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鲁10民终1842号

裁判日期: 2016-10-27

公开日期: 2016-11-30

案件名称

许某甲与许某乙、邢某等法定继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山东省威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许某甲,许某乙,邢某,许某丙,许某丁,许某戊

案由

法定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鲁10民终1842号上诉人(原审原告):许某甲。委托诉讼代理人:许曦文。委托诉讼代理人:周艳玲,山东东方未来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许某乙。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邢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许某丙。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许某丁。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许某戊。以上五被上诉人之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王琳,山东阔海大地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许某甲因与被上诉人许某乙、邢某、许某丙、许某丁、许某戊法定继承纠纷一案,不服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法院(2015)威文南民一初字第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许某甲上诉请求:撤销原判,支持其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1、案涉编号为0085686号房产原系许孟信夫妇的财产,许孟信夫妇在生前已经将案涉0085686号房产处分给了许某甲,许振信代书的许孟信书信内容可以证实上述事实,且上述房屋的产权证上已经按照当时的习俗由时任团支书的许某辛书写了备注内容,故案涉0085686号房产应属许某甲所有;2、编号为0085896号的房产系许孟信集全家之力建造,亦应属许孟信夫妇所有,该房产虽登记在许某乙名下,但许某乙实际并非上述房产的权利人。许某乙、邢某、许某丙、许某丁、许某戊辩称,1、许某甲提供的书信及房产证的内容经一审法院调查,无法确认真实性,案涉0085686号房产并未通过分家处分给许某甲;2、0085896号的房产系许某乙的父亲许振香建造,与许孟信无关。综上,原判正确,应予维持。2014年12月19日,许某甲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位于威海市文登区小观镇许家村,房产证号为文房产证字第××号的房产归许某甲所有。一审法院认定事实:许孟信、孙中平系夫妻,二人共育有子女三人,即长子许振香、次子许某甲、三子许振茂。许振香与邢某系夫妻,二人共育有子女四人,即许某丙、许某乙、许某戊、许某丁。许振茂于1962年去世,去世时尚未结婚。许��信、孙中平、许振香分别于1993年、1994、2010年去世。许孟信在威海市文登区小观镇许家村村中有房屋四间,建于1938年,房证号为:文房产证字第××号。许某乙名下有建于1965年的房屋四间,房证号为:文房产证字第××号。一审诉讼中,许某甲为证实诉争第NO.0085686号房屋四间由其父亲许孟信分配给了许某甲,提交房屋所有权证原件一份,该房产证原件下方备注栏中载明:“房产的权属属于许振池,许孟信代管”。许某甲主张该备注栏中的内容系时任村团支书许某辛所写,并提交许某甲的代理人与许某辛的对话录音一份并申请证人许某己、许某庚出庭作证,证人许某己、许某庚证实录音中的声音为许某辛,录音载明许某辛承认该备注系许某辛所写,但记不清书写原因。经质证,许某乙等人对上述证据提出异议,主张房产证备注栏中的签字与录音是否是许某��本人所为,需要许某辛本人出庭接受质询。许某甲为证实许孟信将房产证邮寄给许某甲并在信中陈述将房屋分给许某甲之事实,提交信件一份,载明:“咱家没有分家,由我做主把房子给你弟兄分开,前面那幢给你哥,我住那幢就给你了,现把房产证给你捎去,你保存好,1986年11月12日。”许某甲主张该信件内容系由许孟信的邻居许振信代书,许振信已去世。一审法院根据许某甲的申请,依法询问许振信的妻子谭素敏,谭素敏证实许振信的确给许孟信代书过书信,但是并不清楚书写的内容,手头有许孟信以前的写过的材料可以和原告提交的书信相对比。许某乙等人对许某甲提交的证据提出异议称,上述书信及谭素敏提交的材料无法证实是许振信所写,也无法证实是代表许孟信的意思。许某甲申请证人许某己出庭作证称,证人许某己证实其于1984年-2000年在许家村担任村长,1986年8、9月份,许孟信拿着房产证找证人,让证人在上面盖章,他说要捎给在东北的许某甲,当时房产证备注栏上并没有字;村里的习俗是分家的、卖房的,村里的会计等村干部都会在房产证备注栏中签字作证。证人许某庚证实,其自2004年至今在许家村担任村支书、主任,诉争房屋原来是草房,由许某乙、许某丙换的房梁和房瓦,听说许孟信的两套房子两个儿子一人一套。一审法院根据许某甲的申请,依法询问许家村会计许某壬,许某壬证实其自2002年至今在许家村担任主管会计,没见过本村村民为分家在房产证备注栏中进行备注的情况。许某乙等人为证实房产证号为NO.××号房屋系由许某乙父亲许振香所建,提交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一张,载明房屋建于1965年,登记在许某乙名下。