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浙台刑一终字第583号

裁判日期: 2016-01-14

公开日期: 2016-03-08

案件名称

叶某犯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台州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叶某

案由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浙台刑一终字第583号原公诉机关浙江省天台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叶某,农民。2014年3月7日因本案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4日被取保候审,2015年4月3日被天台县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2015年11月3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天台县看守所。浙江省天台县人民法院审理浙江省天台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叶某犯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一案,于2015年11月3日作出(2015)台天刑初字第315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叶某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台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于宝华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叶某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13年9月份,被告人叶某在天台县始丰街道鼻下郑村东朝庵旁租了房子,用于非法加工生产蓄电瓶。2014年2月底的一天,被告人叶某联系到一外地化工企业,未经任何审批、许可、备案和相关手续,以人民币7500元的价格购得6000公斤浓硫酸,用于非法加工生产蓄电瓶。2014年3月7日下午,该非法加工点被天台县公安局、天台县环境保护局查获,当场扣押疑似浓硫酸液体166桶,共计5686.14公斤。经抽样鉴定,涉案的166桶疑似硫酸的无色液体中检出H+、SO42-成分。原判根据上述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判处被告人叶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0元,并判处没收在扣的硫酸,由天台县公安局依法处理。原审被告人叶某上诉称,公诉机关在起诉书中指控硫酸数量为4150千克,当庭变更为5686.14千克,在程序上违反法律规定,对该证据应不予采纳,同时其主观上不知硫酸属于制毒化学品,故其不构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且原判量刑过重,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出庭检察员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审判程序合法,定罪和量刑并无不当。故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经二审审理查明,原判认定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叶某犯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事实,有被告人叶某的供述,证人胡某、陈某、裘某、魏某的证言,行政执法现场照片,扣押笔录、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扣押照片,通话记录,叶某非法买卖制毒案件暂扣硫酸称重,物证检验报告,证明,情况说明,行政处罚决定书,前科劣迹情况查询说明,归案经过,户籍证明等证据予以证实,足以认定。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关于上诉理由,经查,1、根据被告人叶某的供述,其购买了250桶浓硫酸,每桶25千克,后公安机关在现场扣押了166桶,根据推算,认定数量为4150千克,后经过逐一称重后共计5686.14千克,该证据经过庭审质证后,被告人叶某及其辩护人一审庭审中对该证据并无异议,故一审法院据此认定被扣押的硫酸数量为5686.14千克并无不当。被告人叶某对该证据提出的异议不能成立,不予采纳。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硫酸属于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备案。被告人叶某亦供称其知道购买硫酸应当办理相关手续,其未办理手续而购买,属于以其他方法隐瞒真相而逃避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应认定其主观上明知所购硫酸为易制毒化学品。同时被告人叶某非法买卖硫酸4000千克以上,属数量大,原判根据其犯罪事实、性质和情节对其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无不当。故上诉人叶某关于其主观上不知硫酸为易制毒化学品及原判量刑过重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本院认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叶某违法国家规定,非法买卖用于制造毒品的化学品,数量大,其行为已构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上诉人叶某归案后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依法予以从轻处罚。上诉人叶某的上诉理由经查均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原判定罪和适用法律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检察员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意见成立,予以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张剑锋审 判 员 陈栗威审 判 员 周海灵二〇一六年一月十四日代书记员 许雪征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