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莆刑终字第508号

裁判日期: 2015-09-08

公开日期: 2015-09-24

案件名称

徐宗清犯盗窃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福建省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福建省莆田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福建省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莆刑终字第508号原公诉机关仙游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徐宗清,男,1968年12月7日出生于仙游县,汉族,初中文化,经商,住仙游县。2014年3月7日,因涉嫌犯盗窃罪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12日,因涉嫌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逮捕。现羁押于仙游县看守所。辩护人卢清泉,广西宏桂律师事务所律师。仙游县人民法院审理仙游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徐宗清犯盗窃罪一案,于二〇一五年七月二日作出(2014)仙刑初字第718号刑事判决。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审问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07年年初,被告人徐宗清租赁车主为被害人陆某的车牌号闽B×××××的广州本田轿车。归还车辆后,2007年12月24日晚,被告人徐宗清伙同同案犯张某(已判刑)经策划,利用事先配好的该车钥匙,由同案犯张某将停放在仙游县某某街道某某购物广场某某网吧后门的该本田轿车盗走,后二人一同开往广东省以人民币3.2万元销赃,所得赃款平分。经仙游县价格认证中心价格认证,该部小车价值人民币15.4万元。审理期间,被告人徐宗清的亲属代为退赔人民币1万元给被害人陆某,并取得谅解。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证实:1、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书,载明该判决根据报案记录、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及同案犯张某供述等证据,认定张某伙同徐宗清利用事先配好的钥匙,盗走闽B×××××广州本田轿车,后以人民币3.2万销赃给同案人黄某,赃款平分;机动车注册登记信息,证实陆某系闽B×××××广州本田轿车的车主;陆某出具的收条、谅解书,证实被告人徐宗清亲属向陆某退赔人民币一万元,陆某对徐宗清的行为表示谅解;违法犯罪经历查询情况表,证实徐宗清无前科;户籍证明,证实徐宗清的主体身份情况;抓获经过,证实徐宗清系被抓获归案。2、被害人陆某陈述,其丈夫与林某甲合伙经营车行,徐宗清案发前曾向林某甲租赁其所有的本田雅阁HG7240黑色轿车(车牌号闽B×××××,车架号LHGCM566032040653,发动机号K24A42340703,2007年6月以人民币22万元购买),徐宗清归还一段时间后,其于2007年12月24日中午将借给朋友林某乙使用,当晚23时许,林某乙将该车停放在仙游鲤城某某购物广场某某网吧后门。次日上午9时许发现该车被盗。案发后徐宗清的儿子退给其1万元,其对徐宗清的行为表示谅解。3、仙游县价格认证中心仙价认(2009)208号价格鉴定书,证实车牌号闽B×××××的雅阁轿车价值人民币15.4万元。4、被告人徐宗清侦查阶段供称,其有参与盗窃汽车。2007年年初,在其向表弟林某甲借用本田雅阁2.4型黑色小车,车牌号为闽B×××××。期间,张某向其转借该车,且另行配备车钥匙,之后提出一起将该车偷走,开到广东卖。当时其因怕被林某甲知晓其参与盗窃该车故未答应,并将张偷配的钥匙拿回。2007年12月的一天,张到其住处表示要去盗走该车并索要之前偷配的钥匙,其起先未答应。后当张当面将其放在桌上的车钥匙拿走时,其知道张是要找该车并盗走,但却为了钱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车已还给林某甲几个月了,即使被发现车辆被盗也不会被林某甲怀疑,而且车辆还是有保险的,被盗后保险公司会赔,故默许张把车钥匙拿走,让张去偷车。几天后,张盗窃该车得手后,其二人一起将车开到广东销赃,卖3.2万元,扣除开支,其分得1万元。2014年3月7日讯问被告人的同步录音录像光盘一张,证实讯问内容与当日讯问笔录记录内容吻合,并经被告人核对相符后签名捺印。5、同案犯张某供称,2007年年底,徐宗清提供一辆轿车钥匙和车牌号,并告诉其该车就在某甲让其去偷。其独自在仙游县某某街道某某附近找到该车牌号闽B×××××的本田牌轿车并盗走。后将该车开到某乙找徐宗清,二人一起将车开往广东以3.2万元销赃给朋友黄某,除去开支每人分到1万元。并辨认出徐宗清。原判认为,被告人徐宗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同案犯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价值人民币15.4万元,数额巨大,其行为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构成盗窃罪,系共同犯罪。鉴于被告人亲属代为部分退赔,可予酌情从轻处罚。据此,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判决:一、被告人徐宗清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二、被告人徐宗清应继续退赔被害人陆某人民币六万七千元(已退赔的人民币一万元已予抵扣),并对余下退赔款人民币七万七千元承担连带责任。上诉人徐宗清及其辩护人的诉、辩称:上诉人事先未与同案犯张某通谋盗窃,仅在张某盗得车辆后一起开往广东销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上诉人在共同犯罪中没有具体实施盗窃行为,仅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且退出1万元并取得被害人谅解,请求二审减轻处罚。经审理查明:原审判决书确认的证据,均经一审庭审举证、质证,证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客观,证据之间能相互印证,本院予以采信为定案证据。原判据此认定的事实清楚,本院予以确认。关于上诉人及其辩护人提出其事先未与同案犯张某通谋盗窃,仅在张盗得车辆后与张一起开往广东销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不构成盗窃罪的诉、辩意见,经查,上诉人徐宗清在侦查阶段供述其与张某共同使用其租来的涉案车辆过程中,张某私配该车钥匙准备去偷车。该车钥匙由其保管,后张某当面从其手中拿走钥匙准备去找车盗窃,在张某盗得车辆后,二人一同开往广东销赃,所得赃款平分;同案犯张某供述系徐宗清提供车钥匙和车牌号,并告知车辆位置让其去偷,其盗得车辆后,和徐一起将车开往广东销赃。上述二人的供述虽然对犯意提起和谁配钥匙的细节上各执一词,但对上诉人与张某共谋盗窃车辆上的供述能相互印证,上诉人徐宗清事先与张某共谋盗窃并准备工具,在张某盗得车辆后,二人共同销赃、平分赃款,已构成共同盗窃。故该诉、辩意见不能成立。关于上诉人及其辩护人提出上诉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诉、辩意见,经查,上诉人徐宗清事先与张某共谋盗窃并准备盗窃车辆的工具私配车钥匙,事后在张某盗得车辆后,二人共同驾车到外地销赃,平分赃款所得。上诉人与张某在共同盗窃过程中作用相当,并无明显的主从之分,原判不予区分主从犯并无不当。故该诉、辩意见不能成立。本院认为,原判认定上诉人徐宗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同案犯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价值人民币15.4万元,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盗窃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上诉人徐宗清及其辩护人要求二审减轻处罚的诉、辩意见均不能成立,不予采纳。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郑文贤审判员林越峰代理审判员曾荣汉二〇一五年九月八日书记员黄梅珠附本案适用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