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桓民初字第1509号

裁判日期: 2015-09-07

公开日期: 2016-01-28

案件名称

胡某甲与胡某乙、胡某丙等婚姻家庭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桓台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桓台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胡某甲,胡某乙,胡某丙,胡某丁,胡某戊

案由

婚姻家庭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山东省桓台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桓民初字第1509号原告:胡某甲,男,1927年10月28日出生,汉族,现住桓台县。被告:胡某乙,男,1954年5月15日出生,汉族,现住张店区,系原告次子。被告:胡某丙,男,1961年7月15日出生,汉族,现住张店区,系原告三子。被告:胡某丁,女,1949年2月16日出生,汉族,现住桓台县,系原告长女。被告:胡某戊,女,1951年8月12日出生,汉族,现住淄博市淄川区,系原告次女。原告胡某甲诉被告胡某乙、胡某丙、胡某丁、胡某戊婚姻家庭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6月30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审判员田召朋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胡某甲,被告胡某乙、胡某丙、胡某戊到庭参加诉讼。被告胡某丁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胡某甲诉称:原告胡某甲之妻于2014年10月28日去世,丧葬费支出11000元,被告胡某丙、胡某乙各支付了1500元,剩余的8000元无人支付。原告多次要求被告支付上述的8000元未果。因原告年事已高需要有人照料,四子女无人来照顾。为此,原告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被告支付原告支出的被告母亲丧葬费8000元,被告支付原告雇人护理费用每月3000元。被告胡某乙辩称:一、原告有五个子女,但原告只起诉了四个子女,对原告未起诉胡某己有异议。二、原告胡某甲目前精力旺盛、身体健壮,没有理由索要护理费。三、原告胡某甲涉嫌重复起诉。四、要求五人轮流护理原告。被告胡某丙答辩意见同被告胡某乙答辩意见。被告胡某丁未提出答辩。被告胡某戊答辩意见同被告胡某乙答辩意见。经审理查明:原告胡某甲共育有五个子女,分别为长子胡某己、次子胡某乙、三子胡某丙、长女胡某丁和次女胡某戊。原告胡某甲现年88周岁,目前生活尚能自理,现与其长子胡某己共同居住生活在桓台县田庄镇胡中村。长子胡某己系××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被告胡某乙、胡某丙已外出居住多年,被告胡某丁、胡某戊亦已出嫁多年。原告胡某甲及其配偶荆某甲因与五子女之间的赡养问题,曾于2013年8月份向本院提起赡养纠纷诉讼,本院经审理后,于2013年9月16日作出(2013)桓民初字第1388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内容为:“一、被告胡某己与原告胡某甲、荆某甲一起生活,负责照顾原告胡某甲、荆某甲日常���活起居;二、被告胡某乙自2013年1月起每年支付两原告赡养费3000元,被告胡某丙自2013年1月起每年支付两原告赡养费2400元,被告胡某丁自2013年1月起每年支付两原告赡养费1500元,被告胡某戊自2013年1月起每年支付两原告赡养费1500元,上述款项均于每年的10月30日前付清;三、原告胡某甲、荆某甲自2013年1月起医疗费凭医疗机构单据,由被告胡某乙、胡某丙各负担35%,被告胡某丁、胡某戊各负担15%;四、原告胡某甲、荆某甲住院期间由五被告轮流护理。”原告胡某甲之妻荆某甲因病于2014年10月28日去世。办理丧葬期间,共支出丧葬费11000元,其中包括被告胡某乙、胡某丙各出资的1500元。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家中遇红白公事,相关亲戚、朋友及村民邻居都会出“份子钱”,并由记账人员记录在册,用于相关人员之间的人情往来。经核算,在荆某甲���葬期间共接收“份子钱”12540元,其中包括被告胡某丁配偶孙吉庆记账1000元,被告胡某戊配偶王太和记账1000元。庭审中,原、被告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涉案丧葬费11000元是由接收的“份子钱”12540元中支出,还是由各被告另行负担。对此,原告主张:因四被告已外出多年,与村民之间已没有人情往来,所接收的份子钱都是原告和大儿子胡某己与相关人员的人情往来,这些钱如果别人家有事胡某己还要还回去,所以与四被告无关。四被告则不予认可,称关于亲戚所随的份子钱,还是得由被告胡某乙和胡某丙还回去,不可能找胡某己支付该钱,丧葬费应该从该“份子钱”中支出。被告胡某丙还辩称,账面上随份子20元以上的基本上都是冲我胡某丙随的,以后这些钱还得我还。原告胡某甲所主张的护理费每月3000元,系根据雇人每人每天100元,计算30天。对此,四被告不予认可,主张应由五个子女轮流护理,不应支付护理费。以上事实,由身份证、死亡证明、民事判决书、调查笔录及到庭当事人的庭审陈述在卷佐证。本院认为: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根据风俗,赡养的范围应包括生养死葬,既包括对父母生前物质和精神上的护理、照顾等,也包括去世后的安葬等事务。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涉案丧葬费的承担方式。丧葬期间所接收的“份子钱”,其系多年以来相关人员相互往来所产生的费用,其之前的往来人员及金额和之后可能产生的往来人员及金额,因其人员众多和不确定性,均无法予以梳理。根据当地风俗习惯,本案所涉及的“份子钱”应属于原告胡某甲与其各子女和记账簿记载人员之间的人情往来,日后与相关人员的人情往来,由原告胡某甲及其各子女各自负责。因原���胡某甲与其各子女未就该份子钱进行分割梳理,本院在本案中对该份子钱不予处理。原告胡某甲之妻荆某甲去世后所产生的丧葬费用11000元,应由其五个子女平均分担,据此,原告胡某甲的五个子女每人应负担的费用为2200元。考虑到当地习俗及胡某丁、胡某戊出嫁多年及无劳动收入等情况,本院酌定,胡某己、胡某乙、胡某丙各承担2600元,胡某丁、胡某戊各承担1600元。被告胡某丁、胡某戊的配偶以随份子的形式各出资1000元,应当视为系被告胡某丁、胡某戊出资的丧葬费用,应从其承担的份额中予以扣减。原告胡某甲未向胡某己主张权利,视为其放弃相应份额丧葬费用的诉求。故,被告胡某乙应支付的丧葬费用为:应负担额2600元,扣减已支付的1500元,还应支付1100元;被告胡某丙应支付方式同上,金额为1100元。被告胡某丁应支付费用为:应负担额1600元���扣减已支付的1000元,还应支付600元;被告胡某戊支付方式同上,金额为600元。关于原告胡某甲主张的护理费每月3000元,因(2013)桓民初字第1388号民事判决书,已确定由其长子胡某己负责照顾其生活起居,其他子女负担赡养费及医疗费用,且原告胡某甲目前生活尚能自理,故原告胡某甲诉求四被告支付护理费用每月3000元,无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本案经调解无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胡某乙、胡某丙分别支付原告胡某甲因荆某甲去世产生的丧葬费用110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二、被告胡某丁、胡某戊分别支付原告胡某甲因荆某甲去世产生的丧葬费用60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三、驳回原告胡某甲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25元,由原告胡某甲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田召朋二〇一五年九月七日书记员  刘 梅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