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皖01刑终397号

裁判日期: 2016-10-13

公开日期: 2016-11-25

案件名称

史训龙、余本俊等犯故意伤害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徽省合肥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史训龙,余本俊,方亮

案由

故意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6)皖01刑终397号原公诉机关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史训龙,绰号“小龙”,男,1988年11月22日,爱宇物业公司员工。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于2015年8月7日被合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11日经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当日由合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合肥市看守所。辩护人张雪峰,安徽万世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余本俊,绰号“二海”,男,1984年10月8日,爱宇物业公司员工。曾因犯非法拘禁罪于2011年1月21日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宣告缓刑一年;曾因犯开设赌场罪于2014年10月10日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宣告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三千元。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于2015年8月7日被合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11日经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当日由合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合肥市看守所。辩护人杨群,安徽瀛鼎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方亮,绰号“二地主”,男,1985年8月1日,务工人员。曾因犯故意伤害罪于2005年4月4日被安徽省肥西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曾因犯聚众斗殴罪于2007年1月18日被安徽省肥西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曾因犯故意伤害罪于2013年5月23日被安徽省肥西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于2015年8月17日被合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事拘留,2015年9月11日经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当日由合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合肥市看守所。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审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史训龙、余本俊、方亮犯故意伤害罪一案,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2016)皖0191刑初183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原审被告人史训龙、余本俊、方亮均不服,分别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6年9月26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合肥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员魏庆倩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史训龙及其辩护人张雪峰、上诉人余本俊及其辩护人杨群、上诉人方亮、被害人张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14年8月,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门湖锦城小区瑞福家园宾馆经营人张某,因不愿更换水表,与负责该小区物业管理的爱宇物业公司产生矛盾。同年8月21日下午,爱宇物业公司的两名临时员工即被告人史训龙、余本俊,与王春生(另案处理)、被告人方亮,相约在饭店吃饭。饭前,余本俊接到爱宇物业公司经理王海珍的电话。王海珍要求余本俊前往瑞福家园宾馆询问张某为何不愿意换水表。余本俊遂驾驶一辆红色本田轿车,载史训龙、方亮、王春生,来到瑞福家园宾馆门前。余本俊下车后进入宾馆内,与被害人张某、张某的妻子徐某发生争吵。余本俊将张某拉至宾馆门口处,张某手持木板凳与余本俊等四人理论,后将木板凳放在宾馆门口。史训龙随后上前手指着张某头部进行挑衅,张某将其推开。史训龙便挥拳殴打张某,张某予以还击。此时,余本俊从身后挥拳殴打张某,方亮从身后挤撞张某,王春生拿起木板凳向张某砸去,迅速形成四人围攻张某之势。徐某见状上前制止方亮,方亮动手推搡徐某。徐某随即返回宾馆内拿出一个拖把试图帮助张某,被方亮夺下。史训龙捡拾地上的砖头砸向张某,余本俊使用宾馆门前的火钳殴打张某,方亮使用拖把挥舞攻击。张某随后跑回宾馆,王春生手持木板凳、余本俊手持火钳追至宾馆门口后折返。张某从宾馆内取出日常晾晒衣服所用的钢管,冲出宾馆试图阻止余本俊等人驾车逃离。史训龙从红色本田轿车后备箱取出西瓜刀,向张某左肘部劈砍,致张某严重受伤。随后,余本俊驾车带史训龙、方亮逃离现场,王春生自行逃离现场。2015年8月7日,史训龙、余本俊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同年8月17日,方亮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经鉴定,张某的损伤程度属于重伤二级。上述事实由以下经当庭举证、质证的证据证明:1.报案单、归案经过、户籍证明、前科材料等相关书证;2.