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黑10民终947号
裁判日期: 2016-10-26
公开日期: 2016-10-31
案件名称
李淑清与夏海晨等继承纠纷民事判决书
法院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李淑清,夏海晨,康立珍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黑10民终947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李淑清,女,1973年3月28日出生,汉族,住所地牡丹江市爱民区。委托诉讼代理人:毕乃芹,北京爱义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夏海晨,男,1941年6月24日出生,汉族,住所地牡丹江市东安区。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康立珍,女,1944年4月20日出生,汉族,住所地牡丹江市东安区。上诉人李淑清因与被上诉人夏海晨、被上诉人康立珍继承纠纷一案,不服牡丹江市爱民区人民法院(2015)爱民初字第545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于2016年8月18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6年8月3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李淑清及基委托诉讼代理人毕乃芹,被上诉人夏海晨、康立珍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上诉人李淑清上诉请求:1.请求二审法院改判涉案房屋应由上诉人继承,上诉人应继承从涉案房屋(价值195000元)中偿还完10.5万元的夫妻共同债务后剩余9万元的三分之二即6万元的遗产。2.如不能改判请求发回重审。3.请求判令被上诉人承担上诉费用。事实与理由:1.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1)涉案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而不是被继承人夏双岭个人财产。(2)购房款是用上诉人与被继承人夫妻共同积攒的存款购买的,而不是由被上诉人投资购买的。(3)原审法院认定涉案房屋由二被上诉人继承较为合适以及认定上诉人与二被上诉人各自对涉案房屋(价值195000元)的财产份额享有继承权是错误的。2.原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1)涉案房屋系上诉人与被继承人婚后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没有证据证明涉案房屋是二被上诉人口头赠与被继承人的,不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不属于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2)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无论是单方或双方的债务,都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而原审法院认定上诉人出具的借条没有被继承人签字,不予认定是夫妻共同债务不当。(3)遗产继承应当首先用遗产偿还债务,剩余财产依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后,依法按份额继承。而原审法院将涉案房屋由上诉人和二被上诉人平均分割不当。被上诉人夏海晨、康立珍辩称:1.被继承人的房屋是被上诉人出资购买,应认定为被继承人生前个人财产。2.上诉人称其向姐妹借款100500元用于给夏双岭治病,但被继承人治疗并未花费这么多的医疗费,大部分费用实际是由被上诉人交纳。上诉人的经营收入可以维持其生活开支,并不存在借款。被上诉人夏海晨、康立珍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要求从被继承人的遗产中先行清偿由夏海晨与康立珍垫付的被继承人的医疗费50000余元,并依法继承牡丹江市爱民区为民小区6号楼3单元410室,诉讼费依法由夏海晨、康立珍与李淑清负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夏海晨与康立珍系夫妻,育有三子,被继承人夏双岭为夏海晨与康立珍的次子,李淑清与被继承人夏双岭系夫妻,二人婚后无子女。被继承人无养父母和形成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无其他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亦无依靠其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人。1998年8月31日,被继承人夏双岭与李淑清登记结婚。2003年6月4日,被继承人夏双岭与证人张宝利签订房地产买卖契约,购买位于牡丹江市爱民区为民小区6号楼3单元410室房屋(所有权人夏双岭、建筑面积60.14平方米、产权证号329071、房产图号395-485-1/1-8-030403、成交价45000元)一处。夏海晨与康立珍称涉案房屋由李淑清和夏双岭居住使用,夏海晨与康立珍偶尔也去住。李淑清称涉案房屋始终由李淑清和夏双岭居住使用。2014年6月7日,被继承人因病去世。夏双岭治疗期间夏海晨与康立珍花费医疗费6533.10元、复印病例费用9元及交通费110.50元,庭审中夏海晨与康立珍自认是自愿为夏双岭支付的。