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1102民初2598号
裁判日期: 2016-10-20
公开日期: 2016-12-14
案件名称
周某1与周某2、范某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丽水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周某1,周某2,范某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浙1102民初2598号原告:周某1,女,1959年8月1日出生,汉族,住丽水市莲都区。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周峰,男,1976年4月21日出生,汉族,住丽水市莲都区。被告:周某2,女,1978年12月12日出生,汉族,住丽水市莲都区,现在浙江省金华监狱。被告:范某,男,1950年2月17日出生,汉族,住丽水市莲都区。原告周某1与被告周某2、范某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由审判员金陈乾担任审判长,代理审判员周苏琦、人民陪审员吴丽群参加评议的合议庭,于2016年9月28日公��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周某1的委托代理人周峰,被告周某2到庭参加诉讼,被告范某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周某1诉称:被告周某2与其母曾云玲2008年因犯集资诈骗罪入狱服刑,对原告周某1等多人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判决生效以后,被告周某2恶意隐瞒财产,拒不履行偿还义务,阻碍法院执行其民事部分。后经查明:莲都区晶都步行街东段11号房底层店面6号房产和府前菜市场楼上2幢305室为被告周某2和范某共同所有。为了逃避执行,两被告相互串通,故意一直不办理相关手续。为维护原告周某1合法权益,依据我国《继承法》第二条、第十条、第二十五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十四条,依法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一、依法对被告周某2和范某拥有的莲都��晶都步行街东段11号房底层店面第6号和府前菜市场楼上2幢305室两处房产析产;二、依法以拍卖、变卖方式分割两处房产。被告周某2辩称:一、原告起诉的房子是被告爷爷范学文的,被告父亲周育伟生前没有取得房子,房子也没有到被告手上,房子是被告叔叔范某在居住使用。二、被告父亲周育伟姓奶奶的姓,叔叔范某姓爷爷的姓,爷爷生前跟叔叔居住在一起。被告父亲生前告诉被告,爷爷对叔叔好一点,房子是爷爷留给叔叔的,让被告不要去争房子。被告范某辩称:一、原告周某1与被告不是同一父母所生,也没有亲缘关系,不可能产生继承纠纷。被告范某没有向原告借钱,被告侄女周某2与其母亲曾云玲借钱同被告没有关系。原告诉被告范某继承纠纷一案不合法,应取消。二、原告诉请分割莲都区大众街74号房产,法庭必须先依法查清被告与侄女周某2及其母亲曾云玲是否确实存在房产纠纷。大众街74号房产系被告祖父范志清所拥有的店面房,被告祖父上一代一直在该房开糕饼店,店号顺和斋。1985年,被告叔叔、姑母回乡同被告父亲协议分家,经过公证处公证,被告父亲取得房屋。1986年,房管处发给被告父亲房产证。被告父母大哥间相处不和谐,被告母亲自小宠爱被告大哥,而被告大哥对被告父亲态度冷漠。被告母亲退休工资有67.90元,被告父亲系政治犯,经特赦后每月工资40元,大哥定下照顾母亲,接受母亲遗产,那么被告当然要照顾父亲的晚年生活,接受父亲的遗产也应该。中山街327号402室房屋,系母亲给被告大哥的遗产,那么原告周某1要拍卖、分割房产,应拍卖、分割被告大哥中山街327号402室房产,原告诉讼依法以拍卖、分割大众街74号房产(后变更为莲都区晶都步行街东段11号房底层��面第6号和府前菜场2幢305室房产)的请求是非法的。三、原告周某1诉请被告周某2承担诉讼费用,也显得乱七八糟。周某2是个犯人,没有工资,无法支付诉讼费。四、被告兄弟间家产没有纠纷,但同拆迁办和晶都房屋开发公司之间确有纠纷。1997年前,丽水市政府下达房屋拆迁令,拆迁办违反《拆迁条例》,限定被告和邻居的店面只有十六平方,而购买新店面强制要买三十平方,而且是高价格,一万一个平方,被告和邻居感到吃不消,因而大家都不愿签拆迁协议。后房管处下达裁决书,强制把被告家大众街74号房子拆迁安置在晶都花苑一个没有阳光的地方。被告父亲吃不消,为使父亲不自杀,被告与拆迁办再协议,把住房安置在府前菜场2幢305室,店面拆迁办强制被告安置在晶都步行街。晶都步行街11号房底层6号店面,被告家没付过钱,更没交过��,产权属于晶都房地产开发公司,拍卖得钱属于晶都房地产开发公司,原告周某1无权拿取拍卖金,希望法庭停止受理原告周某1这类莫名其妙的经济纠纷案件。经审理本院认定:2008年12月4日,本院依法作出(2008)莲刑初字第570号民事判决书,内容如下:一、被告人周某2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00元;二、被告人曾云玲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0元;三、被告人周某2、曾云玲的违法所得人民币398.444万元、港币38.8万元,返还给被害人。上述款项,限本判决生效后三个月内缴纳。判决生效后,在执行过程中,两被告人未将违法所得返还被害人,被害人之一即本案原告周某1遂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分割被告人周某2即本案被告周某2与被告范某继承的拆迁安置房屋。另查明:范学文与周子英系夫妻关系,婚后生育二子,长子周育伟、次子范某即被告。周育伟与曾云玲原系夫妻关系,婚后生育一女即被告周某2,后于2007年12月4日协议离婚。范学文于2000年死亡、周子英于2005年死亡、周育伟于2009年死亡。原坐落于丽水市莲都区大众74号房屋(权证号:0061**)系登记在范学文名下的祖遗房屋。1997年2月5日,原丽水市拆迁事务所接受浙江省丽水晶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与被拆迁人范学文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居民户)》,协议中约定:拆迁范学文大众街74号私房,补偿费合计人民币25351.78元;住宅安置府前菜场2号房305室,面积68.66m2,偿还建筑面积在原建筑面积以内的部分(72.38m2),按重置价格420元/m2加层次差价结算;安置不足部分按每平方米800元折价补偿;非住宅安置晶都步行街东段11号房底层店面第6号,面积为25.92m2,偿还建筑面积在原建筑面积以���的部分(13.30m2),按重置价格727元/m2结算;偿还建筑面积超过原建筑面积的部分,按工商物价部门批准的商品房价格/元/m2结算。因双方存在拆迁争议,安置房屋尚未办理产权登记手续。本院采信并据以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原、被告身份证据、(2008)莲刑初字第570号刑事判决书、丽契丽字第2001004017号契证、范学文与周子英身份证据及结婚申请书、2008年7月30日周育伟公安询问笔录、周育伟与曾云玲离婚证及离婚协议书、周育伟死亡医学证明、丽水市不动产登记权属信息查询证明、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及拆迁通知与证明、范学文房屋所有权证存根、(85)浙丽证字第85号公证书和当事人庭审陈述。本院认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本案中,原告周某1虽举证了被告周某2祖父范学文名下房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但拆迁安置房屋因存在拆迁争议尚未领取权属证书,即安置房屋的权属尚不明确,故原告主张对安置房屋进行继承析产的诉请,于法无据,本院予以驳回。被告范某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视为放弃质证权,不影响本院对本案依法作出判决。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周某1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9056元,由原告周某1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金陈乾代理审判员 周苏琦人民陪审员 吴丽群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日代书 记员 江煜剑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