被害人张某的陈述;3.证人证言;4.被告人史训龙、余本俊、方亮的供述;5.鉴定意见;6.视听资料;7.现场勘查笔录。原判认为:被告人史训龙、余本俊、方亮采用暴力手段,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重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余本俊挑起本案纠纷,被告人史训龙持刀砍伤被害人张某,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被告人方亮仅起次要作用,系从犯,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余本俊因前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当撤销缓刑,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被告人余本俊有故意犯罪前科,从严惩处。被告人方亮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被告人史训龙持管制刀具砍伤被害人,从重处罚。被告人史训龙、余本俊、方亮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史训龙、余本俊辩称被害人张某有过错,无事实依据,不能成立,不予采纳。辩护人辩称被告人余本俊有投案自首的情节,无事实依据,且与公安机关出具的归案经过不符,不予采纳。辩护人辩称被告人余本俊在共同犯罪中仅起次要、辅助作用,系从犯,与事实不符,不予采纳。被告人方亮及其辩护人辩称其没有攻击被害人张某,只是在现场劝架、拉架;辩护人辩称被告人方亮没有殴打被害人张某,无罪,经查,被告人方亮不仅出现在犯罪现场为被告人史训龙、余本俊助威,而且其有从被害人徐某手中夺下拖把并挥舞的行为,具体参与了犯罪行为,因此,该辩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案经一审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七条、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判决:一、被告人史训龙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二、撤销本院(2014)合高新刑初字第00328号刑事判决的执行部分,改判为:被告人余本俊犯开设赌场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被告人余本俊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三、被告人方亮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原审被告人史训龙、余本俊上诉提出:1、其有自首情节;2、其对被害人的重伤鉴定意见持有异议;3、原判对其量刑过重。史训龙的辩护人亦提出了相同的辩护意见,余本俊的辩护人还提出了上诉人系从犯的辩护意见。原审被告人方亮以原判对量过重为由提出上诉。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出庭意见认为: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建议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并当庭提交了合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刑警大队出具的情况说明一份,就本案有关问题作出补充说明:1、案发后,对被害人的伤情鉴定结论,办案民警均已向史训龙、余本俊、方亮告知,并要求在鉴定通知书上签名,史训龙已签字,但余本俊、方亮拒不签字。2、案发后,史训龙、余本俊在锦绣派出所接受询问时,并未如实交代案情。锦绣派出所于伤情鉴定后,将该案移送至该大队办理。经侦查发现,史训龙更换手机号码并逃匿(史训龙第一次讯问笔录内已交代),余本俊接到公安机关电话后,并未主动前来配合调查,同时也更换手机号码(余本俊第一次讯问笔录内已交代)。后该大队通过多种侦查手段,将该两人分别抓获归案。经审理查明: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认定的相同。本院对一审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予以确认。关于上诉人史训龙、余本俊辩称其行为构成自首的意见。经查,现查明的证据能够证实上诉人史训龙、余本俊在案发后确有主动到当地派出所接受调查的情形,但在对被害人的伤情作出鉴定结论、本案作为刑事案件立案后,二人为逃避侦查,更换手机号码,致侦查人员多次联系未果,后被抓获归案。可见,上诉人史训龙、余本俊的行为不构成自首。故两上诉人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信。关于上诉人史训龙、余本俊对本案伤情鉴定意见持有异议之意见。经查:1、本案中的伤情鉴定意见是由法定资质的鉴定人依法作出,该鉴定客观、真实,结论明确,程序合法。2、上诉人余本俊、方亮在鉴定意见通知书未签字,为此二审期间侦查机关出具的情况说明已作出了合理解释。故两上诉人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信。本院认为:上诉人史训龙、余本俊、方亮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在共同犯罪中,上诉人余本俊挑起本案纠纷,上诉人史训龙持刀砍伤被害人,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上诉人方亮仅起次要作用,系从犯,可以从轻处罚。故上诉人余本俊的辩护人提其系从犯的意见不能成立。上诉人余本俊因前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当撤销缓刑,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上诉人余本俊有故意犯罪前科,从严惩处。上诉人方亮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上诉人史训龙持管制刀具砍伤被害人,可从重处罚。上诉人史训龙、余本俊、方亮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原判综合上述情节,对上诉人史训龙、余本俊、方亮的量刑并无不当,故其认为原判量刑过重的意见不能成立。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胡宏林审 判 员  汪 蕾代理审判员  杨 静二〇一六年十月十三日书 记 员  刘佳慧附本案适用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