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黔0526民初3121号

裁判日期: 2016-10-21

公开日期: 2016-12-22

案件名称

原告何顺高诉被告李文忠不当得利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

法院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何顺高,李文忠

案由

不当得利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黔0526民初3121号原告何顺高,男,汉族,高中文化,贵州省威宁县人,工人。被告李文忠,男,汉族,小学文化,贵州省威宁县人,农民。原告何顺高诉被告李文忠不当得利纠纷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王建辉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经传票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2013年10月由于被告李文忠所种烤烟烟叶数量未达到签订合同数量,烟叶站领导和马踏收购员经扎塘村张家坪组烟农何顺朝、何顺开同意,从两人户头调剂147.25公斤烟叶作价4254.97元卖入被告户头,由被告取出烟款付给何顺朝、何顺开,但被告未将该款取给何顺朝、何顺开,何顺朝、何顺开多次找原告要烟款,因原告系马踏收购点点长,只有垫付4254.97元烟叶款给何顺朝、何顺开后,经多次向被告催要未果,现诉请判令被告返还原告垫付烟叶款4254.97元,并按年利率24%支付相应利息,诉讼费由被告负担。被告未作答辩。经审理查明:被告2013年10月份在烤烟收购中,因种植的烟叶未达到签订合同的数量,龙街烟叶站马踏收购点根据本站关于2013年合同丰欠调剂的证明:“兹证明:龙街烟叶工作站2013年烤烟收购过程,由于气候较好,多数烟农烟叶丰产;受冰雹、病害等自然灾害影响,个别烟农烟叶减产,卖不够合同。同意收购点责任人协助烟农自行进行本辖区内烟农合调剂”。原告作为龙街烟叶站马踏收购点点长,经龙街镇扎塘村张家坪子组烟农何顺朝、何顺开同意,调剂147.25公斤烟叶作价4039.80元卖入被告户头,由被告取出烟款后支付给何顺朝、何顺开,但被告一直拒绝支付给何顺朝、何顺开,经何顺朝、何顺开向原告催要后,原告将147.25公斤烟叶款共计4039.80元垫付给了何顺朝、何顺开,原告垫付后经多次向被告索要未果。另查明:2013年龙街烟叶站巡检组组长对烟叶调剂工作,根据烟站安排,各巡检组组长进村入户进行了宣传,各农户种植烤烟烟叶量不够的,自行找亲戚朋友调剂,调不满的把卡交给点长,由烟叶站点长统一调剂安排,其中丰光村支书被调剂入6万多元的烟叶,并由其取出烟叶款后支付给了烟农。上述事实,有原告的陈述,原告提供的龙街烟叶站调剂烟叶的证明一份,证人团结村巡检组长王进军、丰光村巡检组长黄朝青、丰光村支书马建武的证言,经庭审审查,证据和证人的证言与原告主张调剂烤烟烟叶的事实一致,可以采信。本院认为: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本案原、被告争议的烟叶款3039.80元,系原告作为龙街烟叶站马踏收购点点长,按照全站对烟农烟叶调剂要求,将烟农何顺朝、何顺开的烟叶调入被告户头,烟款由被调剂入的被告取款后直接支付给何顺朝、何顺开,弥补被调剂入的被告户头签订合同烟叶量不足的状况,且被告也知情,故被告未将何顺朝、何顺开被调剂的烟叶款如数支付,已侵害了何顺朝、何顺开的合法权益,何顺朝、何顺开在未得到烟款的情况下,原告作为龙街烟叶站马踏收购点点长,自行垫付了何顺朝、何顺开烟叶款3039.80元。原告垫付后,经多次向被告索要未果,故被告占有该烟叶款的行为,已构成不当得利,依法应承担返还的民事责任,由于原告已垫付给烟农,应由被告直接返还给原告3039.80元为宜。对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利息的请求,由于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垫付烟叶款和垫付烟叶款后向被告追索的时间事实,理由不充分,故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由被告李文忠于本判决书生效后给付原告何顺高垫付的烟叶款3039.80元。若被告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25元由被告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应自本判决书送达之次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交上诉状及副本一式二份,上诉于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王建辉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一日书记员  谭 磊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