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宁民初字第400号
裁判日期: 2015-09-02
公开日期: 2016-02-04
案件名称
原告张某与被告蒋某某侵权责任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宁陵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宁陵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某,蒋某某
案由
侵权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六条
全文
河南省宁陵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宁民初字第400号原告张某,女,汉族,幼儿教师,中专文化,住所地宁陵县。委托代理人刘昊,河南卓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被告蒋某某,男,汉族,初中文化,住所地宁陵县。委托代理人马刚强,宁陵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原告张某与被告蒋某某侵权责任纠纷一案,原告于2015年3月18日诉讼来院,本院于同日作出受理决定,并依法向原、被告双方送达了受理通知书、应诉通知书、民事诉状副本、举证通知书及开庭传票。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8月27日对本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原告张某及其代理人刘昊、被告蒋某某及其代理人马刚强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2012年2月6日,原告从宁陵县房地产发展保障管理中心购买房屋一套,该房位于城关镇汉江路安和家园13幢1单元402室,该房建筑面积48.39㎡,单价为900元㎡,房价总计肆万叁仟伍佰伍拾壹元,其所得产权为百分之七十,并约定五年内不得买卖及转让,原告于2012年2月6日足额缴纳了购房款,宁陵县房地产交易中心于2012年2月15日给原告颁发了房产证。被告以购买该房为理由,让原告在空白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具体内容不详),后被告即自行搬到该处居住,原告后经向房管部门了解得知:该房五年内不得转让及买卖,原告便要求被告搬出,并立即将房屋归还给原告,被告却置之不理,依然居住在原告的房屋内。被告之行为已经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现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依法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返还财产。被告辩称:原告所诉不实,涉案房产都是被告办理,是实际产权人,并且与原告的母亲翟某某离婚时对该房产已做协议归被告所有,应当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根据原、被告诉辩观点,本院归纳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原告张某请求判令被告蒋某某停止侵权、返还财产的诉请有无事实及法律依据。双方当事人对此均无异议和补充。原告提交的证据有:证据1原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证明主体适格;证据2购房合同及发票复印件各一份,证明原告与2012年2月6日于宁陵县房地产发展保障管理中心购买房屋一套。并于2012年2月6日缴纳购房款43551元;证据3:住宅交易费、用水开户费、住宅测绘费等票据复印件一组,证明原告办理了以上手续,并交纳了有关费用;证据4:房产档案(含房产证存根等内容)复印件一份,证明城关镇汉江路安和家园13幢1单元402室的房屋产权人为原告。被告对原告提交证据的质辩意见为:证据1无异议,证据2、3、4这些手续都是实际产权人蒋某某办理,实际产权人是被告蒋某某,原告观点由其买卖或产权办理是不存在的,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合同(编号AH-1301402)乙方签名系被告蒋某某所签。原告称是合法的产权人但没有提供产权证明,被告和原告母亲离婚时协议和法院的生效的裁判文书对房屋的产权归属已做明确约定。被告提交证据的有:证据1离婚协议一份;证据2原告及其母亲签订的房产归属证明一份;证据3(2014)宁民初字第1007号民事调解书。证明目的:证明涉案房屋产权归被告所有。原告对被告提交证据的质辩意见为:对被告所提证据均有异议。理由为:1、证据1、3与本案不具有关联性,因本案所诉为侵权之诉,本案的房产产权人为原告而被告提交的证据1、3均是本案案外人翟爱珍和蒋某某所达成的离婚协议书和民事调解书,因而与本案无关联;2、证据1不具有合法性,因本案房产属于原告所有,所以被告蒋某某和翟某某无权处分属于原告的房产,其在离婚协议中对原告享有所有权的房产的处分行为无效,不具有合法性;3、对证据2的质证,(1)该房产归属证明不具有真实性,原告从来没有承诺过房产归被告所有,且原告也不可能和翟某某签署房产归属证明,因原告本人是中专文化程度,如果签署房产归属证明的话肯定会全文亲笔书写,至少会亲笔书写自己的名字,不可能仅在名字上按指印,且根据纸张显示的印戳看应当是指印在下文字在上,另外,当时原告已经成家,和被告蒋某某以及翟某某根本不在一起生活居住,且翟某某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原告如果处分自己房产的话也会和自己的家人商量后再行处分,所以被告提交的房产归属证明纯系被告自己杜撰编造。(2)房产归属证明不具有合法性,房产权属的获得一般应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转移:如买卖、转让、赠与、继承等方式,且应当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才视为合法取得。非经房产过户手续,其取得行为均为无效。而原告张某既未赠与转让给被告,也未曾出卖给被告,更没有收取被告一分一厘的房款,所以说被告辩称的房屋归其所有的观点于法相悖,不合情理。