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通刑终字第249号
裁判日期: 2016-01-14
公开日期: 2016-05-13
案件名称
李永会等十五人盗掘古墓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李永会,王坤,马海文,张凤龙,朱宇,李永文,朱武,周胜彪,马海山,朱强,王某甲,李某甲,张某,康某某,于某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通刑终字第249号原公诉机关开鲁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李永会(又名李某乙),男,汉族,初中文化,农民,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1月13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同年12月19日经开鲁县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坤,男,蒙古族,初中文化,农民,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1月13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同年12月19日经开鲁县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马海文(绰号“马三”),男,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1月17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同年12月19日经开鲁县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辩护人伊伟君,内蒙古义源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凤龙,男,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1月13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2月20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取保候审。2015年10月19日经开鲁县人民法院决定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辩护人史奇蓉,内蒙古大树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朱宇,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1月19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同年12月19日经开鲁县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原审被告人李永文(又名李永全),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1月21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同年12月19日经开鲁县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原审被告人朱武(又名朱亮),男,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2月14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同年12月19日经开鲁县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原审被告人周胜彪,男,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1月18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同年12月19日经开鲁县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原审被告人马海山(又名马海峰、绰号“马二”),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1月17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同年12月19日经开鲁县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原审被告人朱强(又名朱浩),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1月13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同年12月19日经开鲁县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原审被告人王某甲,男,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2月31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取保候审。