许某乙等人主张许振香于1932年出生,建房时已经33岁,大儿子许某丙8岁、小儿子许某乙6岁。许某甲主张该套房屋是其全家出力建设的,但未提交证据证实其主张。许某乙等人为证实许振香将房屋卖给许某乙,提交房屋买卖契约与收据各一份,其中的卖房人、收款人许振香均为印章。经质证,许某甲认为许振香无权处分许某甲的房产,且对房屋买卖契约和收据真实性有异议,均为近期书写,许振香即使不会写字,也应该在名字上按手印。许某乙等人另主张许某甲20多年未回村,早已表示不要诉争房产了,但是未提交证据证实其主张。许某甲申请证人许某辛出庭作证,但许某辛拒不到庭,申请原审法院对许某辛进行询问,但无法提供许某辛的具体联系方式与住址。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包括:第一、许孟信、孙中平的遗产范围除登记在许孟信名下的四间房屋外,是否包含登记在许某乙名下的四间房屋;第二、登记在许孟信名下的四间房屋许孟信是否已经赠与给了许某甲;第三、诉争四间房屋该如何分割。针对第一个焦点,建于1965年的房屋四间登记在许某乙名下,建房时许某乙父亲许振香已33岁且已育有两子,许某甲主张该房屋四间系许振香父亲全家共同修建,但未提交证据证实其主张,不予采信,故许孟信、孙中平的遗产范围仅限于建于1938年的诉争房屋四间。针对第二个焦点,对于1938年修建的该诉争房屋,房屋所有权证下方备注栏中的内容:“房产的权属属于许振池,许孟信代管”,许某辛未出庭对该备注内容进行核实,仅凭证人许某己、许某庚证言,无法认定许某甲代理人与许某辛的对话录音确系来自许某辛,即使确系许某辛所述,许某辛在录音中表示记不清书写原因,无法认定该备注内容系许孟信、孙中平的真实意思表示。许某甲主张许孟信在给其书信中表示将该房屋赠与许某甲,但该书信不是许孟信本人所写,代书人许振信业已去世,无法证实确系许振信所写,即使确系许振信代书,许某甲亦未证明代书内容系许孟信的真实意思表示。证人许某己陈述许孟信找到他盖章并要将房产证邮寄给许某甲,但其同时陈述盖章时房产证备注栏中并无内容,故无法证明许孟信邮寄房产证即为赠与房产,且证人许某己陈述的通过在房产证备注栏中备注的方式进行分家是该村的习俗与证人许某壬证言相矛盾,故对证人许某己的证言不予采信。证人许某庚对于诉争房屋如何分割也仅仅是听他人所说,不予采信。综合分析上述证据,许某甲主张诉争房屋系许孟信赠与,证据不足,不予认定。针对第三个焦点,许某乙等人主张许某甲表示不要诉争房产了,但未提交证据证实其主张,不予采信,故许振香将房屋卖给许某��系无权处分,诉争房屋应按法定继承方式予以分割。诉争四间房屋系许孟信、孙中平夫妻共同财产,许孟信、孙中平分别于1993年、1994年去世。许振茂去世时无子女,故诉争房屋由许某甲与许振香平分,许振香于2010年去世,邢某、许某丙、许某戊、许某丁对房产属于许某乙无争议,故诉争房屋由许某甲、许某乙各取得50%的份额。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一、位于威海市文登区小观镇许家村村中房屋四间(房屋所有权证号为:文房产证字第××号)由许某甲、许某乙各继承50%的份额;二、驳回许某甲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由许某甲、许某乙各负担50元。本院二审期间,许某甲提供新证据,本院组织双方进行了质���。许某甲提交许振信代许孟信书写的书信一宗,拟证实案涉两套房产均系许孟信所有,许孟信在信中也多次提到重建房屋的事情并邮寄了100元用于重建。上述信件同时证实0085896号房产系许孟信所建。许某甲另提交其配偶邢桂敏记录的账本及许振茂的书信一封,拟证实0085896号系许孟信集全家之力建造。经质证,许某乙等人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本院对一审查明的其他事实予以确认。本院认为,案涉0085896号房产登记在许孟信名下,双方均认可该房产该房产原系许孟信所有,本院对上述事实予以确认。许某甲主张上述房产已经由许孟信处分给了许某甲,对此提供了房产证、书信,并申请许某己、许某庚出庭作证。经一审法院查实,房产证上虽记载“房产的权属属于许振池,许孟信代管”,但许某甲认可的该内容的书写人许某辛未出庭作证,许某辛在与许某甲代理人的录音中也未明确表述书写该内容的原因,证人许某己、徐某亦未证实许孟信将案涉房产处分给了许某甲之事实,且时任村会计的证人许某壬也表示未听说村里有在房产证备注栏中记载分家析产事宜的习俗。同时,许某甲提供了部分书信,并主张该书信系许振信代许孟信书写,但经查证,许振信妻子谭素敏无法确认该信件系许振信书写,也无法确定书信内容的真实性,因许振信已经去世,许某甲亦未能提供其他充分证据证实分家事宜,故许某甲提供的房产证及书信存在重大瑕疵,不足以认定许孟信将案涉房产处分给许某甲的事实,一审法院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对案涉房产予以分割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照准。双方对0085896号房产存有争议,因许某甲在一审中提出的诉讼请求为仅对0085686号房产进行确权,故0085896号房产的产权问题不在本案审查范围内,本院���予处理,双方可另行解决。综上,许某甲的上诉请求理由不当,本院不予支持。原判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50元,由上诉人许某甲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万景周审 判 员  蒋 涛代理审判员  孟佳宁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七日书 记 员  江嘉鑫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