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甘10刑终126号

裁判日期: 2016-10-24

公开日期: 2016-11-03

案件名称

被告人荔红维、武尚江诈骗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甘肃省庆阳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荔红维,武尚江

案由

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百三十三条

全文

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6)甘10刑终126号原公诉机关甘肃省环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荔红维,男,汉族,生于1978年9月14日,初中文化程度,甘肃省宁县人,农民。2015年10月29日因涉嫌犯合同诈骗罪、诈骗罪被环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2月8日被依法执行逮捕。现羁押于环县看守所。原审被告人武尚江,男,汉族,生于1987年4月2日,小学文化程度,陕西省定边县人,农民。2016年1月17日因涉嫌犯合同诈骗罪、诈骗罪被环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月22日被依法执行逮捕。现羁押于环县看守所。甘肃省环县人民法院审理甘肃省环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荔红维、武尚江犯诈骗罪一案,于2016年7月14日作出(2016)甘1022刑初121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荔红维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6年10月20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庆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陈峰出庭履行职务,原审被告人荔红维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决认定,2011年至2015年,被告人荔红维单独或者伙同被告人武尚江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先后骗取被害人鲁某1、沈某某、姚某某、赵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李某1等人财物。其中,被告人荔红维诈骗作案6起,诈骗数额98.05万元,被告人武尚江诈骗作案2起,诈骗数额6.33万元。另查明,案发后武尚江退还被害人鲁某11万元。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荔红维、武尚江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荔红维诈骗数额特别巨大,且多次诈骗,武尚江诈骗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荔红维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被告人武尚江起次要作用,是从犯,应当减轻处罚。被告人荔红维、武尚江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悔罪,且被告人武尚江能够积极退赔,均可以从轻处罚。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判决:被告人荔红维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被告人武尚江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随案移送的银行卡2张,身份证1张,房屋所有权证2本,长庆石油职工实习通知书1张,井控培训合格证1张,十八里行政村便函1张,常住人口登记卡1张,户籍证明2张,授权委托书3份,没收存档;责令被告人荔红维退赔被害人鲁某1人民币67.3万元、退赔被害人沈某某人民币10.82万元,退赔姚某某人民币2.8万元,退赔赵某某人民币3.5万元,退赔张某某人民币1万元,退赔王某某人民币3.8万元,退赔李某1人民币2万元。被告人荔红维、武尚江共同退赔被害人鲁某1人民币6.33万元(其中武尚江已经退赔人民币1万元),共同退赔沈某某人民币5000元。原审被告人荔红维上诉提出:原判认定事实不清,其向鲁某1借款25万元属民间借贷关系,未归还赵某某的3.5万元和张某某的1万元属经济纠纷,原判将上述款项认定为诈骗数额不当。