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渭滨民初字第01625号

裁判日期: 2015-09-08

公开日期: 2015-11-29

案件名称

娄某甲、娄某乙、娄某丙与娄某丁继承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宝鸡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渭滨民初字第01625号原告娄某甲。原告娄某乙。原告娄某丙。三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周志国,陕西博仁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娄某丁。委托代理人秦安美瑜,陕西立刚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娄某甲、娄某乙、娄某丙诉被告娄某丁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娄某甲、娄某乙、娄某丙及三原告委托代理人周志国,被告娄某丁及其委托代理人秦安美瑜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娄某甲、娄某乙、娄某丙诉称,娄某戊系原告娄某甲、娄某乙的爷爷,原告娄某丙与被告娄某丁系娄某戊之女,原告娄某甲、娄某乙父亲先于娄某戊去世,娄某戊于2012年7月7日去世。娄某戊生前留有宝鸡桥梁厂家属区61栋1单元15号房屋一套,面积约110平方米,现为被告占有。原、被告就继承事宜协商未果,现诉至人民法院,请求依法判决:原告娄某甲继承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川陕路61号楼1单元15号房屋一套,原告娄某甲向原告娄某乙、娄某丙、娄某丁支付房屋折价款。被告娄某丁辩称,该房屋属于遗产无异议,但依据被继承人娄某戊遗嘱,应当由其继承。经审理查明,被继承人娄某戊夫妇育有一子二女,即娄某己与原告娄某丙、被告娄某丁。娄某己夫妇育有一子一女,即原告娄某甲、娄某乙。娄某戊于2012年7月7日死亡,娄某己先于娄某戊死亡。娄某戊遗留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川陕路61号楼1单元15号房产一套及银行存款5310.88元,被告娄某丁于2012年7月16日支取5300元。娄某戊于2011年10月3日自书遗嘱一份,载明“我有宝鸡桥梁厂家属楼五楼三室一厅一座(宝桥家属区61栋1单元15号)……根据上情我故去后,可按销售房总价处理分给继承人,我遗嘱规定我的家属楼三室一厅以销售房总价分为三份来处理,因为继承人娄某丁始终侍奉老父,可按销售总房价的三分之二继承,其次主要继承人娄某甲又有妻子洪瑞是娄家户口本人,按销售总房价三分之一继承……本遗嘱由本人签字有效”。娄某戊于2012年3月6日还自书“嘱书”一份,载明“根据《继承法》第16条规定,愿将我财产全部指定人娄某丁继承……本遗嘱由我生前签字生效,只有娄某丁继承全部权。”,两份遗嘱均由娄某戊签名。上述事实,有原告提交的死亡医学证明书、遗嘱、房产证、常住人口登记卡,被告提交的“嘱书”,本院调取的中国建设银行个人活期明细信息及当事人陈述在卷为证。上述证据经当庭举证、质证及本院的审查,足以认定。本院认为,公民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本案中,原、被告均向本院提交被继承人娄某戊自书遗嘱一份,双方均对对方提交遗嘱的真实性提出异议,经本院释明,原告于2014年9月10日向本院申请对被告提交的“嘱书”进行笔迹鉴定,因无法搜集到双方均认可的检材对比样本,鉴定程序未能启动,被告于2015年1月27日向本院提交申请,对双方提交的遗嘱进行对比笔迹鉴定,因原告不同意,鉴定程序未能启动。原、被告互不认可对方提交遗嘱,笔迹鉴定程序未能启动,又未提交充分反驳证据,故本院推定原、被告提交遗嘱均为被继承人娄某戊的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本案中,原告提交的遗嘱时间为2011年10月3日,被告提交的遗嘱为2012年3月6日,故应当以被告提交的遗嘱为准,该份遗嘱载明“愿将我财产全部指定娄某丁继承”,被继承人意思表示明确,被继承人娄某戊遗留财产应当全部由被告娄某丁全部继承。故,本院认定被继承人娄某戊遗留财产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川陕路61号楼1单元15号房屋及银行存款5310.88元由被告娄某丁继承。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川陕路61号楼1单元15号房屋及银行存款5310.88元由被告娄某丁继承。二、驳回原告娄某甲、娄某乙、娄某丙的诉讼请求。本案诉讼费4300元,由原告娄某甲、娄某乙、娄某丙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交上诉状及副本,并预交上诉费,上诉于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罗晓华代理审判员  姚胜兰代理审判员  姚 岚二〇一五年九月八日书 记 员  李 华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