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渝01民终6203号
裁判日期: 2016-10-24
公开日期: 2016-12-19
案件名称
王某1与重庆市北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王某3等继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重庆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王某1,重庆市北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王某3,王某2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渝01民终6203号上诉人(原审原告):王某1。委托诉讼代理人:代某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重庆市北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法定代表人:陈某,局长。委托诉讼代理人:黎勇,重庆兼善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王某3。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王某2。委托诉讼代理人:王某3。上诉人王某1因与被上诉人重庆市北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王某3、王某2继承纠纷一案,不服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2016)渝0109民初30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6年8月17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王某1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代某某与被上诉人重庆市北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黎勇、被上诉人王某3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王某1上诉请求:1.判决确认重庆市北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与缙亚仪表厂、北碚区养路段开发拆除的北碚区天生XX村XXX号房屋是王某1父母王某某、曾某某夫妇共有的私有房屋权属合法财产;2.判决确认重庆市北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与王某3、王某2串通、勾结、买卖的北碚区XX路X号X-X、X-X房屋是王某1已故父母王某某、曾某某夫妇共有的合法房屋遗产;3.判决重庆市北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退还王某1及已故弟弟王某5之妻翟某某、之女王某4与王某3、王某2共有的已故父母的北碚区XX路X号X-X、X号X-X两套合法房屋遗产。事实和理由:1、一审判决歪曲本案事实真相,颠倒黑白、捏造虚假事实,徇私枉法。2、本案讼争两套房屋是父母原有私房被拆除后,以出租安置方式调换给父母的,应属父母的合法财产。3、王某1举示的住宅租约、记事页等证据形成了证据链,能够支撑王某1主张的事实,是真实、合法、有效的书证,一审法院不予采信属徇私枉法。被上诉人在一审庭审中的辩称全是编造的谎言,一审判决予以认证也系徇私枉法。4、重庆市北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将本属于王某1父母的房屋违法登记到自己名下,并将房屋分别出售给王某3、王某2获取利益。王某3、王某2亦通过诈骗的方式获得讼争房屋的产权。一审法院对被上诉人的种种违法乱纪、欺诈行为予以公然包庇、支持和纵容。5、一审法院徇私枉法驳回王某1的诉求,属适用法律错误。综上所述,被上诉人之间恶意串通、勾结,捏造虚假事实,擅自买卖王某1已故父母的房屋,损害了王某1继承父母合法遗产的权利。一审法院没有以上述事实为依据,故意歪曲本案事实真相,颠倒黑白徇私枉法,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枉法裁判,损害了王某1等人的合法权益,故请求支持王某1的上诉请求。同时,因本案涉及欺诈行为,请求将本案移交给公安机关处理。重庆市北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辩称,王某1的部分上诉请求一审并未涉及,属新增加的。根据法律规定,二审不能增加请求,被上诉人亦不同意其增加的请求。同时,一审判决得当,王某1的上诉理由不应成立,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王某3辩称,王某1所述与事实不符,不同意其上诉意见。