出“本案社会危害不大,被害人也有一定过错”的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杨同巧利用他人求偶心切实施诈骗行为,被害人因上诉人杨同巧等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无任何过错责任,故对此上诉理由亦不予采纳。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仲 佳审判员 杨海峰审判员 罗红兵二〇一六年十月九日书记员 宋 洁第1页/共8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