原审被告人李某甲,男,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1月24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2月20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取保候审。原审被告人张某,男,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4年12月2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2月20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取保候审。原审被告人康某某(绰号“小康”),男,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于2015年1月16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2月16日开鲁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原审被告人于某,男,因涉嫌倒卖文物罪,于2014年11月13日被开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2月20日被取保候审,2015年1月30日经开鲁县人民检察院决定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开鲁县看守所。开鲁县人民法院审理开鲁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李永会、朱宇、王坤、李永文、朱武、马海文、周胜彪、马海山、王某甲、张凤龙犯盗掘古文化遗址、盗掘古墓葬罪、被告人朱强、李某甲、张某、康某某犯盗掘古墓葬罪、被告人于某犯盗掘古墓葬罪、隐瞒犯罪所得、倒卖文物罪一案,于2015年10月13日作出(2015)开刑初字第133号刑事判决。宣判后,被告人李永会、王坤、张凤龙、马海文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认定,2014年春季,被告人李永会参与盗掘古墓葬5座12次,盗得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共分得赃款21275元;被告人朱宇参与盗掘古墓葬5座11次,盗得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共分得赃款13000元;被告人王坤参与盗掘古墓葬4座9次,盗得三级文物;被告人李永文参与盗掘古墓葬4座8次,盗得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共分得赃款20500元;被告人朱武参与盗掘古墓葬4座8次,盗得三级文物;被告人马海文参与盗掘古墓葬4座7次,盗得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共分得赃款16650元;被告人周胜彪参与盗掘古墓葬4座6次,盗得三级文物;被告人马海山参与盗掘古墓葬4座6次,共分得赃款32700元;被告人朱强参与盗掘古墓葬3座3次,盗得三级文物,分得赃款200元;被告人张凤龙参与盗掘古墓葬2座3次,盗得三级文物,分得赃款12400元;被告人王某甲参与盗掘古墓葬2座4次,分得赃款200元;被告人李某甲参与盗掘古墓葬2座4次;被告人张某参与盗掘古墓葬2座3次;被告人康某某参与盗掘古墓葬1座1次。被告人于某参与盗掘古墓葬1座1次;被告人于某收购赃物1次;共收购珍贵文物9件;于某明知是盗掘的文物而介绍他人收购。原审采纳的证据有:证人证言,扣押清单、文物相关照片,文物鉴定意见,古墓现场图,辨认笔录,被告人供述等证据。据此认为,被告人李永会、朱宇、王坤、李永文、朱武、马海文、周胜彪、马海山、张凤龙、王某甲共同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被告人李永会、朱宇、王坤、李永文、朱武、马海文、周胜彪、马海山、张凤龙、王某甲、李某甲、张某、于某、康某某共同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其行为已构成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属共同犯罪。李永会、朱宇、王坤在共同犯罪中均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李永文、朱武、马海文、周胜彪、马海山、朱强、王某甲、李某甲、张凤龙、张某、于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依法减轻处罚。对康某某不予认定主从犯。朱宇、周胜彪、李永文、朱强、李某甲、张某、王某甲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系自首,依法从轻处罚。被告人于某明知是犯罪所得赃物而居间介绍买卖,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为牟取利益,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构成倒卖文物罪;于某犯数罪,应数罪并罚。