王某2书面辩称,王某1所述均与事实不符。王某1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确认王某1与已故弟弟王某5之妻翟某某和女儿王某4、王某3、王某2对作为王某1父母遗产的北碚区XX路5-2-1、5-2-4两套房屋享有均等的继承权。一审法院认定事实:王某1与王某3、王某2系兄弟、兄妹关系,父亲为王某某,母亲为曾某某。王某某、曾某某于上世纪××××年代结婚,共生育了4个子女,按照年龄长幼依次为王某1、王某5、王某3、王某2。王某某于1996年6月7日去世,曾某某于2002年1月1日去世。王某5于XXXX年X月X日去世,妻子名叫翟某某,女儿为王某4。王某某、曾某某婚后居住于北碚区天生XX村XXX-X号房屋,后房屋门牌号××村XXX号,该房屋于上世纪80年代拆除。房屋拆除后,王某某、曾某某一家搬至北碚区XX街XX-X-X、XX-X-X房屋居住。但对于王某某、曾某某一家居住的上述两套房屋的性质,一审庭审中,王某1认为系拆迁还建房,属于王某某、曾某某所有的私人财产。而王某3、王某2则认为应系国家所有,由其父母王某某、曾某某租赁居住,当时每个类似家庭均签订了租约,且对于原天生XX村XXX号房屋拆迁后,已对王某某、曾某某一家足额补偿到位。1999年12月30日,重庆市北碚区技术监督局(北碚区质监局前身)作为甲方,和乙方王某2签订了1份《房屋买卖协议》,载明甲方原出租给乙方居住的北碚区XX路X-X-X号房屋,因乙方自愿申请购买,现由甲方将该房屋出卖给乙方。协议还载明,该房屋系甲方1985年修建的砖混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48.25㎡,为甲方XXX-XXXXX号房屋所有权证中的一套。该证载明北碚区XX路X、X号房屋的产别为“全民”。在上述协议中,双方约定该房屋由甲方按照225.97元/㎡的价格出售给乙方,乙方共应向甲方支付购房款10715.50元。在乙方向甲方一次性交清购房款后,凭甲方出具的办证手续,到北碚区房屋交易所办理产权转移手续和国土证,并按规定缴纳税费。重庆市北碚区技术监督局、王某2还于1999年12月28日另行签订了1份《重庆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对买卖上述房屋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约定,其内容与上述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基本一致。《房屋买卖协议》签订后,王某2于1999年12月30日向重庆市北碚区技术监督局足额支付了购房款10715.50元,该局向王某2开具了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专用票据。在缴纳完相关税费后,土地房屋产权登记部门办理了该房屋的产权转移登记,并为权利人王某2颁发了《房屋所有权证》(房权证107字第××号,载明的房屋坐落为北碚区XX路X-X-X号,建筑面积48.36㎡。1999年12月28日,重庆市北碚区技术监督局作为甲方,和乙方王某3签订了1份《重庆市房地产买卖合同》,载明甲方自愿将位于北碚区XX路X-X-X号房屋(房屋所有权证号XXX-XXXXX),按照265.11元/㎡的单价,共计9326.57元的价格出售给乙方。王某3在按照合同约定于1999年12月30日向该局足额交纳了9326.57元购房款后,该局向其开具了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专用票据。在缴纳完相关税费后,王某3取得了该房屋的产权登记,载明的房屋坐落为北碚区XX路X-X-X号,建筑面积36.23㎡。一审法院认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王某1请求判决确认王某1与已故弟弟王某5之妻翟某某和女儿王某4,和王某3、王某2对作为王某1父母遗产的北碚区XX路X号X-X、X号X-X两套房屋享有均等的继承权,故其应当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上述房屋属于王某1父母的合法遗产。王某1与王某3、王某2对其父母王某某、曾某某婚后居住于北碚区天生XX村XXX-X号房屋,后房屋门牌号××村XXX号,该房屋于上世纪80年代拆除。该房屋拆除后,王某某、曾某某一家搬至北碚区XX街XX-X-X、XX-X-X房屋居住等上述事实没有异议。但双方对于王某某、曾某某一家曾居住的上述两套房屋的性质存在争议,王某1认为系拆迁还建房,属于王某某、曾某某所有的私人财产,而王某3、王某2则认为系国家所有,由其父母王某某、曾某某租赁居住。对此,一审庭审中,王某1举示了由其委托代理人即其妻子代某某自行书写的2张记录资料及《住宅租约》复印件1份,拟证明上述北碚区XX街XX-X-X、XX-X-X房屋系其父母所有的私有房屋。因该2张记录资料系代某某个人自行书写,本案其余当事人均未予以认可,故对其证明力,一审法院不予采信。另外,对于该份《住宅租约》,王某1认为系当年邻居冯某某签订,《住宅租约》所涉房屋性质与北碚区XX街XX-X-X、XX-X-X房屋相同,且条文格式与其父母当年所签订的关于北碚区XX街XX-X-X、XX-X-X房屋的《住宅租约》一致。