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川01民终4256号

裁判日期: 2016-10-14

公开日期: 2016-12-21

案件名称

杜俊文与杨赟昀、罗嗣琴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四川省成都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杜俊文,杨赟昀,罗嗣琴

案由

确认合同无效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川01民终4256号上诉人(一审原告):杜俊文,男,汉族,1963年2月4日出生,住成都市成华区。委托代理人:谷栋、饶倩,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一审被告):杨赟昀,男,汉族,1985年4月1日出生,住成都市成华区。被上诉人(一审被告):罗嗣琴,女,汉族,1986年1月31日出生,住成都市锦江区。二被上诉人共同的委托代理人:谭振,北京市竞天公诚(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杜俊文与被上诉人杨赟昀、罗嗣琴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案,不服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2015)成华民初字第293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杜俊文及其委托代理人谷栋、饶倩,被上诉人杨赟昀、罗嗣琴及其委托代理人谭振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杜俊文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支持其一审诉讼请求。主要理由是:1.杜俊文委托罗嗣琴代为出售房屋,房屋价值100万元左右,但罗嗣琴仅以50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出售给其配偶杨赟昀,且无证据证明支付了对价;2.罗嗣琴作为受托方,严重违背代理人的法定义务,明显存在恶意,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侵害委托人的权益,房屋买卖合同应依法认定无效。杨赟昀辩称,杜俊文委托罗嗣琴卖房就是为了偿还借款,杨赟昀并无取得房产的本意,仅是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房屋过户到杨赟昀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杜俊文的姐姐杜菊芬偿还借款后将该房屋过户到杜菊芬名下,证明杜俊文知晓并认可卖房的事情。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法应予维持。罗嗣琴的辩称意见与杨赟昀一致。杜俊文于2015年6月1日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1.确认杨赟昀、罗嗣琴恶意串通将杜俊文所有的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桃蹊路108号5栋2单元3楼6号房屋(原权号:权1071873,现权号:2805135)过户给杨赟昀的行为无效;2.杨赟昀将该房屋过户给杜俊文,并承担过户产生的全部税费。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杨赟昀与罗嗣琴为夫妻。2014年7月28日,杜俊文与杨赟昀杨赟昀签订《借款合同》一份,约定杜俊文向杨赟昀借款32万元,借款期限2014年7月28日至2014年8月28日,合同还对利息及违约金等进行了约定。同日,杜俊文向杨赟昀出具《收条》一张,载明收到杨赟昀借款32万元。后借款期限届满,杜俊文未按照约定向杨赟昀偿还借款。为保证杜俊文能偿还杨赟昀的借款,2014年9月24人,杜俊文出具《委托书》一份,载明:“委托人:杜俊文,受托人:罗嗣琴。位于成华区桃蹊路108号5栋2单元3层6号(权1071873)房屋一套及位于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5号东35(栋)2单元1层1号(权1989463)房屋一套均属于委托人杜俊文单独所有,由于我不便前往,特委托罗嗣琴为我的代理人,受托人有权代我办理一下事项:……四、代我出售上述房屋,代为选择交易对象,确定交易价格并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转移登记申请表》及询问笔录等办理房地产转让所需要签署的相关文件,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的转移登记手续,并收取售房款;五、代我进行房地产产权登记资料变更、撤件;……八、协助购买方办理并领取《房屋产权证》及《国有土地使用证》;……”。2014年9月26日,经杜俊文申请,四川省成都市律政公证处对该《委托书》予以了公证,该公证书中对杜俊文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委托书》上签字捺指印,并表示知悉委托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进行了公证。2014年10月27日,杨赟昀代杜俊文偿还了位于成华区桃蹊路108号5栋2单元3层6号(权1071873)、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5号东35(栋)2单元1层1号(权1989463)房屋的银行按揭贷款,共计828846.27元。2014年10月29日,杨赟昀与杜俊文签订《成都市存量房买卖合同(居间机构版)》(以下简称《存量房买卖合同》),约定,买方杨赟昀,卖方杜俊文,卖方代理人罗嗣琴,杜俊文将位于成华区桃蹊路108号5栋2单元3层6号(权1071873)房屋出售给杨赟昀,房屋价格50万元。罗嗣琴以受托人的身份代理杜俊文在合同上签字。同日,罗嗣琴以代理人的身份将前述(权1071873)房屋过户至杨赟昀名下,新的房屋登记权号为:权2805135。2014年11月1日,杨赟昀杨赟昀以(2014)成华民初字第4247号案件将杜俊文诉至一审法院,请求杜俊文偿还其借款32万元及利息。