根据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犯罪后的表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第三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九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李永会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3万元;二、被告人朱宇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2万元;三、被告人王坤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万元;四、被告人李永文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1万元;五、被告人朱武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六、被告人马海文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1万元;七、被告人周胜彪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5000元;八、被告人马海山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九、被告人朱强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5000元;十、被告人张凤龙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万元;十一、被告人王某甲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5000元;十二、被告人李某甲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5000元;十三、被告人张某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5000元;十四、被告人康某某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十五、被告人于某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犯倒卖文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宣判后,被告人李永会、王坤、马海文、张凤龙不服,提出上诉。李永会的上诉理由为,原审认定事实错误,量刑畸重。其盗掘的墓葬遗址的研究价值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因此不构成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罪;其没有召集他人的行为;量刑畸重,原审没有考虑上诉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情节,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从轻处罚。王坤的上诉理由为,原审未认定其自首,不服原判,请求二审予以公正裁决。张凤龙的上诉理由为,原审认定上诉人参与盗掘古墓葬2座3次是错误的并未认定自首;上诉人主观上没有盗掘珍贵文物的故意;原审量刑过重,请求从轻、减轻处罚、适用缓刑。张凤龙的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为,张凤龙参与盗掘的证据不足,应认定张凤龙自首,量刑过重。马海文的上诉理由为,原审应当认定上诉人自首并从轻、减轻处罚,原审量刑过重,请求二审予以改判并申请鉴定李永会指认现场笔录上的签字与按印、申请补充鉴定张凤龙涉案物与本案墓葬盗掘出土的其他金饰物是否同一系列。经审理查明:2014年春、夏时节,上诉人李永会、王坤、马海文、张凤龙、原审被告人朱宇、李永文、朱武、周胜彪、马海山、王某甲有分有合对一处古文化遗址进行盗掘;李永会、朱宇、王坤、李永文、朱武、马海文、周胜彪、马海山、朱强、王某甲、李某甲、张凤龙、张某、康某某、原审被告人于某有分有合对古墓葬进行盗掘;于某明知是盗掘古墓葬所得之物而居间介绍买卖,为牟取利益,明知是盗掘古墓葬所得之物而购买。具体犯罪事实如下:一、开鲁县某某镇某某某林场场部西南侧沙沼墓被盗掘三起。该遗址经某某某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处与佛教有关的宗教建筑遗址,该遗址属清代晚期遗存,对清代佛教研究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一)、2014年春季的一天晚上,李永会召集王坤、李永文、马海山、马海文、张凤龙、王某甲,王坤、张凤龙使用铲车、其他人用铁锹对该宗教建筑遗址进行盗掘,出土带有佛像的石板十余块。张凤龙在盗掘过程中将两块带有佛像的石板用土掩盖,第二天取回放至家中,以后李永会联系于某,经于某介绍,何某某以6000元钱的价格收购了部分李永会等人盗掘的带有佛像的石板,于某得500元钱介绍费。李永会将赃款分给李永文、马海山、马海文、朱强、张凤龙、王某甲每人200元,剩余赃款李永会所得。(二)、第一次盗掘后半个月的一天,马海山、王某甲、李永文用铁锹对该宗教建筑遗址进行盗掘,出土带有佛像的石板一块。经马某某介绍,一男一女(身份不详)以四万元钱的价格收购,马某某得介绍费1000元。李永文分得赃款7500元,剩余赃款被马海山所得。(三)、2014年夏季的一天,李永会、朱宇召集王坤、周胜彪、朱武,王坤使用铲车、其他人用铁锹对该宗教建筑遗址再次进行盗掘,此次未出土物品。证明以上事实的证据有:1.证人何某某、马某某的证言、于某的供述,证实何某某买文物是经过于某、马某某介绍买文物的事实;2.扣押清单,证实被盗文物及扣押情况。3.某某某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意见,证实被盗掘的是清代晚期遗存的与佛教有关的宗教建筑遗址。4.文物的相关照片、现场示意图,经李永会、王坤、李永文、马海山、马海文、张凤龙、王某甲当庭辨认,确认为其盗掘文物以及作案地点。