李淑清称被继承人夏双岭生病期间由李淑清及李淑清的朋友照顾,夏双岭生病期间李淑清为被继承人夏双岭支付医疗费十几万元,但未举示证据证实。夏海晨、康立珍与李淑清双方均认可牡丹江市爱民区为民小区6号楼3单元410室房屋现价值为195000元,现该房屋由李淑清居住。夏海晨与康立珍称康立珍原是牡丹江纤维厂的职工,单位给其分了一套房子,夏海晨与康立珍购买后,因李淑清与夏双岭结婚后无房,就住在康立珍的房子里。2002年政府征收此处房屋,2003年6月4日,购买牡丹江市爱民区为民小区6号楼3单元410室房屋时,实际购房款为50000元,但房地产买卖契约中约定购房款为45000元。康立珍将50000元现金(购房款)交给卖房人张宝利。50000元购房款中有30000元系夏海晨与康立珍向证人金桂兰借款,2003年8、9月,夏海晨与康立珍得到牡丹江纤维厂分给康立珍房屋的动迁款40000多元,偿还了夏海晨与康立珍向金桂兰的30000元借款。证人张宝利证实夏海晨与康立珍与其商谈买房的相关事宜,被继承人夏双岭和李淑清只在最后一次来看过涉案房屋,夏海晨与康立珍是拎着现金来的,交付购房款时夏海晨与康立珍及被继承人夏双岭、李淑清均在场。房地产买卖契约是证人张宝利与夏双岭签订的,因为夏海晨与康立珍说房子要落在夏双岭名下。庭审中夏海晨与康立珍自认在房屋办理过户手续时,口头将涉案房屋赠与给被继承人夏双岭。李淑清称因为夏海晨与康立珍是长辈,李淑清出于对长辈的尊重,买房子的钱是李淑清交到夏海晨与康立珍手里,夏海晨与康立珍又交给买房人的,但未举示证据证实。现夏海晨与康立珍认为其出资购买的房屋,要求继承该房屋,同意按195000元的1/3给付李淑清房屋差价款。李淑清亦要求继承该房屋,清偿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后,进行析产,李淑清占有1/2份额,剩下的1/2份额由夏海晨与康立珍与李淑清各占1/3,李淑清同意按涉案房屋现价值195000元的2/6给付夏海晨与康立珍房屋差价款65000元。另查,被继承人夏双岭生前未立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夏海晨、康立珍与李淑清均未能举示证据证明其对被继承人尽了较多扶养义务。一审法院认为,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本案中夏海晨、康立珍与李淑清均认可被继承人夏双岭的遗产位于牡丹江市爱民区为民小区6号楼3单元410室房屋(所有权人夏双岭、建筑面积60.14平方米、产权证号329071、房产图号395-485-1/1-8-030403)一处,该房屋现价值为195000元。夏海晨与康立珍虽称被继承人除留有上述一处涉案房屋外,还有银行存款、国债、保险赔偿金、北龙市场的摊位和货物,但庭审中夏海晨与康立珍未举示相关证据并表示放弃对银行存款、国债、保险赔偿金、北龙市场摊位和货物的继承,故目前仅对该房屋依法分割。关于涉案房屋的出资及由谁继承的问题,作为与夏海晨、康立珍与李淑清无利害关系的涉案房屋的出卖人张宝利出庭证实夏海晨与康立珍全程参与购买涉案房屋的过程,而被继承人夏双岭与李淑清只参与了最后一次看房、签订房地产买卖契约、办理过户手续的环节。且在最后一次看房、办理过户手续时购房款系由康立珍将50000元现金交给证人张宝利,在办理涉案房屋过户手续时夏海晨与康立珍说给儿子买房子,要过户到儿子名下,证人张宝利与夏双岭签订了房屋买卖契约,并将房屋所有权人登记在夏双岭名下。结合证人柳青、金桂兰的证言中关于涉案房屋的出资及原告提交的牡丹江市房屋登记查询证明、牡丹江纤维厂出具的证明、房屋买卖契约、完税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证人证实康立珍将购房款交付给证人张宝利,符合购买房屋时谁出资,由出资人向卖方交付购房款的常理,故夏海晨与康立珍举示的证据足以证实位于牡丹江市爱民区为民小区6号楼3单元410室房屋系由夏双岭、康立珍出资购买。被继承人夏双岭与李淑清于1998年8月31日结婚,涉案房屋于2003年6月4日购买,庭审中夏海晨与康立珍自认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夏海晨与康立珍将涉案房屋口头赠与给被继承人夏双岭,且产权登记在被继承人夏双岭一人名下,夏海晨与康立珍对夏双岭的出资赠与已转化为不动产所有权的单方赠与,涉案房屋自然归夏双岭所有,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之规定,故位于牡丹江市爱民区为民小区6号楼3单元410室房屋为被继承人夏双岭的个人财产。现被继承人有夏海晨、康立珍、李淑清三位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因此夏海晨与康立珍与李淑清各自对涉案房屋的1/3财产份额享有继承权,因夏海晨、康立珍与李淑清二人均认可涉案房屋现价值为195000元,故夏海晨与康立珍对涉案房屋享有2/3财产份额即130000元(19500÷3×2),李淑清对涉案房屋享有1/3财产份额即65000元(19500÷3)。因夏海晨与康立珍对涉案房屋应继承的份额较多,且二人均年事已高,涉案房屋由夏海晨与康立珍继承有利于其安度晚年,涉案房屋由夏海晨、康立珍继承较为适宜,夏海晨与康立珍应支付李淑清房屋差价款65000元,故对夏海晨与康立珍要求继承涉案房屋的主张予以支持。虽李淑清主张1999年至2014年一直在北龙大市场食品厅经营食品行业,但不能证明夏海晨与康立珍将经营所得用于购买房屋的事实,且李淑清亦未举示证据证实其1999年至2004年每年收入情况。李淑清称因为夏海晨与康立珍是长辈,李淑清出于对长辈的尊重,买房子的钱是李淑清交到夏海晨与康立珍手里,夏海晨与康立珍又交给买房人的,但未举示证据证实。