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内04民终2961号
裁判日期: 2016-10-24
公开日期: 2016-12-27
案件名称
巴根娜、乌力吉白音、巴图白音与哈斯朝鲁排除妨害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巴根娜,乌力吉白音,巴图白音,哈斯朝鲁
案由
排除妨害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文书内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内04民终2961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巴根娜。上诉人(原审原告):乌力吉白音。上诉人(原审原告):巴图白音。三上诉人的委托诉讼代理人于学民。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哈斯朝鲁。上诉人巴根娜、乌力吉白音、巴图白音因与被上诉人哈斯朝鲁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不服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人民法院(2015)巴民初字第6515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6年8月5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三上诉人上诉请求:撤销原判,改判被上诉人排除妨害,返还草牧场并赔偿损失。一、二审诉讼费由被上诉人承担。事实和理由:(2015)巴民初字第3659号民事判决书及二审判决书不能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被上诉人的28.5亩草牧场如数存在,并不在本案争议地块。上诉人父亲和伯父的草牧场亦不在争议地块。被上诉人伯父已死亡,其草牧场按照法律规定应收回,被上诉人无继承权,亦未提供证据证明已转让被上诉人。上诉人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涉案草牧场系上诉人分得的草牧场。被上诉人答辩称,原判正确,服判。三上诉人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承担全部诉讼费。一审法院认定事实:1998年5月10日,哈斯朝鲁在第一轮草牧场承包时,分得旺安池嘎查达日其嘎村民小组西边的草牧场28.5亩,上述事实有(2015)巴民初字第3659号民事判决书中哈斯朝鲁提供的草原承包经营权证在卷佐证。2003年,旺安池嘎查达日其嘎村民小组在草牧场二轮承包时,由村长乌力吉巴特尔、会计那存德力根、副书记哈斯巴根(已故)分草牧场,哈斯朝鲁的父亲和其伯父陈余将东边的29亩多草场转让给了哈斯朝鲁,上述事实有2003年分草牧场的副村长乌吉巴特尔、会计那存德力根的询问笔录及达日其嘎嘎查分草牧场台帐在卷佐证。2015年6月,哈斯朝鲁将分得的两个草场分别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巴根娜、乌力吉白音、巴图白音于2015年12月10日诉至该院,要求哈斯朝鲁将围封的草牧场拆除,并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由哈斯朝鲁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另查明,巴根娜、乌力吉白音、巴图白音的草牧场四至为旺安池嘎查达日其嘎村民小组草场南面是哈斯朝鲁(非本案中被告),西侧哈斯朝鲁家的道东,北面是村民的住宅,东面有一条路。经现场确认双方草牧场的四至,哈斯朝鲁的父亲分得的三亩草牧场位于钦木德家门前,哈斯朝鲁的伯父陈余分得的26.5亩草牧场,均在争议的草场范围之内,即哈斯朝鲁家的房东。庭审中巴根娜、乌力吉白音、巴图白音增加了新的诉讼请求要求哈斯朝鲁赔偿损失1000元,一亩地产草200斤、一斤2毛5分钱,总计1000元。一审法院认为,巴根娜、乌力吉白音、巴图白音要求哈斯朝鲁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并未向该院提供哈斯朝鲁侵害其合法民事权益并对其造成妨碍的证据,也未提供哈斯朝鲁围封草牧场行为具有不法性的证据,且哈斯朝鲁为抗辩巴根娜、乌力吉白音、巴图白音的诉讼请求,向该院提供了(2015)巴民初字第3659号民事判决书、在该份判决书中可以看出哈斯朝鲁在达日其嘎村民小组西边分得草场28.5亩,村小组东面哈斯朝鲁的父亲和伯父陈余转让给其29亩草牧场,哈斯朝鲁在2015年将分得的二块土地圈起来的事实。