庆阳市人民检察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经审理查明:(一)2014年12月,上诉人荔红维虚构其系长庆油田采油五厂产能项目组经理“李某2”的身份,利用伪造的房产证作抵押,先后两次向环县环城镇十八里村农民鲁某1“借款”共计25万元,之后,荔红维以清息的形式先后分四次共归还鲁某14万元。2015年1月至3月,荔红维以合伙投资长庆石油管线工程、合伙拉运原油为由,三次骗取鲁某1现金共计20万元。2015年1月份,荔红维以与鲁某1合伙做生意,给其女儿办理工作为由,以借款为名两次骗取鲁某1现金15万元。2015年1月至10月,荔红维虚构其六叔系长庆油田公司人事处领导,答应给鲁某1两个女儿办理工作,伪造虚假证明文件,以办理工作需送礼等为由,让鲁某1分多次给其提供的多个银行账户汇款10.30万元,为骗取鲁某1的信任并拖延时间,2015年5月至10月,上诉人荔红维又联系原审被告人武尚江,指使武尚江冒充长庆油田采油四厂“冯经理”,让鲁某1与“冯经理”联系,使鲁某1相信给其女儿办理工作存在困难,需给某某领导送礼等,二人共骗取鲁某1现金7.33万元,其中6.33万元鲁某1通过银行转账等付给了荔红维,1万元由鲁某1直接转账给武尚江,案发后原审被告人武尚江归还鲁某11万元。(二)2015年2月至8月,上诉人荔红维虚构其系长庆油田采油五厂产能项目组经理“李某2”的身份,承诺同环县樊家川乡农民沈某某、木钵镇农民姚某某合伙承包长庆油田采油五厂标准化井场建设项目工程。期间,荔红维伪造虚假证明文件,以招标此工程需要疏通关系、交纳保证金、给相关领导送礼等理由,提供多个银行账户,让沈某某给其付款11.32万元,让姚某某给其付款3.8万元,期间归还姚某某1万元。其中,自2015年8月份开始,荔红维指使原审被告人武尚江冒充长庆油田采油四厂“冯经理”,捏造工程事实,假装负责与沈某某签订合同事宜,骗取沈的信任并拖延时间,使诈骗得逞。被告人武尚江参与后,荔红维诈骗沈某某现金5000元。(三)2014年8月至2015年初,上诉人荔红维虚构其系长庆油田采油五厂产能项目组经理,并虚构其六叔系长庆油田人事处领导,骗取环县环城镇居民赵某某信任后,以能帮助赵某某转正为环县电力局正式职工身份为由,先后让赵某某通过转账等形式付给其办事费用共32万元。因其无能力也未去办理此事,在赵某某多次催问办理进展情况时,其均以各种理由推拖,后赵某某发现办工作无果被骗便催要骗款,荔红维先后归还赵某某28.5万元。(四)2014年8月至2015年初,上诉人荔红维虚构其系长庆油田采油五厂产能项目组经理“李涛”的身份,虚构其六叔系长庆油田公司人事处领导,以给环县环城镇居民张某某的女儿调动工作为由,六次共骗取张某某现金3.3万元。后因无能力也未去办理此事,被张某某发现后催要骗款,荔红维归还了张某某2.3万元。(五)2015年7月中旬,上诉人荔红维以虚构的“李某2”和其六叔的身份,以合伙做石油劳保生意为由骗取陕西省定边县居民王某某现金3万元,后又以合伙做生意为由向王某某“借款”8000元,直至案发荔红维也未与王某某合伙做生意。(六)2011年6月至8月,上诉人荔红维虚构其弟弟在北京经营的饭馆煤气罐爆炸急需资金的事实,向宁县瓦斜乡农民李某1“借款”2万元,至今未归还。综上,上诉人荔红维诈骗作案6起,骗取鲁某173.63万元、沈某某共计11.32万元、姚某某2.8万元、赵某某3.5万元、张某某1万元、王某某3.8万元、李某12万元,共计98.05万元;原审被告人武尚江参与诈骗作案2起,与荔红维共同骗取鲁某17.33万元、沈某某5000元,共计7.83万元。除武尚江已退回鲁某1的1万元外,其余赃款均被荔红维挥霍。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证实:1、受案登记表,证实案件的来源情况。2、扣押物品清单,证实从荔红维处扣押的银行卡、伪造的身份证、房产证、长庆石油职工实习通知书、井控培训合格证、特困户证明、常驻人口登记卡以及环县环城镇十八里村便函、鲁某2、鲁某3户籍证明、授权委托书、工程竞标保证金收讫凭证、通知等物品的情况。3、接受证据清单及汇存款凭条、借条,证实被害人鲁某1、沈某某、姚某某、赵某某、张某某向公安机关提供西安长虹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委托书》,以及各被害人通过银行汇款、现金等方式给付荔红维款项的相关支付凭证的情况。4、查询账单明细,证实经查询刘某某、解某某、艾某某、朱某某、王某某的银行账户明细,与被害人鲁某1、沈某某、姚某某、赵某某、张某某提供的打款凭条一致的事实。5、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证明,证实荔红维借款时用于抵押的房屋所有人为李某2的房产证系伪造的事实。6、李某2的户籍证明,证实被告人荔红维所持有的“李某2身份证件”系伪造的事实。7、抓获经过,证实公安机关抓捕上诉人荔红维、原审被告人武尚江的情况。8、羁押证明,证实原审被告人武尚江的临时羁押情况。9、户籍证明,证实上诉人荔红维、原审被告人武尚江的身份情况。10、辨认笔录及拍照,证实经混杂辨认,鲁某1、沈某某、姚某某、赵某某、王某某、李某1、武尚江辨认出荔红维就是自称“李某2”的人;经张某某辨认,荔红维就是自称“李涛”的人;经沈某某辨认,武尚江就是自称“冯经理”的人;常住人口信息,证实经荔红维辨认武尚江就是同其一起诈骗的人。