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松民初字第00812号
裁判日期: 2016-10-24
公开日期: 2017-10-20
案件名称
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上大屋锰矿、肖思明等与贵州省松桃县孟溪镇锰业有限公司返还原物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松桃苗族自治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上大屋锰矿,肖思明,贵州省松桃县孟溪镇锰业有限公司
案由
返还原物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全文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松民初字第00812号原告: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上大屋锰矿,住所地: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青石村沙柯湾。负责人:肖思明。原告:肖思明,男,1952年10月17日出生,苗族,农民,松桃苗族自治县人,住松桃苗族自治县。共同委托代理人:唐八斤,男,1968年10月9日出生,苗族,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住松桃苗族自治县。共同委托代理人:余国军,贵州锦江河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被告:贵州省松桃县孟溪镇锰业有限公司,住所地: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凯塘村桐木湾。法定人表人:冉敏。委托代理人:杨秀炉,贵州驰名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原告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上大屋锰矿(以下简称上大屋锰矿)、肖思明与被告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锰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孟溪镇锰业有限责任公司)返还原物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7月1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上大屋锰矿、肖思明委托代理人唐八斤、余国军与被告孟溪镇锰业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冉敏、委托代理人杨秀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终结。原告上大屋锰矿肖思明诉讼请求:被告返还原告综合品位17°-18°碳酸锰矿石6037.6吨,价值约180万元。事实及理由:2005年9月5日,原告与被告签订协议,约定位于孟溪镇大屋矿区范围内的8号、9号矿硐由原告开采经营,被告不能在8号、9号矿硐对直背面开硐采矿,否则视为违约,违者按实际损失十倍赔偿损失方。该协议得到松桃苗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原铜仁地区国土资源局主管部门签章认可。据此,原告取得了8号、9号矿硐的实际开采、经营权。2014年6月28日,被告开采的7号矿硐打通了原告8号矿硐,此时原告才知道被告越界开采。为此,原、被告双方及相关人员就被告侵权赔偿进行协商,确定请贵州103地质大队专业技术人员到矿区实际测量,以实际测量的越界数量为赔偿标准。之后,103地质大队技术员到8号矿硐的巷道和部分采空区进行了实测,所得数据为:采矿面积为1233.18㎡,矿石数量6037.6吨。因被告故意炸毁了越界坑道及采空区,致使原告受损准确数据无法确定,现原告按已测数据6037.6吨为准,请求被告予以返还。原告围绕诉讼请求,依法向本院提交下列证据:1、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证明松桃县上大屋锰矿系依法注册的合伙企业,合伙事务执行人为肖思明,同时享有0.297平方公里采矿权的事实,该证据来源合法,证明内容客观真实,与本案具有关联性,经庭审质证被告无异议,故本院予以确认。2、协议,证明原告取得了8号、9号矿硐开采经营权以及如被告越界,按实际损失十倍赔偿的事实,经庭审质证,被告认为该协议主体系被告与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并非原告。本院认为,协议中载明的当事人系被告与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故对原告的证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3、测绘协议,上大屋锰矿坑道测量技术小结、坑道平面图数字化光盘。证明,原告上大屋锰矿以1万元价款委托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测量上大屋锰矿坑道,通过测量,被告7号矿洞越界开采原告采矿面积1233.18平方米,矿石总量6037.6吨的事实,经庭审质证,被告认为该测绘行为系原告单方行为,103地质队无权确定越界采矿的事实,技术小结没有技术人员,单位的签名和印章,因此,该证据不具有真实性,本院认为,根据2号证据所证明的事实,合同相对人应为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而非原告,故本院对其证明目的不予采信。4、解决方案,证明2014年8月29日,原、被告及相关人员协商解决被告越界采矿事宜,由103地质队进行实际测量,因被告原因导致测量无最终结果的事实。经庭审质证,被告对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目的有异议,本院对无争议的事实予以确认,有争议的部份不予采信。5、锰矿开采协议,锰粉厂情况说明,市场监督局证明,证明原告具有诉讼主体资格,经庭审质证,被告认为达不到原告证明目的。本院认为:锰矿开采协议,双方当事人为被告与贵州省松桃县木树锰粉大屋锰矿,并非原告;情况说明系贵州省松桃县木树锰粉大屋锰矿单方说明,并无其他证据佐证;市场监督局证明,证明内容为松桃苗族自治县上大屋锰矿变更为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上大屋锰矿的事实,证据互不吻合,未能构成完整证据链,不能证明原告系适格主体资格的事实。