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海东民初字第275号
裁判日期: 2015-09-06
公开日期: 2016-03-04
案件名称
赵书芳、赵书臣等与赵书堂共有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海阳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海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潘桂秋,赵书堂
案由
共有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
全文
山东省海阳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海东民初字第275号原告:赵书芳。原告:赵书臣。原告:赵书波。原告:赵书芹。四原告委托代理人:孙吉茂,系原告赵书芳的丈夫。四原告委托代理人:周琰。原告:潘桂秋。委托代理人:包自令,山东善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赵书堂。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潘桂秋与被告赵书堂共有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及四原告委托代理人孙吉茂、周琰到庭参加了诉讼,原告潘桂秋的委托代理人包自令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赵书堂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诉称:赵振卿于2015年4月7日去世,其生前是烟台市公路局职工。四原告与被告赵书堂均系赵振卿的子女。现赵振卿的死亡证明和理赔直系亲属抚恤金的相关手续在被告赵书堂手中,赵书堂到公路局将抚恤金领取占为己有。请求依法判令分割直系亲属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原告潘桂秋诉称:我与赵振卿于1997年4月14日依法登记结婚,现赵振卿因病去世,剩下我孤独一人,年龄较大,无经济来源,身体多病,需要他人照顾。要求在分割抚恤金时分得60%的份额,对于丧葬费,同意归办理赵振卿丧事的人所有。被告赵书堂辩称:1、我父亲于2015年4月7日去世,我为父亲举办了丧事后,为了父亲所留遗属的生活和医疗问题,于4月8日到公路局办理遗属手续。但办理遗属手续前必须办理抚恤金手续,我便向公路局一并提供了办理遗属和抚恤金的所有证明及材料。本想下次兄妹再聚时共同商讨抚恤金分配事宜,但4月13日接公路局通知,我被4兄妹起诉,抚恤金被法院冻结。我认为原告诉称我将抚恤金占为己有的主张不成立。2、我父亲去世时留有遗属潘桂秋,今年89岁,无任何收入及生活、医保来源,符合法律规定的供养对象条件,申请将抚恤金判决给老人,以做为其后续生活及医疗等资金来源。3、我父亲去世后至其烧完百日止,我为其办理了丧葬事宜,共支出4500元,请求判决由我兄妹5人共同承担。经审理查明:赵振卿生前系烟台市海阳公路局离休职工。赵振卿与其妻子孙风香共有五个子女: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赵书堂。赵振卿在妻子孙风香去世后,于1997年与原告潘桂秋登记结婚,并共同生活。原告潘桂秋系农民,在与赵振卿结婚前已生有2个儿子和3个女儿,现均已成家立业。被告赵书堂系潘桂秋的女婿。赵振卿于2015年4月7日去世,其所在单位海阳公路局应发给其家属一次性丧葬抚恤金。现在,赵振卿的妻子潘桂秋每月能领取950元的遗属补助和85元的国家补助。本院依法到烟台市海阳公路局调查了赵振卿去世后应发放的抚恤金数额,共计为145084元,其中包括丧葬费1000元。原、被告对该抚恤金和丧葬费数额均无异议。本院根据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的申请,于2015年5月5日对该丧葬抚恤金进行了保全。原、被告均认可赵振卿去世后其丧葬事宜是由被告赵书堂办理的。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向本院提交了海阳市徐家店镇赵家秋口村民委员会与海阳市公安局徐家店派出所的证明1份,内容为:“关于我村赵振卿、孙风香夫妇亲属关系证明长子:赵书臣次子:赵书堂长女:赵书芳二女:赵书波、三女:赵书芹经了解其村书记孙鼎鉴,情况属实。2015.4.13.”。原告潘桂秋和被告赵书堂对该证明均无异议。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认为,原告潘桂秋在赵振卿去世后有遗属补助,其花费足够,并且还有5个子女对其进行赡养。同意丧葬费1000元归办理赵振卿丧事的人所有,要求抚恤金144084元,由原、被告6人平均分割。原告潘桂秋向本院提交了与赵振卿的结婚证复印件和户口本复印件各1份、海阳市人民医院门诊病历2份、诊断报告书1份、出院记录1份、医疗费单据6张,证明与赵振卿系夫妻关系,自己年老多病需要人照顾,需要以后的医疗费等,同意丧葬费1000元,归办理赵振卿丧事的人所有,认为自己没有房产和工资,只享有国家给予的补助,对于抚恤金144084元,要求考虑其具体情况,由其分得60%为86450.40元。被告赵书堂向本院提交了赵振卿的死亡证明1份,各原告对此证明均无异议。被告赵书堂同意由原告潘桂秋分得抚恤金总额的二分之一,剩余的数额再由被告和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平均分割,每人分得14408.4元,丧葬费归办理赵振卿丧事的人所有。以上事实,有原、被告的庭审陈述、双方提交的证据和本院调取的证据在案卷中为凭,足以采信。本院认为:抚恤金是死者去世后,其单位给予死者家属或其生前被抚养人的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偿。抚恤金不是遗产,不能作为遗产进行分配。原告潘桂秋系死者赵振卿的妻子,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和被告赵书堂系赵振卿的子女,原、被告均是赵振卿的近亲属。赵振卿去世后,其单位发放的一次性抚恤金144084元(不包括丧葬费),应由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潘桂秋和被告赵书堂6人分割。原告潘桂秋是赵振卿生前一起共同生活并以赵振卿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同住家属,现其年事已高,且系农民,已无力从事农业生产,靠国家发给的补助和子女赡养为生活来源,其分得的抚恤金比例应适当高一些;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和被告赵书堂均已成家独立生活,并非赵振卿的同住家属,也并非以赵振卿的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其分得的抚恤金比例应相对低一些。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原告潘桂秋要求分得抚恤金的60%为86450.40元,较为合理,本院依法予以支持;剩余的抚恤金57633.60元,由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和被告赵书堂5人平均分割,每人应分得11526.72元。原、被告均同意丧葬费归办理赵振卿丧葬事宜的人所有,而原、被告均认可赵振卿的丧葬事宜是由被告赵书堂办理的,故丧葬费1000元应归被告赵书堂所有。被告赵书堂主张办理赵振卿的丧葬事宜,共支出4500元,因其无证据证明,故其要求由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和被告兄妹5人共同承担,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原、被告近亲属赵振卿去世后由烟台市海阳公路管理局发放的一次性抚恤金144084.00元,由原告潘桂秋分得86450.40元,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被告赵书堂每人分得11526.72元;丧葬费1000元,归被告赵书堂所有。案件受理费3202元,保全费1245元,由原告潘桂秋承担2663元,原告赵书芳、赵书臣、赵书波、赵书芹每人承担350元,被告赵书堂承担384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于冬梅人民陪审员 张爱华人民陪审员 李瑞河二〇一五年九月六日书 记 员 周克宏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