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融水民一初字第1233号

裁判日期: 2015-09-07

公开日期: 2016-03-11

案件名称

曾某甲、曾某乙等与曾俊泉、曾某丁法定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融水苗族自治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曾素珍,曾俊泉,曾某丁,曾某戊

案由

法定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

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融水民一初字第1233号原告曾某甲,贝江林场退休职工,原告曾某乙,南宁市橡胶厂退休职工。委托代理人曾素珍,原云深集团退休职工。原告曾某丙,居民。原告曾素珍,原云深集团退休职工。被告曾俊泉,居民,被告曾某丁,居民。被告曾某戊,居民。委托代理人曾俊泉,男,1973年5月7日出生,住融水县融水镇大同街**号。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曾素珍诉被告曾俊泉、曾某丁、曾某戊法定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6月23日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审判员杨鲜独任审判,于2015年8月1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书记员邓胤超担任法庭记录。原告曾某甲、原告曾某丙、原告曾素珍、原告曾某乙的委托代理人曾素珍、被告曾俊泉、被告曾某丁、被告曾某戊的委托代理人曾俊泉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曾素珍诉称:被继承人曾国琨,系四原告父亲,1916年2月6日生,1997年12月3日病故于家中,留下老屋一间,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大同街XX号,面积132.38平方米(原土地证)。四原告与已故继承人曾克兴为兄弟和兄妹关系。四原告与三被告为叔侄和姑侄关系。三被告与曾克兴为父子和父女关系。现因原告兄妹四人年事已高,又加上此屋老旧,无力重建,需处理,趁四原告身体还能动弹,把它处理掉。经原告兄妹四人协商,此屋以后出卖、份额分为六份,克勤二份(克勤多一份是多年服待父亲,这也是父亲原先的愿望),素玉、素文、素珍三人各一份,余下一份留给已故继承人曾克兴的子女即三位被告人代位继承。由于被告人不配合,不以理睬,故请求法院帮助解决。诉讼费按份额承担,处理此屋所产生一切费用,按份额分担。处理此屋后,克勤、素玉、素文、素珍四人各承担为办父亲后事应承担的2500元份额。据此,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分割父亲遗留房地份额。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曾素珍对其陈述的事实在举证期限内向法庭提供的证据有: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证明被继承人曾国琨生前遗留有位于融水县融水镇大同街的房产及土地。被告曾俊泉、曾某丁、曾某戊辩称:同意把涉案房子的份额进行分割,但是如果要把房子卖掉,必须先把三被告的户口处理好,否则三被告不同意把房子变卖。对份额进行分割,三被告要求多得一点,因为祖父曾国琨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三被告一直在身边照顾。被告曾俊泉、曾某丁、曾某戊在举证期限内没有证据提交法庭。经庭审质证,三被告对原告的提供的证据没有异议,该份证据真实有效、来源合法,原、被告双方无异议,本院予以认定。综合全案证据,本院确认以下法律事实:被继承人曾国琨,XXXX年XX月XX日生,XXXX年XX月XX日病故于家中,留下老屋一间,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大同街XXX号,面积132.38平方米(原土地证),房屋所有权证号为桂房证字第XXXX号,国有土地使用证号为融土国有用(1994)字第XXXXX号。被继承人育有五个儿女,分别为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曾素珍、曾克兴(已故)。曾克兴于1992年4月19日病故,曾克兴生育有三个儿女,分别为曾俊泉、曾某丁、曾某戊。另查明,被继承人去世前,与原告曾某甲共同居住,主要由原告曾某甲照顾、服侍。本院认为,公民合法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被继承人曾国琨生前未留遗嘱,其配偶先于其去世,其去世后,四原告以及已故的曾克兴作为其子女,均系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又因曾克兴先于曾国琨之前去世,由此产生代位继承,由曾克兴的三个儿女,即曾俊泉、曾某丁、曾某戊代位继承其父亲曾克兴的份额。被继承人曾国琨晚年主要随原告曾某甲共同生活,且被告曾某甲履行了主要的赡养义务,根据我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现四原告诉请将被继承人曾国琨的遗产份额分为六份,原告曾某甲继承二份,原告曾某乙、原告曾某丙、原告曾素珍分别继承一份,被告曾俊泉、被告曾某丁、被告曾某戊共同代位继承其父亲曾克兴的份额一份,合理、合法,本院予以支持。三被告主张被继承人在世的时候,三被告也辅助原告曾某甲照顾被继承人曾国琨,应予以多分遗产。因缺乏证据证实,本院不予采信。本院认为,被继承人应是尽到了主要的扶养义务才可以多分遗产,对于三被告的主张,本院不予以支持。四原告在起诉状里面请求其兄妹分摊其父亲办理后事的费用,因该法律关系与本案法定继承纠纷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本案不予处理,四原告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或者另案起诉。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和第十三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将被继承人曾国琨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大同街XX号的房屋及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证号为桂房证字第XXXXX号,国有土地使用证号为融土国有用(1994)字第XXXXXX号)的份额,由原告曾某甲继承六分之二,原告曾某乙、原告曾某丙、原告曾素珍各继承六分之一,被告曾俊泉、被告曾某丁、被告曾某戊共同继承六分之一。案件受理费5800元,减半收取2900元(原告曾某甲、曾某乙、曾某丙、曾素珍已预交),由原告曾某甲承担968元、曾某乙承担483元、曾某丙承担483元、曾素珍承担483元,被告曾俊泉、曾某丁、曾某戊共同承担483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 杨 鲜二〇一五年九月七日书 记 员 邓胤超《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