11、证人赵某某的证言,证实一自称是长庆油田采油五厂一经理叫李某2的人,经其介绍向鲁某1两次借款共计25万元,该李书写了借条,并用西安高新区的一套楼房的房产证做抵押,其应鲁某1的要求在借条上签字做担保的事实。12、证人陈某某的证言,证实了2014年农历11月份,一自称采油五厂经理名叫李某2的人向鲁某1借款10万元时,其与赵某某在场的事实。13、证人朱某某的证言,证实荔红维自称叫李某2,为了让姚某某和沈某某给他汇款曾借用其银行账户2、3次,其把钱取出来给荔红维了,荔说是他们合伙做生意的钱。2015年7、8月份,王某某来到其与荔红维居住的房子谈合伙做劳保生意的事,后王某某给荔红维1万元14、证人苗某某的证言,证实其与李某2、王某某认识,2015年7月中旬一天,其和李某2在定边**宾馆的时候,王某某过来和李某2说合伙做石油劳保生意的事,后其看见王某某给李某2给了2万元现金,说是投资劳保生意的钱。15、被害人鲁某1的陈述,证实其被一自称是长庆石油采油五厂产能项目部经理李某2的人通过借款、承包工程、给其女儿办理工作为由,先后骗取77.63万元的事实。16、被害人沈某某的陈述,证实其被一自称是长庆油田采油五厂产能项目部经理李某2的人,以合伙承包工程需要疏通关系、交纳保证金为由,先后骗取11.32万元的事实。17、被害人姚某某的陈述,证实其被一自称李某2的人以给其介绍项目工程为由,先后骗取2.8万元的事实。18、被害人赵某某的陈述,证实李某2自称其是长庆油田采油五厂的经理,以给其办工作需要钱为由,先后骗其32万元,后给其归还28.5万元,剩余3.5万元未归还的事实。19、被害人张某某的陈述,证实2014年8月份,其通过表妹解某某认识了自称是采油五厂产能项目部的李某3,此人称他六叔是长庆石油公司人事处的领导,可以给女儿办理调动工作事宜。后李某3就以办事需要花费为由,先后骗其3.3万元,后经其催要,归还了2.3万元的事实。20、被害人王某某的陈述,证实2015年7月初,其认识一名叫李某2的人,该李称其在长庆油田采油五厂承包有标准化井场项目,六叔是长庆油田公司人事处的领导。其被李某3以合伙做石油劳保生意为由,骗取3万元,后生意没有进展,在其一直催促下,该李以各种理由推脱。同年10月初,李某2以合伙做生意为由向其借款8000元,后生意一直没有进展。21、被害人李某1的陈述,证实2011年荔红维以他弟弟在北京开饭馆煤气罐炸死人要用钱为由,向其借了2万元,至今未归还的事实。22、上诉人荔红维的供述,证实其通过编造李某2、李某3的身份,虚构其是长庆石油采油五厂产能项目部经理的身份,以虚假房产证借款、承包工程、合伙做生意、给他人办工作等理由骗取他人财物的事实。23、原审被告人武尚江的供述,证实其受荔红维指使,冒充长庆石油采油四厂“冯经理”,给鲁某1、沈某某打电话,骗取二人信任,给荔红维拖延时间的事实,以及向鲁某1借款1万元,案发后予以归还的事实。上述证据,已经一审法院庭审质证、认证,其来源合法,内容客观、真实,本院予以确认。关于上诉人荔红维提出其向鲁某1借款25万元属民间借贷关系,并非诈骗行为的上诉理由。经查,上诉人荔红维是一名无业人员,其向鲁某1借款时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虚构自己为长庆油田产能项目部经理李某2的身份,并以伪造的虚假身份证件、房产证件作为抵押,使被害人错误的认识其具有还款能力,在受蒙骗的情况下交出了自己的钱物,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上诉人荔红维骗取被害人鲁某1的25万元虽写有借条,但从其虚构事实、连续诈骗他人的行为来看,其根本无意归还,也无能力归还,其书写借条的行为实际上是以借为名,行诈骗之实。故上诉人荔红维该项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关于上诉人荔红维提出其未归还赵某某的3.5万元和张某某的1万元属经济纠纷,并非诈骗行为的上诉理由。经查,上诉人荔红维没有为他人办理工作的能力,却虚构自己是长庆油田产能项目部经理、其六叔父是长庆油田人事处领导的身份,利用被害人赵某某、张某某为本人和家人调动工作的迫切心情,骗取被害人财物,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上诉人的该项上诉理由亦不能成立。本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上诉人荔红维、原审被告人武尚江犯诈骗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上诉人荔红维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经本院讨论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百三十三条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刘 蘅审判员 陈 媛审判员 王 微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四日书记员 冯雪菲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