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松民一(民)初字第5639号

裁判日期: 2015-09-02

公开日期: 2015-11-27

案件名称

孙金英、庄敏丽等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上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松民一(民)初字第5639号原告孙金英。原告庄敏丽。原告沈二囡。三原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阳胜,上海川汇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法定代表人王兴鹏,院长。委托代理人陈蓓。委托代理人杭栋华。原告孙金英、庄敏丽、沈二囡诉被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6月3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8月1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三原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阳胜,被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委托代理人陈蓓、杭栋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孙金英、庄敏丽、沈二囡诉称:患者庄明芳于2014年5月24日入住被告处治疗,于2014年7月10日死亡。原告认为被告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死亡,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故三原告作为患者的法定继承人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其医疗费52,588.60元、死亡赔偿金423,84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0元、律师费5,000元,共计531,428.60元。被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辩称:不同意原告诉求。本案已经经过了医学会鉴定,结论是不构成医疗损害,我方不存在医疗过错,故请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至于鉴定费由法院依法裁决。经审理查明:2014年6月21日患者因“全身多处伤1小时”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就诊,摄片后诊断为“右锁骨骨折”,后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查体:神清,右上肢固定,双侧乳头(平面以下感觉丧失),双下肢肌力0级。6月22日至被告骨科急诊,神经内科会诊,考虑脊髓病变(外伤性可能大),给予甘露醇、甲强龙等治疗。6月24日患者因“外伤致右肩肿痛伴胸部以下感觉障碍肢体乏力2天”入住被告骨科。现病史:急诊给予甲强龙、脱水和营养神经治疗,下肢肌力渐渐有恢复。既往史:强直性脊柱炎29年,高血压4年;1997年脾破裂脾切除术;急性肝炎史。入院查体:神清,血压130/90mmHg,心率80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清,右肩部肿胀,表面瘀斑,压痛,右下肢被动外展位,右下肢近端肌力0级,左下肢近端肌力II级,远端肌力正常,双膝反射(+),双下肢感觉对称,脊柱生理弯曲消失。辅助检查:X线:右锁骨骨折。CT:颈胸腰椎管内未见占位。入院诊断:①右锁骨骨折;②强直性脊柱炎;③高血压病;④脊髓病变。6月26日一般护理记录单:10:00患者自诉胸闷、呼吸困难,遵医嘱予吸氧3L/min。心超提示:①右心增大(右室前后径4.3cm);②右心功能降低;③升主动脉增宽;④中度肺动脉高压(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为65mmHg)。锁骨X线:右锁骨中外1/3处骨折。胸部X线:①强直性脊柱炎;②右侧多发肋骨骨折;③右肺透亮度减低,右肺散在纤维条索影;④肺慢性炎症?请结合临床,必要时CT进一步观察。⑤心影稍增大,肺淤血?心电图:①窦性心律;②ST-T改变;③前壁缺血图形。6月30日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5级,已能搀扶下行走。7月1日患者在全麻下行右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予以美洛西林钠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7月3日肩关节X线:右锁骨骨折金属内固定中。7月6日上下腹CT平扫:①左肾内高密度影,实质内钙化灶?结石?②附见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左肺下叶炎症;③膀胱体积明显增大,尿潴留。7月10日16:15病程记录:15:30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出汗。查体:神尚清,半卧位,呼吸稍急促,24次/分,双肺呼吸音对称,心率92次/分,血压120/90mmHg。予以急查血糖7.9mmol/L(参考值3.9-6.11mmol/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T-T改变。予以吸氧,5%葡萄糖500ml静滴后,患者主诉胸闷症状有好转。嘱继续吸氧,监测生命体征。17:20病程记录:16:30患者再次诉胸闷心慌。查体:神志尚清,呼吸急促,面苍白,听诊双肺呼吸音仍对称,心率98次/分,血压100/70mmHg。考虑病情较重,予急查D-D二聚体等。目前予以吸氧中,补液维持,联系ICU医生进一步急诊处理。16:48临时医嘱给予消心痛舌下含服。后化验回报:D-二聚体3.51mg/L(参考值0-0.55mg/L)。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658U/L(参考值313-618U/L),肌酸激酶45.00U/L(参考值55-170U/L),谷草转氨酶48U/L(参考值15-46U/L),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参考范围内。血糖13.10mmol/L。钾、氯在参考范围内。钠129.4mmol/L(参考值136-145mmol/L)。