在该案的审理过程中,杨赟昀杨赟昀与杜俊文、杜菊芬达成《民事调解书》,内容为:“一、杜菊芬代杜俊文于2014年12月4日前向杨赟昀归还借款120万元;二、杨赟昀在收到上述全部款项当日,立即将其名下的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桃蹊路108号5栋2单元3层6号(权2805135)房屋过户至杜菊芬名下,过户此房屋产生的费用由第三人杜菊芬承担;同时杨赟昀立即申请解除法院已经查封的位于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5号东35栋2单元1楼1号(权1989463)房屋和位于成华区文德路58号2栋1单元13楼1301号(权2695530)房屋的保全措施。三、在以上义务全部履行完毕后,双方债权债务全部了结。”后(2014)成华民初字第4247号民事调解书履行期届满,杜俊文未按照调解协议履行支付义务,杨赟昀以(2014)成华民初字第4247号调解书申请强制执行,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杜俊文诉至一审法院,请求确认强制执行所涉的成都市成华区桃蹊路108号5栋2单元3层6号(权2805135)房屋的买卖合同无效。另查明,杨赟昀向杜俊文出借32万元借款时,为保证该借款的履行,杜俊文将案涉房屋的房屋产权证交与杨赟昀。一审庭审中,双方均陈述称,调解书中确认的由杜菊芬代杜俊文于2014年12月4日前向杨赟昀归还的借款120万元,该120万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杜俊文向杨赟昀所借的32万元的借款,二是32万元借款的利息,三是杨赟昀为杜俊文偿还的位于成华区桃蹊路108号5栋2单元3层6号(权1071873)、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5号东35(栋)2单元1层1号(权1989463)房屋的银行按揭贷款。一审法院认为,杜俊文欠杨赟昀借款32万元,为保证该32万元债权的实现,杜俊文出具委托书,委托罗嗣琴出卖房屋为事实。罗嗣琴依据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将杜俊文委托其出卖的位于成华区桃蹊路108号5栋2单元3层6号(权1071873)房屋出卖给杨赟昀,且杨赟昀代杜俊文偿还了该房屋的按揭贷款,杨赟昀与罗嗣琴通过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实现房屋过户,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杨赟昀对杜俊文的合法债权,该行为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且杜俊文与罗嗣琴在自愿达成的(2014)成华民初字第4247号民事调解书中,对案涉房屋的处理进行了约定,可见杜俊文对罗嗣琴与杨赟昀之间的房屋买卖知晓并予以认可。综上,杜俊文请求确认罗嗣琴与杨赟昀签订的《存量房买卖合同》无效,并请求法院判令杨赟昀杨赟昀将位于成华区桃蹊路108号5栋2单元3层6号房屋过户给杜俊文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不予支持。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驳回杜俊文的全部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由杜俊文承担。二审中,杜俊文向本院提交以下证据:1.1.一审法院(2016)川0108民申5号《案件受理通知书》,拟证明杜菊芬对(2014)成华民初字第4247号民事调解书提出了再审申请;2.照片22张,拟证明因杨赟昀派人上门搔扰,在门上乱涂乱画,导致房屋无法出售。杨赟昀的质证意见为:1.对证据一的三性予以认可,但一审法院已驳回其申请;2.对证据二的三性均不予认可,杜俊文欠债多,不能证明系杨赟昀派人所为,杨赟昀也从未派人上门搔扰过。杨赟昀向本院提交证据:(2016)川0108民申5号《民事裁定书》,拟证明一审法院已驳回杜菊芬的再审申请,(2014)成华民初字第4247号民事调解书已发生法律效力。杜俊文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三性予以认可,但对内容有异议。本院认为,杜俊文提交的证据一及杨赟昀提交的证据符合证据三性,本院予以采信;杜俊文提交的证据二不能证明其主张,本院不予采信。本院除查明原审认定的事实外,另查明:杜菊芬不服(2014)成华民初字第4247号调解书,向一审法院申请再审。一审法院作出(2016)川0108民申5号《民事裁定书》驳回其再审申请,该裁定书载明:“被申请人杨赟昀起诉杜俊文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杜菊芬主动以第三人的身份申请参加诉讼并通过协商自愿承担还款责任。申请人杜菊芬称系在杨赟昀的威胁下,被迫同意替杜俊文偿还高利贷的意见,并无充分证据证明,不予支持”。本院认为,本案二审争议的焦点为杜俊文的诉讼请求应否得到支持,现评判如下:第一,房屋过户到杨赟昀名下后,杨赟昀并未以《存量房买卖合同》确定的价款50万元直接抵扣欠款,而是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杜俊文偿还借款并支付利息,并且其在二审中明确表示同意在执行中处置案涉房屋以偿还借款,故杨赟昀并无恶意占有的故意;第二,在一审审理过程中,杜菊芬主动申请加入诉讼,三方达成调解协议,确认由杜菊芬代为偿还120万元后,杨赟昀将案涉房屋过户到杜菊芬名下。由此可知,杜俊文知晓案涉房屋已过户到杨赟昀名下,双方对案涉房屋的处置及借款的归还已重新达成合意。杜俊文在对双方债务达成调解协议后又申请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无事实依据,一审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无不当。综上,杜俊文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应予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00元,由杜俊文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王长军代理审判员  傅 敏代理审判员  龙小丽二〇一六年十月十四日书 记 员  杜俊衡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