但因《住宅租约》为复印件,且内容系冯某某和重庆缙亚仪表厂、重庆市北碚区标准计量局根据《重庆市公有住房租赁管理暂行办法》,于1986年9月26日签订的关于租赁其他房屋的协议。对于房租数额,该协议约定为参照市规定的公有房屋租金标准及有关规定评定,并约定每月租金承租方应当于当月20日前支付。该协议第七条还约定,租赁房屋只能由承租人或签约时家庭现有主要人员(即家庭常住人员)居住。如因种种原因承租人或家庭主要人员不再居住时,必须将房屋退还给出租方。《住宅租约》并未载明所涉房屋系相关公民个人所有,反而明确载明性质为公有住房,故对该《住宅租约》的证明力,一审法院亦不予采信。另外,对于王某1认为其父母曾居住的北碚区XX街XX-X-X、XX-X-X房屋,实际分别为本案争议的北碚区XX路X-X-X、X-X-X房屋,仅房屋门牌号发生了变化这一意见,因王某1在庭审中并未举示充分证据证明其上述观点,且北碚区XX路X-X-X、X-X-X房屋建筑面积分别为48.36㎡、36.23㎡这一客观事实,与王某1一审庭审中陈述的北碚区XX街XX-X-X、XX-X-X房屋面积分别约为28㎡、24㎡这一观点差异较大,故一审法院不予支持。综上,一审法院认为,因王某1在本案中并未举示充分证据证明其父母王某某、曾某某曾居住的北碚区XX街XX-X-X、XX-X-X房屋系王某某、曾某某的个人私有房屋,亦未举示充分证据证明北碚区XX街XX-X-X、XX-X-X房屋与王某2、王某3通过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按照约定支付购房款这一正常市场交易行为分别取得所有权的北碚区XX路X-X-X、X-X-X房屋之间存在关联,故北碚区XX路X-X-X、X-X-X房屋并不属于王某1父母王某某、曾某某的合法遗产。故对于王某1请求判决确认王某1与已故弟弟王某5之妻翟某某和女儿王某4、王某3、王某2对作为王某1父母遗产的北碚区XX路X-X-X、X-X-X两套房屋享有均等的继承权这一诉讼请求,并无事实基础和法律依据,一审法院不予支持。判决:驳回王某1的诉讼请求。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围绕上诉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王某1二审举示三份证据,拟证明父母原有房屋被拆除后即搬到本案涉案房屋居住,直至去世。且王某3、王某2现房产证上登记的房号并不存在,系空挂楼盘。被上诉人对上述证据质证后认为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二审新证据,且与本案无关。本院认为,王某1举示的三份证据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的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根据法律规定,二审中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予以调解;调解不成,另行起诉。本案中,王某1一审诉讼请求仅有确认其与王某3、王某2等对本案讼争房屋享有均等继承权,故其上诉请求中超出部分应属增加诉请。由于被上诉人对其增加诉请有异议,所以本案不作处理,王某1可另案诉讼。王某1请求对讼争房屋享有均等继承权,前提是要证明讼争房屋系被继承人即其父母的合法财产。但从本案现有证据可见,王某1并未举示合法、有效且充分证据证明其父母对本案讼争房屋享有所有权。且一审中王某1举示的住宅租约等证据,并未载明所涉房屋系相关公民个人所有,反而明确载明性质为公有住房。而王某1二审中举示的证据只是对相关地名的补查和证明,并未涉及房屋权属问题,亦不能达到王某1意欲证明讼争房屋属其父母所有的证明目的。相反,重庆市北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举示了其对讼争房屋曾享有产权的房权证。王某3、王某2亦举示了房屋买卖协议、房地产买卖合同、交纳购房款依据、房屋所有权证,足以证明二人系通过向房屋产权人购买并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取得本案讼争房屋的产权。因此,在没有合法、有效证据证明讼争房屋系王某1父母合法财产的情况下,王某1要求对讼争房屋享有继承权的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一审法院未予支持其诉讼请求并无不当。至于是否存在空挂楼盘的问题,这属于房管部门的登记问题,并非本案处理范畴。综上,上诉人王某1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王某1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郑泽代理审判员 陈娟代理审判员 李娅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四日书 记 员 韩微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