血常规:白细胞12.31×109/L(参考值3.97-9.15×109/L),中性粒细胞86.90%(参考值50-70%),血小板总数506.00×109/L(参考值85-303×109/L)。17:30起患者出现呼之不应,神志不清,血压60/20mmHg,予以持续胸外按压、肾上腺素、西地兰静推,请ICU医生床边会诊、麻醉科气管插管等抢救,患者血压心率未恢复。18:10宣告患者死亡。据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原因:①呼吸循环衰竭;②锁骨骨折;③强直性脊柱炎;④高血压病;⑤脊髓病变。2015年3月25日,经原告申请,本院依法委托上海市医学会组织鉴定被告在对患者的诊疗行为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该过错是否构成医疗损害;若构成医疗损害,其人身医疗损害等级和医疗过错的责任程度。2015年4月17日,在市医学会医疗鉴定工作办公室主持下,医患双方从上海市医学会医疗损害技术鉴定专家库(骨科、呼吸内科)中各专业各随机抽取1名专家编号,医学会随机抽取1名心血管内科专业的专家编号,共5位专家组成鉴定专家组,候补专家按各自抽签的顺序依次递补,各方确认后签字。2015年5月13日,由市医学会医疗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召开鉴定会。2015年4月17日随机抽取的5位候补编号专家出席,组成专家鉴定组并推选产生组长1名。到会的患方代表3名,医方代表3名。经过医患双方陈述、答辩,专家提问,经表决、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意见形成“不构成医疗损害”的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专家合议书》上签名,并在《医疗损害鉴定意见书》原稿中说明理由,由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发。2015年5月20日,上海市医学会出具了沪医损鉴(2015)100号《医疗损害鉴定意见书》,结论为:2014年6月24日患者因“外伤致右肩肿痛伴胸部以下感觉障碍,肢体乏力2天”入住被告骨科。6月26日患者曾诉胸闷、呼吸困难,给予吸氧。7月1日患者行右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月10日15:30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出汗,此后病情进展,18:10死亡。根据送鉴资料,专家组分析认为:1、手术指征: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被告入院诊断“右锁骨骨折”正确,施行右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指征;2、抢救:7月10日15:30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出汗,据病程记载,被告检测血压、心率、血糖及心电图,给予吸氧及葡萄糖补液静滴后,患者主诉胸闷症状有好转。16:30患者再次诉胸闷心慌,呼吸急促,面苍白,予急查D-D二聚体等。17:30患者呼之不应,给予心肺复苏等处理。被告处理符合急救流程;3、死亡原因:患者7月10日出现胸闷心慌、出汗,后出现呼吸急促、面苍白,较短时间内死亡,根据临床表现以肺栓塞可能性较大。由于未行尸检,确切死亡原因不能确定;4、被告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①会诊有欠缺:6月26日患者曾诉胸闷、呼吸困难,行心超检查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等改变,7月6日CT见双侧胸腔积液,被告未请内科会诊行进一步检查、诊治,有欠缺;②医疗文书书写欠规范:死亡四联单的死亡原因填写“呼吸循环衰竭”欠规范,护理记录相同页码出现的内容不完全相同。骨科大手术后常规要求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肺栓塞,该患者施行的右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非骨科大手术,无常规应用抗凝治疗的指征。上述不足与患者死亡无因果关系。综上,本例不属于对患者人身的医疗损害;被告在诊疗活动中存在未请专科会诊、医疗文书书写欠规范的医疗过错,但与患者死亡的人身损害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另查明,患者庄明芳于1965年3月21日出生,于2014年7月10日死亡。原告孙金英系患者的配偶,原告庄敏丽系患者的女儿,原告沈二囡系患者的母亲。以上事实,有医疗损害鉴定意见书、亲属关系证明、病历记录、住院病史录及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予以证实。本院认为: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由于医疗行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故法院确定医院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该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的主要判断依据来自于医学专家的鉴定结论。上海市医学会作为有资质的医疗损害技术鉴定机构,同时该医学会在抽取专家组成专家鉴定组时的程序合法,且对于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均在鉴定结论《专家合议书》上签名,故本院对该医学会所出具的鉴定结论予以确认。根据鉴定结论显示,原告与被告之间不构成人身医疗损害,故原告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孙金英、庄敏丽、沈二囡的全部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9,114元,减半收取4,557元,鉴定费3,500元,合计诉讼费8,057元,由原告孙金英、庄敏丽、沈二囡负担4,557元(已付),被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负担3,500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付本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康晓莉二〇一五年九月二日书记员  许惠堡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