5.李永会、王坤、李永文、马海山、马海文、张凤龙、王某甲的供述能与上列证据相互印证。二、开鲁县某某镇某某某村南沼高压线铁塔东南侧古墓葬被盗掘二起,该古墓葬经某某某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座砖砌墓室古墓葬,时代为辽代,该墓葬对于辽代丧葬习俗、历史沿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一)、2014年夏季的一天,李永会、张某、李某甲、朱武用铁锹对该古墓葬进行破坏性盗掘,未出土物品。(二)、第二天晚上,李永会召集王坤、朱宇、朱武、朱强、张某、周胜彪,朱强驾车接送人员、王坤使用铲车、其他人用铁锹对该古墓葬进行破坏性盗掘,未出土物品。证明以上事实的证据有:1.内蒙古自治区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书,证实该古墓葬的价值。2.古墓葬盗掘现场图,经被告人当庭辨认,确认为作案地点。3.李永会、张某、李某甲、朱武、王坤、朱宇、朱强、周胜彪的供述能与上列证据相互印证。三、开鲁县某某镇某某某村南沼红瓦牧堡南侧古墓葬被盗掘三起,该古墓葬经某某某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座石砌墓室古墓葬,时代为辽代,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和研究价值。(一)、2014年夏季的一天,朱宇召集朱武、周胜彪、王坤、朱强,朱强驾车接送人员,其他人用铁锹对该古墓葬进行盗掘,出土文物共计105件。经鉴定收缴文物105件,均为辽代文物。其中:宝相花纹鎏金铜带饰1组(41件),完整,鉴定为三级文物;鎏金铜带饰1组(64件),残,鉴定为一般文物。(二)、第二天晚上,被告人李永会召集李永文、马海山、马海文用铁锹在该墓葬墓室南侧向下盗掘,未出土物品。(三)、第三天晚上,被告人朱宇召集李永会、朱武、周胜彪、王坤用铁锹在第二次盗掘的盗洞内继续向下盗掘,未出土物品。证明以上事实的证据有:1.某某某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书,证实该古墓葬的价值及出土辽代文物宝相花纹鎏金铜带饰一组(41件)完整,为三级文物。2.古墓葬盗掘现场图,经被告人当庭辨认,确认为作案地点。3.朱宇、朱武、周胜彪、王坤、朱强,李永会、李永文、马海山、马海文、王坤的供述能与上列证据相印证。四、开鲁县某某镇某某某村南沼高压线铁塔东南侧古墓葬被盗掘三起,该古墓葬经某某某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座砖结构古墓葬,时代为辽代,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和学术研究价值。(一)、2014年夏季的一天下午,李永会召集李永文、马海山、马海文、张凤龙、王某甲、朱宇和两个外地人(身份不详),用铁锹对该墓葬进行盗掘。(二)、第二天白天,李永会、李永文、马海山、马海文、张凤龙、王某甲、朱宇和两个外地人(身份不详)用铁锹对该墓葬进行盗掘,出土铜铃、骨鸣镝、铁件等物品。后李永会将出土物品送给张凤龙,张凤龙以2200元钱的价格出售给王某乙。经鉴定出土物品为:铜铃19件(7大12小),均残,定为一般文物;鹿角饰4件,均残,定为一般文物;骨鸣镝2件,均残,定为一般文物;铁器残件11件,定为文物标本。张凤龙对该古墓葬进行盗掘过程中,发现一黄色金属管状物品,趁其他同伙不注意,藏匿于身。后于某明知该物为盗掘古墓葬所得,居间介绍买卖,被孟某某以1万元的价格收购,于某得介绍费800元。此文物经鉴定为辽代文物,金质串珠管状饰品1件,完整,鉴定为三级文物。(三)、2014年夏季的一天,李永会、朱宇召集李永文、马海文用铁锹对该古墓葬再次进行盗掘,出土黄色金属件13件,后被告人于某在明知是赃物的情况下,为了牟取利益,以58950元钱的价格收购了其中的9件,另4件被李永会非法所得。经鉴定该13件出土物品为辽代文物,其中金质蔓草纹柄帽1组(4件,二大二小)完整,鉴定为二级文物;金质球状饰件1件,完整,鉴定为三级文物;金质串珠饰耳坠1件,完整鉴定为三级文物;金质卷草纹带饰件1组(7件),完整,鉴定为三级文物。证明以上事实的证据有:1.某某某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书,证实该古墓葬的价值及出土辽代文物,其中金质蔓草纹柄帽1组(4件,二大二小)完整,鉴定为二级文物;金质球状饰件1件,完整,鉴定为三级文物;金质串珠饰耳坠1件,完整鉴定为三级文物;金质卷草纹带饰件1组(7件),完整,鉴定为三级文物。2.古墓葬盗掘现场图,经被告人当庭辨认,确认为作案地点。3.李永会、李永文、马海山、马海文、张凤龙、王某甲、朱宇的供述与上述证据相印证。4.于某的供述,证实收购九件文物的事实。五、开鲁县某某镇某某某村南沼牛圈南侧古墓葬被盗掘五起,经某某某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座琉璃砖砌墓室古墓葬,时代为辽代,该型制的墓葬较为少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和研究价值。(一)、2014年夏季的一天,李永会召集朱宇、王坤、朱武、李某甲,用铁锹对该古墓葬进行盗掘,未盗掘出物品。(二)、2014年夏季的一天,李永会召集李永文、马海山、马海文、张某、李某甲、朱宇、王坤,用铁锹等工具对该古墓葬进行盗掘。在盗掘过程中,康某某伙同六七个人(身份不详)来到盗掘现场,两伙人共同用铁锹对该古墓葬进行盗掘,挖至墓底,将古墓葬全部打开,未盗掘出物品。(三)、2014年夏季的一天,李永文、马海文、李某甲,用铁锹、筛子对该古墓葬进行盗掘,未盗掘出物品。(四)、2014年夏季的一天,朱宇召集朱武、王坤、周胜彪,用铁锹在该古墓葬墓室南沿向下进行盗掘,未盗掘出物品。