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玉商初字第3526号
裁判日期: 2016-10-25
公开日期: 2016-11-03
案件名称
浙江玉环永兴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与林衔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玉环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玉环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浙江玉环永兴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林衔澄
案由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
全文
浙江省玉环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台玉商初字第3526号原告:浙江玉环永兴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玉环县玉城街道双港路128号。法定代表人:励攻,董事长。委托诉讼代理人:金颖波,浙江多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谢海华,浙江多联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林衔澄。委托诉讼代理人:陈杰富。原告浙江玉环永兴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村镇银行)与被告林衔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10月26日立案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于2016年1月15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金颖波,被告林衔澄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陈杰富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村镇银行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林衔澄偿还原告借款本金90万元,利息、逾期利息219781.56元(按贷款发放之日基准利率5.26‰自贷款发放之日暂算至2015年10月8日止),继续付息至借款付清之日;赔偿原告支付的律师代理费50070元。事实与理由:2010年8月27日,原告与被告林衔澄签订《借款合同》一份,合同约定:原告向被告林衔澄发放贷款100万元,借款期限自2010年8月27日起至2011年8月26日止,借款月利率为7.8‰。因被告逾期未还,原告于2013年5月31日诉至本院,后因其它原因,原告申请撤回起诉,本院以(2013)台玉商初字第1055-2号民事裁定准许撤诉。此后,原被告就偿还借款仍未达成一致意见,故再次诉至本院。被告林衔澄辩称其系无业,与陈杰富系叔侄关系。2009年10月5日,因陈杰富请求帮助其朋友苏金法贷款,称本息由苏金法和担保公司归还,被告提供身份证,并签了名字,虽然在原告处也开立了银行账户,但借款进入被告账户后就直接转给了银行指定的帐户。2010年10月8日借款到期后,被告再次签字办理了贷款。2011年7月左右,被告得知苏金法、张汉学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发,被告与他人一同到公安机关报案。被告不应承担还款之责,理由:1.原告与担保公司、苏金法涉嫌串通诈骗和违法发放贷款。主要表现在:原告明知担保公司没有融资担保许可证,又未缴足保证金而允许其担保,使被告借款时轻信担保公司的还款能力,相信其还款承诺。原告还串通担保公司,故意放大担保业务量,在担保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限制下,事实上担保达至1.3亿元。期间,原告还与苏金法串通转走每笔借款名下的保证金,共300万元,后为防范银监会检查,又通过张汉学姐姐转回钱款,以弥补保证金的漏洞。原告联合担保公司伪造被告的营业执照、身份、职业,借用被告名义,实现苏金法、张汉学串通银行诈骗的目的。以上种种均表明原告管理层与担保公司串通的事实。2.本案真正借款人并非被告,而是银行联合担保公司和张汉学、苏金法。被告本人不具备借款条件,银行系明知,被告及他人均不只一次借款,之前均由担保公司与苏金法还贷,真实的借款人原告一直都知道系担保公司和苏金法、张汉学,故因由他们偿还借款。3.本案借款于2011年8月26日到期,原告到期后从未催讨,现在提起诉讼已超过诉讼时效。综上,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本院认定的事实与原告诉称陈述的事实一致。另查明:在本案借款之前被告曾于2009年8月27日向村镇银行借款,借款后苏金法于同日向被告出具借据一份,载明借到林衔澄人民币90万元。原告曾于2013年5月31日向本院提起诉讼,后因故提出撤诉申请,本院于2013年11月8日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原告为本案诉讼需支付律师代理费50070元。又查明:本院(2014)台玉刑重字第6-1号刑事判决确定,2009年8月27日,苏金法从林衔澄处吸收资金人民币90万元,至案发前,未归还本金,未支付利息。该案中,被告人苏金法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十万元,同时被判向被害人退赔未归还的资金。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但同案被告人张汉学尚在审理。以上事实由原告提供的借款申请书、借款合同、借款借据、撤诉裁定书、本息清单、律师费发票,本院(2014)台玉刑重字第6-1号刑事判决书,以及原被告双方的当庭陈述等证据予以证实。对原告提供的证据,经本院审查认为,其来源、形式合法,内容真实,与本案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故本院确认其具有证明力,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本院认为,原告村镇银行与被告林衔澄之间的借款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主体适格,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合法有效。被告在借款后应按合同约定还本付息,现被告未予偿还应承担继续履行的义务,并应按合同约定承担原告实现债权的费用(律师代理费)。被告辩称原告村镇银行与担保公司、苏金法、张汉学串通诈骗,骗取银行贷款,虽提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台州监管分局答复、立案告知书(违法发放贷款)、虚假营业执照(5份)、张汉学供述、录音资料、原告与担保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在刑事案件侦查时所作的陈述等证据,这些证据说明原告在发放贷款时存在审核不严、操作不规范等情形,但不足以证实原告与担保公司恶意串通,损害被告的利益。且从苏金法出具给被告的借条,以及本院(2014)台玉刑重字第6-1号刑事判决确定的苏金法向被告吸收存款的事实,可以判断,被告对于由其从银行借款再提供给苏金法、张汉学或者担保公司的过程是明知的,并且还参与其中,故对被告辩称原告与担保公司串通诈骗,被告并非真正的借款,不应承担还款责任的意见,本院不予采纳。原告于借款到期后两年内提起诉讼,后因故撤回起诉,本院裁定准许后,又在两年内提起诉讼,因此,原告的诉讼并未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故对被告诉讼时效的抗辩,本院不予支持。故原告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限被告林衔澄于本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偿还原告浙江玉环永兴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借款本金900000元,利息及逾期利息219787.56元,并继续支付自2015年10月9日起按月利率7.8‰计算至本判决履行完毕之日止的利息,并支付原告为实现债权支付的律师代理费50070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5329元,由被告林衔澄负担(此款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向本院缴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陈华辉人民陪审员 林 华人民陪审员 朱国明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五日代理书记员 胡琳琳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