被告孟溪镇锰业有限公司辩称:2005年9月15日被告与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达成协议:约定被告将其矿区范围内8、9号矿硐让给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开采经营,开采范围为8号平硐口部至9号平硐口底部按矿床斜度上采12米,并且8号、9号平硐坡度不能大于5%。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与被告均为独立的锰矿企业,根据松桃县人民政府,省国土资源厅的相关文件精神,双方于2009年2月22日签订的锰矿开采协议。约定:由双方共同组建松桃苗族自治县上大屋锰矿,同时约定原双方企业主体不变,债权债务不变,企业所属产权不变,双方必须依法进行执照年检,任何一方不能在工商部门变更或注销原企业名称。上述二份协议充分证明,取得8号矿硐的权利人、责任主体均系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并非原告。因此原告不是本案民事关系主体,原告诉讼主体不适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原告起诉。况且原告诉称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不符,提出赔偿十倍损失的请求也于法无据。综上所述,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原告起诉。被告孟溪镇锰业有限公司围绕自己主张,依法向本院提交下列证据: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理码证,证明法人身份信息,经庭审质证,原告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2、锰矿开采协议,证明原告是被告和木树锰粉厂合伙组建的合伙企业,经庭审质证,原告对真实性无异议,本院对该证据的真实性予以确认。3、协议书,证明被告是与木树锰粉厂签订的合伙采矿协议,而不是原告。经庭审质证,原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目的有异议,本院认为该协议证明的内容客观、真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依法作出的鉴定笔录、说明书,证明原告诉讼中,于2015年9月18日向本院申请司法鉴定被告二工区7号矿硐开采是否越界8、9号硐矿采矿,于2016年8月19日原告以清理矿硐风险特别巨大,不具备清理条件,撤回鉴定申请的事实。经审理本院认定事实如下:原告与被告以及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上大屋锰矿均系独立的企业法人。2005年9月15日被告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上大屋锰矿达成协议,约定:“被告将其矿区范围内8、9号矿硐经营权转让给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大屋锰矿开采经营;8、9号平硐开采范围为8号平硐口底部至9号平硐口底部按矿床斜度往上采12米,8、9号平硐坡度不能大于5‰,;被告在开采7号平硐时,不能超过8号平硐水平,并确保8号平硐水平距5米以上距离,待8号平硐回采残矿时,7号平硐与8号平硐之间的矿量由被告自行回采,被告在矿区背面开采新硐时,绝对不能从8号、9号矿洞对直线的背面开硐采矿,否则视为越界开采。”2009年根据(松府办发)【2008】257号和(黔国土资源局函)【2008】235号文件精神,被告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大屋锰矿进行整合,成立了“松桃苗族自治县上大屋锰矿”,即合伙合伙事务执行人为原告肖思明。被告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大屋锰矿约定:“原双方企业名称主体不变,债权债务不变,所属企业产权不变;双方只能在原各自的采矿范围内进行开采,不得越界,否则造成一切损失均由越界方承担;双方所采矿石自行销售,自负盈亏,不存在股份和利润分配;双方互不干涉内务,矿山债权债务互不承担连带责任……。”2014年6月28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大屋锰矿的8号矿硐与被告开采的7号矿硐相连接的抗道被打通,原告以被告越界开采8号矿硐的矿石和2005年9月5日,肖思明儿子肖红林代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大屋锰矿与被告签订的协议为由,诉至本院,请求依法判决。诉讼过程中,原告于2015年9月18日向本院申请司法鉴定,于2016年8月19日撤回司法鉴定申请。本院认为:本案双方当事人争执焦点为:原告诉讼主体是否适格。根据原、被告提交的2005年9月5日签订的协议,取得8号矿硐开采经营权主体系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大屋锰矿。说明原告并非8号矿硐开采经营权人,原告以取得8号矿硐开采经营权,且权利受到被告侵害与事实不符;又根据被告提交的锰矿开采协议,原告松桃苗族自治县上大屋锰矿系被告与贵州省松桃县木树锰粉厂大屋锰矿成立的独立企业,协议主体系被告与贵州省松桃县木树锰粉厂大屋锰矿,协议约定,原企业主体不变、债权债务不变、企业所属产权不变、采矿权范围不变,该协议证明原告上大屋锰矿是由被告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大屋锰矿所构建组成,即使被告具有侵权行为,应属原告上大屋锰矿企业内部事务。同时享有8号矿硐开采经营权主体并未发生变化,仍为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锰粉厂大屋锰矿。原告肖思明系自然人,只是原告上大屋锰矿合伙事务执行人,非采矿权利人以及责任主体。综上所述,原告不符合诉讼主体所具备的条件,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起诉。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田儒吉审 判 员 李春雨人民陪审员 何祥龙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四日代理书记员 石洪明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