(五)、2014年夏季的一天,朱宇、王坤召集朱武、周胜彪、朱强,朱强驾车送人到古墓葬,王坤使用铲车、其他人用铁锹对该古墓葬进行破坏性盗掘。在盗掘的过程中,被告人李永会、于某来到盗掘现场,并伙同其他人共同用铁锹对该古墓葬进行盗掘,未盗掘出物品。证明以上事实的证据有:1.某某某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书,证实该古墓葬的价值。2.古墓葬盗掘现场图,经被告人当庭辨认,确认为作案地点。3.被告人李永会、朱宇、王坤、朱武、李某甲,李永文、马海山、马海文、张某、王坤、周胜彪、康某某、于某的供述证明上述事实。案发后,朱宇、李永文、朱强、周胜彪、李某甲、张某、王某甲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张凤龙、马海山、马海文、朱武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证明本案事实的综合证据有:1.证人崔某某的证言,证实经于某介绍孟某某购买张凤龙手中金质串珠管状饰一件,价值一万元;购买马海山瓷盘三个,总价值三万元。于某得款800.00元。2.证人孟某某的证言,证实经崔某某介绍认识于某,经于某联系以一万元价格购买张凤龙手中金质串珠管状饰一件,购买马海山瓷盘三个,总价值三万元。于某得款800.00元。3.证人何某某的证言,证实经于某介绍购买李永全手中带有佛像石板的事实,于某得款500.00元。4.证人王某乙的证言,证实经于某介绍收购张凤龙手里铜马鞍件、铜铃铛等碎件的事实。5.证人马某某的证言,证实经他介绍,有一男一女从马海山手中以四万元的价格购买石板的事实。6.证人秦某某、马某的证言,证实经于某介绍,一个外地人从开鲁县博物馆拉走部分带有佛像的石头。7.王某丙的证言,证实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自己家中,搜出被告人于某放在自家吸油烟机上用58950.00元购买李某乙手中的九件古董物品。8.证人王某、江某某的证言,证实李永会、王坤等人用铲车推古墓的事实。9.开鲁县公安局扣押清单及照片,证实在王某丙家扣押于某购买李永会九件黄色金属小件;盗墓出土的所有物件。10.被盗古墓墓坑方位示意图及照片,证实被盗古墓的具体位置及被破坏情况。11.(2005)科刑初字第157号刑事判决书,证实康某某有前科。12.辨认笔录,证实“小康”就是康某某。13.移交文物说明,证实被盗古墓的文物追缴后移交给开鲁县博物馆。14.扣押物品清单、罚没款专用收据、某某某自治区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缴朱宇、马海文、马海山、李永会、李永文、张凤龙的非法所得。15.随案移送清单及照片,证实扣押被告人王坤作案用的装载机一台。16.某某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案件移送单、关于开鲁县某某镇盗墓情况调查及照片,证实案件来源。17.开鲁县人民政府(2005)开证发16号文件,证实涉案古墓群2005年6月15日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认定事实的证据均经一审举证,质证并认证,其来源合法,内容客观真实,与本案具有关联性,予以采纳。上诉人及原审被告人供述与查明事实不一致的不予采纳。二审期间张凤龙申请调取宋某某证言,证明张凤龙涉案物属于拾得。经查,宋某某系张凤龙妻子,其证言证明宋某某听张凤龙说,并非证人宋某某亲眼所见,故不予质证及采纳。被盗文物均已追缴,涉案赃款均已退还。本院认为,上诉人李永会、马海文、王坤、张凤龙、原审被告人朱宇、李永文、朱武、周胜彪、马海山、王某甲共同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李永会、朱宇、王坤、李永文、朱武、马海文、周胜彪、马海山、张凤龙、王某甲、李某甲、张某、于某、康某某共同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其行为已构成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属共同犯罪。上诉人李永会提出原审认定事实错误,量刑畸重的上诉意见。王坤、马海文提出应认定属于自首,原审量刑过重的上诉意见。张凤龙提出原审认定事实错误,未认定自首,量刑过重,请求适用缓刑。张凤龙的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为,张凤龙参与盗掘的证据不足,应认定张凤龙自首,量刑过重。经查,证人证言,供述材料,文物鉴定及鉴定意见书等证据互相吻合,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王坤、马海文、张凤龙虽主动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犯罪事实,不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李永会对其指认现场笔录上的签字与按印,没有异议;张凤龙涉案物与本案墓葬盗掘出土的其他金饰物是否同一系列,与本案事实无关联性,不影响犯罪构成,故驳回张凤龙的两项申请。根据各上诉人及原审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悔罪表现等情节,原审依法予以量刑。故上诉人李永会、王坤、马海文、张凤龙的上诉理由及张凤龙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成立,不予支持。原审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阿古达木审判员 李 锐审判员 金 影二〇一六年一月十四日书记员 祝 家 宝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