夏海晨与康立珍在起诉状中虽称涉案房屋中是夏双岭与李淑清共有房屋,但庭审中夏海晨与康立珍称“共有”系笔误,当时想写共住,夏海晨与康立珍庭审中均一直主张涉案房屋为夏双岭个人财产,且夏海晨与康立珍在庭审中举示的证据亦能证实涉案房屋系夏双岭的个人财产,夏海晨与康立珍举示的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其在起诉状书关于涉案房屋是夏双岭与李淑清“共有”的自认,故对李淑清的抗辩不予支持。关于夏海晨与康立珍诉请从遗产中先行清偿医疗费的问题。虽夏海晨与康立珍主张因给被继承人夏双岭治疗其垫付医疗费50000多元,但夏海晨与康立珍举示的票据仅为6533.10元,且夏海晨与康立珍在庭审中自认其为被继承人夏双岭垫付的医疗费是自愿花的,应视为夏海晨与康立珍出于亲情对被继承人夏双岭的赠与,故对夏海晨与康立珍要求从被继承人遗产中先行清偿医疗费的主张不予支持。关于被继承人生前是否负有债务的问题。虽然李淑清向法庭提请了证人李淑芹、李淑玲作证,证实在被继承人患病期间,李淑清向证人借款用于给被继承人治病,但因证人李淑芹、李淑玲与李淑清系姐妹关系,与李淑清具有亲属利害关系,其证言的证明力较弱,且借条只有李淑清的签字而没有被继承人夏双岭的签字认可,李淑清未提供其他证据佐证其借款用于给被继承人夏双岭治病,也未提供李淑清为被继承人夏双岭支付相关医疗费票据予以佐证,亦未能提供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相关证据,故对李淑清主张被继承人夏双岭生前负有夫妻共同债务的主张不予支持。关于李淑清在分割遗产时是否应当多分问题。李淑清在庭审中未举示证据证实在被继承人生病期间由李淑清一直照顾,李淑清已尽了主要扶养义务,具有多分的情形。即使李淑清对被继承人夏双岭进行护理、照顾也是履行夫妻之间扶养的法定义务,故对李淑清称因其尽到了较多的扶养义务,在分割遗产时多分的主张不予支持。综上事实及理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二)项、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第二十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六十五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四条之规定,判决:一、被继承人夏双岭遗有的座落于牡丹江市爱民区为民小区6号楼3单元410室的房屋由夏海晨、康立珍继承,夏海晨、康立珍给付李淑清房屋差价款65000元;二、驳回夏海晨、康立珍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4200元,由夏海晨、康立珍负担2800元,由李淑清负担1400元。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围绕上诉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本院认定如下:上诉人虽称购房款是其夫妻交纳的,但未提供充分的证据证实,故本院对原审法院认定该购房款由被上诉人交纳的事实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虽称被继承人名下的房产系其夫妻共同财产,但未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该房产以其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且被上诉人提供的售房人的证言可以证实该房屋系被上诉人出资购买,在二被上诉人没有明确表示该房屋赠与上诉人夫妻共有的情况下,该房屋视为对被继承人一方的赠与,故该房屋属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针对上诉人主张应在被继承人的遗产中扣除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所负债务的问题。本案审查的系继承纠纷,上诉人所称夫妻关系存在期间所负债务是否真实,是否已经偿还均不能在本案中查明。且即使存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二被上诉人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仍负有偿还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故在本案继承纠纷中,即使不扣除被继承人对外所负债务,亦不影响债权人主张权利。双方当事人均是被继承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在无遗嘱继承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享有平均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上诉人享有被继承房产的三分之一的继承权,二被上诉人享有被继承房产三分之二的继承权,二被上诉人所占份额大于上诉人,一审法院判决该被继承房产归二被上诉人继承,由二被上诉人给付上诉人应继承房产份额的相应价款并无不当。综上所述,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425元,由上诉人李淑清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姜 波审 判 员 曲新颖代理审判员 高玉林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六日书 记 员 刘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