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岳民初字第05748号

裁判日期: 2015-09-08

公开日期: 2015-11-16

案件名称

邓拥民与雷运良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长沙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岳民初字第05748号原告邓拥民。委托代理人赵少岚。委托代理人陈选作。被告雷运良。原告邓拥民诉被告雷运良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8月1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郭庆栋适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9月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书记员张俊垚担任庭审记录。原告邓拥民的委托代理人赵少岚,被告雷运良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邓拥民诉称:2007年5月,原告与被告在长沙市岳麓区东方红镇延农二组合伙共建了三缝两层的房屋一栋,房屋系由被告提供建房宅基地,原告提供建房资金。因信息产业园项目的拆迁需要,该房屋被纳入拆迁之列,信息产业园项目部已经给予了被告拆迁腾地补偿款。原、被告于2015年4月22日在麓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由被告从拆迁款中支付88000元给原告作为原告提供合伙建房资金的补偿。协议书签订后,被告却拒绝支付该款。原告为维护己身的合法权利,特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立即支付原告补偿款88000元。被告雷运良辩称:我对调解协议无异议,我和原告不存在纠纷,我未付钱给原告是因为拆迁指挥部没有把拆迁款支付给我,70多万的拆迁款还有20多万没到账。经审理查明:2015年5月8日,原、被告双方在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签订了麓调字第005号《人民调解协议书》,内容为:“纠纷事实:2007年5月3日,当事人雷运良与当事人邓拥民在岳麓区东方红镇延农二组合伙建房,当事人雷运良提供建房宅基地,当事人邓拥民提供建房资金,房屋共三缝两层,因信息产业园项目的拆迁需要,二位当事人合伙共建的房屋被纳入拆迁之列,信息产业园项目部已经给予了当事人雷运良拆迁腾地补偿款。经调解,当事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一、因当事人邓拥民提供了当事人雷运良腾地拆迁房屋的建房资金,拆迁户雷运良给予邓拥民人民币捌万捌仟元整(¥88000.00)作为当事人邓拥民提供合伙建房资金的补偿。二、本协议系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此后,当事方既不得反悔也不得相互追究其他任何责任,均以本协议为准。本协议一式三份,当事人、人民调解委员会各持一份。”另查明,庭审中,被告陈述称拆迁单位应给予其户的拆迁款合计为769849.1元,但实际到账的款项仅为537517.1元,其拆迁款专户存折还在拆迁指挥部,其并未去领取。上述事实,有当事人当庭陈述,原告提交并经庭审质证的麓调字第005号《人民调解协议书》予以证实,本院予以确认。被告未向本院提交证据材料。本院认为,原、被告之间签订的麓调字第005号《人民调解协议书》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效力性规定,依法成立并生效。原、被告双方均应秉持诚信原则,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被告抗辩认为,其未按照协议支付原告涉案款项系因拆迁单位拆迁款未支付到位。对此本院认为,首先,麓调字第005号《人民调解协议书》中,原、被告已确认信息产业园项目部已经给予了被告拆迁腾地补偿款;其次,被告当庭陈述称,拆迁款已实际到账537517.1元,其拆迁款专户存折在拆迁指挥部其未去领取;再者,麓调字第005号《人民调解协议书》中,并未将被告全额领取拆迁款作为其支付原告涉案补偿款的前提条件。综上,被告的上述抗辩主张,理据不足,本院不予采纳;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涉案补偿款88000元的诉请,于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限被告雷运良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支付原告邓拥民补偿款88000元。如被告雷运良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的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1000元,由被告雷运良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郭庆栋二〇一五年九月八日书记员  张俊垚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