本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有:2015年7月1日宁陵县房管局房地产交易中心出具证明两份,证明安和家园廉租住房13幢1单元401室及402室产权登记情况;宁陵县廉租住房申请材料T074号及T075号档案复印件各一份,证明2011年6月份原、被告双方申请廉租住房的申报信息情况。原告张某的质证意见为:2015年7月1日宁陵县房管局房地产交易中心出具的张某的产权证明恰恰证明安和家园廉租住房13幢1单元402室产权属于原告张某及张某为本房子的产权人。2015年7月1日宁陵县房管局房地产交易中心出具的蒋某某的产权证明与本案没有关系,不具有关联性。宁陵县廉租住房T075号档案复印件恰恰证明了当时张某以自己的名义向宁陵县住房保障中心提交的申请,后经该单位核实确认,符合条件,同意将该房出卖给原告张某,并将产权登记确认为张某所有。此档案足以证明张某就是本案争议房屋安和家园廉租住房13幢1单元402室的产权人。宁陵县廉租住房T0745号档案显示系被告蒋某某个人申请,被告的房屋应为安和家园廉租住房13幢1单元401室,与本案无关。被告蒋某某对两份证明及两份档案复印件均无异议。根据庭审质证,本院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作如下认定:原告张某提交的证据1被告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证据2、3、4被告蒋某某对其真实性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被告蒋某某提交的证据1离婚协议书,原告母亲翟某某也作为证据在(2014)宁民初字第1007号案件中提交,视为协议双方均认可其真实性,对该证据本院予以采信;证据2原告张某存有异议,利害关系人翟某某经法庭多次通知均拒绝到庭作证,且被告将万元当庭认可全文内容均为被告本人书写,对该证据本院不予采信;证据3为本院生效裁判文书,本院予以采信。根据法庭调查结合当事人陈述,本院可以确认以下案件事实:原、被告曾为继父女关系,原告张某母亲翟某某与被告蒋某某于2013年2月5日在宁陵县民政局协议离婚。2011年6月3日原告张某及被告蒋某某、翟某某以“同一家庭共计六位成员因自有房屋系危房无法居住,家中四名孩子均在上学,日常靠被告蒋某某一人打工维持生计,全家六口人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宁陵县城关回族镇医院路100号房主牛志勇处租赁房屋(租赁协议系被告蒋某某与房主牛志勇签订)共同居住”为理由,向宁陵县住房保障中心申请购买相邻廉租住房两套。另查明,宁陵县人民政府宁政文(2014)36号文件《宁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扩大全县廉租住房保障范围的批复》中第二项第六条规定: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两代以上同住家庭,其子女一代中有一人年龄超过18周岁,视其家庭成员构成情况可以分别申请。2011年6月3日,原被告双方申请购买房屋时被告蒋某某与原告母亲翟某某名下的四名子女除原告张某外均未成年。2012年1月13日,宁陵县廉租住房出售管理领导组办公室审批核准原被告双方的购房申请。原被告双方申请档案中申请书、审批表及土地局、工商局、房管局等政府部门的相关登记证明均由被告蒋某某一人填写办理。2012年2月15日,被告蒋某某一人在宁陵县房地产交易中心领取,位于宁陵县城关镇汉江路安和家园廉租住房13幢1单元401室及402室房屋产权证各一份(401室产权人为被告蒋某某及原告母亲翟某某共同共有,402室产权人为原告张某)。另被告蒋某某与原告母亲翟某某购买坐落于宁陵县城关镇建设路康鑫园小区(即宁陵县廉租住房一期工程,与汉江路安和家园廉租住房系同一小区)大门东侧29号东储藏室一间,亦为被告蒋某某及翟某某共同共有。房屋交付后,被告蒋某某与原告母亲翟某某对汉江路安和家园廉租住房13幢1单元401室及402室进行了装修,而后在相邻的401及402室共同居住。原告母亲翟某某与被告蒋某某于2013年2月5日离婚时签订有离婚协议,协议内容第三项为“夫妻共同财产分配:房产两套归男方所有,离婚后男方支付给女方五万五千元整,两年内付清”。协议内容未明确约定本案争议房屋的权属归属。原告母亲与被告蒋某某离婚后,因本案被告蒋某某未按离婚协议所约定支付翟某某钱款,原告母亲翟某某于2014年8月12日诉至本院。起诉状中事实及理由部分为:“原被告原系夫妻关系,后因感情不和,原被告双方离婚,在宁陵县民政局办理了离婚登记,并在2013年2月5日签订了离婚协议书一份,协议约定:离婚后房产归男方,男方支付给女方五万伍仟元整,并在两年内付清……”。后经本院调解法庭于2014年9月18日出具(2014)宁民初字第1007号民事调解书,调解书中针对翟某某要求被告蒋某某支付五万五千元的诉讼请求协议分批次予以归还,亦未明确写明本案争议房屋的产权归属。2015年3月18日原告张某诉讼来院,主张依法判令被告蒋某某停止对其名下宁陵县城关镇汉江路安和家园廉租住房13幢1单元402室房产侵权,并返还财产。本院认为,原被告双方曾系继父女关系,本案争议房屋系原告张某母亲与被告蒋某某婚姻存续期间所购买,该争议房屋为宁陵县保障性廉租住房,针对此类住房宁陵县人民政府相关文件均明文规定申请购买廉租住房的为符合相关条件的特殊情况家庭。原告张某与被告蒋某某于2011年6月3日共同申请购买廉租住房时为同一家庭成员,双方申请书中均是以原告张某为未婚学生、成年子女与父母同住,全家六口人共同在外租房生活为由申请购买相邻廉租住房两套。根据宁陵县人民政府关于保障性廉租住房的相关规定,本案争议房屋应为原、被告双方原家庭共有。因被告蒋某某与原告张某母亲翟某某协议离婚时未明确约定本案争议房屋的产权归属,且之后翟某某提起诉讼的民事调解书中亦未进行明确,该家庭共有房屋应视为未明确分割,被告蒋某某作为共有人对争议房屋具有管理使用权,故对原告张某主张被告蒋某某停止对其名下宁陵县城关镇汉江路安和家园廉租住房13幢1单元402室房产侵权,并返还财产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原告张某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自接到本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李贡亮审判员 代忠剑审判员 李文郁二〇一五年九月二日书记员 王璐瑶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