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豫1224民初1651号

裁判日期: 2016-10-08

公开日期: 2017-01-03

案件名称

苗平与赵留政、范留性确认合同效力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卢氏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卢氏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苗平,赵留政,范留性,苗文献

案由

确认合同效力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全文

河南省卢氏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豫1224民初1651号原告苗平,男,1955年6月17日生,汉族,农民,住卢氏县。委托代理人李天锁,卢氏县东明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特别授权。被告赵留政,男,1964年11月25日生,汉族,农民,住卢氏县,现住卢氏县。被告范留性,男,1967年12月30日生,汉族,农民,住卢氏县。被告苗文献,男,1958年3月22日生,汉族,农民,住卢氏县。原告苗平诉被告赵留政、范留性、苗文献确认合同效力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李天锁、被告赵留政、范留性、苗文献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苗平诉称:2016年6月份,其因病住院,便委托被告苗文献照顾其家。后苗文献告知他,其耕牛被赵留政出卖给范留性。现他认为赵留政与范留性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财产,故以侵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确认赵留政与范留性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其二人返还耕牛一头,苗文献对返还耕牛承担连带责任,并由三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被告赵留政辩称:2016年5月份左右,其在收艾叶时碰见苗文献在寻找耕牛,且苗文献称耕牛是他自己的,于是他便与苗文献协议以1000元价款购买该耕牛,在其雇人找到耕牛后,双方因该耕牛的归属发生纠纷,后协商未果,其便将耕牛以4000元价款出卖给范留性。因他与范留性进行耕牛买卖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故其二人之间的买卖行为有效,原告诉讼请求不能成立。被告范留性辩称:2016年5-6月份左右,其确实以4000元价款从赵留政处购买耕牛一头,当时赵留政称耕牛是他自己的,也没有见赵留政与他人因该耕牛的归属发生纠纷,故其购买耕牛只照赵留政的头,且现在已经将耕牛出卖给他人。被告苗文献辩称:其与苗平系兄弟关系,因苗平生病住院,便委托他代为照顾处理耕牛,2016年5月份左右,其在寻找耕牛时碰见赵留政,赵留政称以3000元价款购买耕牛,以后他找到耕牛了就归他所有,但是后来赵留政只给他1000元,因此他不同意出卖耕牛。后赵留政将耕牛找到并出卖给范留性,至于价款是多少他并不知道。原告苗平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1、2016年7月6日,卢氏县东明镇太平村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一份。以此证明赵留政强行将苗平的耕牛出卖给范留性,后经太平村委调解无果的事实;2、2016年8月15日,李天锁、鲁艳阳调查范留性的笔录一份。以此证明赵留政未经苗平同意,将苗平耕牛出卖的事实。三被告均未向本院提交任何证据材料。经庭审质证,赵留政对苗平提交的证据1有异议,认为该证明不属实,太平村委会并未给他打过电话,他也不知道调解这回事,侵权不能成立。对证据2无异议。范留性对苗平提交的证据1持不清楚态度。对证据2无异议。苗文献对苗平提交的证据1、2均无异议。经审查,原告苗平提交的证据1、2均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本案的案情及其主张,故对此本院将结合庭审情况综合予以参考使用。依据上述证据并结合庭审调查,本院可以认定以下事实:2016年5月份左右,原告苗平因病住院,便委托被告苗文献代为看家、照顾牛羊。期间,苗平的耕牛丢失,在苗文献寻找耕牛时,正好遇见被告赵留政,赵留政欲购买该耕牛,便与苗文献协商。赵留政称其以1000元价款购买耕牛,并与苗文献约定如以后耕牛找到便归其自己所有,苗文献称赵留政本来欲以3000元价款购买耕牛,但后来实际上只给他1000元,故他不同意出卖耕牛。后赵留政将耕牛找到,苗文献得知赵留政欲出卖耕牛时,便前去阻止,但最终双方因价款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赵留政便将耕牛以4000元价款出卖给被告范留性,现范留性又将耕牛出卖给他人。原告苗平认为,××住院期间只是委托苗文献代为看护耕牛,现苗文献看护不当导致耕牛丢失,而赵留政在找到耕牛后未经其同意将耕牛出卖给范留性的行为也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故以侵权为由起诉来院。本院认为:原告苗平主张××住院期间,只是委托被告苗文献代为照看耕牛,但苗文献主张苗平曾委托他代为照顾处理耕牛,因此苗文献是否有权利处理耕牛决定着后续一系列交易行为的效力,现苗平在苗文献处理耕牛权利效力尚未确定的情况下,直接来院起诉要求确认被告赵留政与范留性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证据不足,故对其诉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苗平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减半收取50元,由原告苗平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  管瑞芳二〇一六年十月八日书 记 员  朱江芳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