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苏0114民初3394号

裁判日期: 2016-10-08

公开日期: 2016-11-30

案件名称

原告孙卫影与被告潘永胜、张云、张荣荣、第三人刘卫武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孙卫影,潘永胜,张云,张荣荣,刘卫武

案由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

全文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苏0114民初3394号原告:孙卫影,女,1986年7月7日生,职员,汉族。委托代理人:潘盛林,江苏天茂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潘永胜,男,1983年7月2日生,汉族。被告:张云,男,1962年6月10日生,汉族。被告:张荣荣,男,1993年11月21日生,汉族。委托代理人:周六八、王配华,江苏袁胜寒律师事务所律师。第三人:刘卫武,男,1988年6月10日生,汉族。委托代理人:张彬。原告孙卫影诉被告潘永胜、张云、张荣荣、第三人刘卫武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与原告张云、张荣荣诉被告潘永胜、孙卫影、第三人刘卫武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合并开庭审理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孙卫影及其委托代理人潘盛林,被告潘永胜,被告张云、张荣荣及委托代理人周六八、王配华,第三人刘卫武委托代理人张彬到庭参加诉讼。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张云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撤销原告与被告潘永胜、张云、张荣荣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事实和理由:2015年4月,原告因感情不和及被告潘永胜有家庭暴力行为起诉离婚。本院判决解除双方婚姻关系,房屋归原告所有,原告支付213000元补偿款给被告潘永胜。判决生效后,被告潘永胜申请执行该笔补偿款,原告因收入微薄、抚养子女花费较大,难以全额支付,被告潘永胜于2016年5月申请拍卖诉争房屋,原告拒绝拍卖,后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告潘永胜与被告张云、张荣荣签订南京市存量房买卖合同,因办理抵押贷款及过户等环节需要原告配合,原告对此予以拒绝。被告潘永胜多次当面辱骂原告,并通过短信、微信、电话以对原告及家属进行人身伤害、散布个人隐私相要挟,原告出于恐惧,被迫于5月13日配合三被告签署房屋买卖合同、贷款文件,上述文件完全是在被胁迫、非自愿的情形下所签。被告潘永胜辩称,出售房屋是双方在执行案件中达成一致,没有威胁原告,只是想拿到自己的钱。被告张云、张荣荣辩称,自己没有对原告进行胁迫,也不能通过证据证明原告受到胁迫。第三人刘卫武辩称,不认可原告是受胁迫的。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对于当事人双方没有争议的事实,本院予以确认。关于原告孙卫影是否受胁迫签订合同的争议,经查,诉争房屋登记在原告孙卫影与被告潘永胜名下,系共同共有。2015年8月5日,本院判决孙卫影与潘永胜离婚。经过竞价,本院判决诉争房屋归孙卫影所有,孙卫影在判决生效后三个月内向潘永胜支付补偿款213000元,潘永胜在收到补偿款时向孙卫影交付房屋并配合孙卫影办理过户手续。判决生效后,孙卫影未履行付款义务,潘永胜于2016年申请强制执行并申请对诉争房屋强制评估拍卖。在执行过程中,潘永胜、孙卫影同意将房屋出售,经恒亚房产经纪中心中介,潘永胜、孙卫影与被告张云、张荣荣于4月5日签订南京市存量房买卖合同。原告孙卫影在其中一份合同上补签名,并在相关贷款及公证文件中签名。期间,原告孙卫影曾对是否出售房屋三次反复,曾因此受中介业务员指责而报警;被告潘永胜曾于5月4日、5月10日等发信息给原告孙卫影,要求按合同卖房,提出原告反悔不如另买一套房,以及要将原告开房记录在原告老家张贴。后原告孙卫影拒绝履行房屋买卖合同,形成纠纷。8月25日,被告潘永胜搬出诉争房屋,9月,被告孙卫影搬进诉争房屋。上述事实有民事判决书、强制评估拍卖房产申请书、房屋所有权证、南京市存量房买卖合同、贷款文件、公证书、录音、短信记录、报警证明、证人证言及当事人当庭陈述等证据印证。综上,本院确认,被告孙卫影主张卖房系受胁迫所为事实不能成立。本院认为,在本院离婚判决生效后原告孙卫影支付补偿款前,诉争房屋仍处于原告孙卫影与被告潘永胜共同共有的状态。原告孙卫影与被告潘永胜在执行程序过程中同意将该房屋出售,不违反有关法律的规定。原告孙卫影、被告潘永胜经中介与被告张云、张荣荣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原告孙卫影同意出售房屋系自身的意思表示,并非因被告潘永胜胁迫而受害,被告张云、张荣荣经中介与原告孙卫影、被告潘永胜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不存在胁迫行为。原告孙卫影主张因胁迫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事实不能成立。原告孙卫影请求判决撤销房屋买卖合同,没有事实根据,不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孙卫影的诉讼请求。本案案件受理费100元,减半收取50元,由原告孙卫影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时应向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100元(附: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市汉口路支行,账号:43×××18)。审 判 员  张旭琳二〇一六年十月八日见习书记员  邢 钰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