巴根娜、乌力吉白音、巴图白音虽然主张哈斯朝鲁的伯父陈余的草牧场26.5亩及哈斯朝鲁父亲所分的3亩草牧场未在本案争议草场的范围之内,但并未向该院提交证据予以证实,并且从所分草牧场的台帐上也反映不出在别的地方存在陈余所分的26.5亩草牧场和哈斯朝鲁其父所分的3亩草牧场。经该院现场勘查,哈斯朝鲁的伯父陈余及哈斯朝鲁父亲分得的草牧场确实在争议的草牧场范围内,能够与当时主持分草牧场的副村长乌吉巴特尔、会计那存德力根的证人证言相互印证,该院足以确认此事实存在。巴根娜、乌力吉白音、巴图白音要求哈斯朝鲁赔偿损失1000元,因未向该院提供是由哈斯朝鲁的妨碍行为造成其损失,依法不予支持,经该院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巴根娜、乌力吉白音、巴图白音的诉讼请求。本院二审期间,三上诉人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1、汪安池嘎查台账一页。意在证明被上诉人父亲的3.5亩地在其木德家门前,与涉案地相距很远,与本案无关;2、出庭证人其某某的证言。意在证明本案争议的土地当初是分给了三上诉人;3、出庭证人特某某的证言。意在证明涉案土地分给了三上诉人。被上诉人对上述证据的质证意见为:1、其父亲的3.5亩土地确实在其木德家门前,但跟其土地在一起,当时分的时候三块土地都在一起;2、证人所某某,分地时证人不在现场,只有村长和另外一个年长的人在场;3、证人不是村民代表,也不是组长,当时分地时其不在场,且与三上诉人有亲属关系。被上诉人对三上诉人提交的第一份证据的真实性不持异议,故本院对三上诉人提交的第一份证据的真实性予以采信;三上诉人提交的第二、三份证据,因该证据不足以证明其所要证明的主张成立,故本院对三上诉人提交的第二、三份证据不予采信。二审经审理查明,巴林左旗人民法院作出的(2015)巴民初字第3659号民事判决书中认定如下事实:乌云毕力格住在哈斯朝鲁东北方向,哈斯朝鲁的房东乌云毕力格的房前有两块草场,其中西边的草场28.5亩,是在1998年5月10日分给哈斯朝鲁的……在2003年第二轮草场承包时分给哈斯朝鲁的父亲和大爷29亩多草场,哈斯朝鲁的父亲和大爷把该草场转给了哈斯朝鲁,哈斯朝鲁几个月前把两个草场分别用铁丝网围了起来。……。现该民事判决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经二审审理查明的其它事实与原判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直接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三上诉人主张(2015)巴民初字第3659号民事判决书及(2015)赤民一终字第2017号民事判决书不能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经审查,(2015)巴民初字第3659号民事判决书及(2015)赤民一终字第2017号民事判决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该判决书中所认定的相关事实,与本案具有关联性,原判依据该生效判决书,认定本案的相关事实并无不当,上诉人的该项主张,本院不予支持。三上诉人主张被上诉人父亲和伯父的草牧场不在争议地块。经审查,上诉人对其提出的上述主张未提供充分有效证据予以证明,根据被上诉人原审提供的相关证据及原审法院对相关知情人所作的询问笔录、现场勘验情况等可以认定本案争议的草场包括被上诉人父亲和伯父的草场。故三上诉人提出的上述主张本院不予支持。三上诉人主张被上诉人伯父已死亡,其草牧场按照法律规定应收回,被上诉人无继承权,亦未提供证据证明已转让被上诉人。经审查,根据(2015)巴民初字第3659号生效判决及原审法院对相关知情人所作的询问笔录等相关证据可以认定被上诉人的伯父将其承包的草场转让给被上诉人的事实,故本院对三上诉人的该项上诉主张亦不予支持。综上,三上诉人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不足以支持其所提出的主张成立,上诉人的上诉主张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00元,由三上诉人承担。邮寄送达费80元,由三上诉人、被上诉人均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苏力德审判员 徐书文审判员 张国利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四日书记员 吴保佳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