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沈民初字第01488号
裁判日期: 2015-09-14
公开日期: 2015-11-20
案件名称
潘某诉孙某离婚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沈丘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沈丘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河南省沈丘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沈民初字第01488号原告潘某,女,1986年12月20日出生,汉族,住河南省沈丘县。委托代理人李可忠,沈丘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被告孙某,男,1987年11月6日出生,汉族,住河南省沈丘县。原告潘某诉被告孙某离婚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樊耀奎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潘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可忠、被告孙某到庭参加诉讼,庭审过程中,被告孙某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潘某诉称,原、被告经人介绍相识,2011年1月12日依法登记结婚,2012年1月12日婚生长子孙某某。原、被告自经人介绍确立恋爱关系到登记结婚,虽10个月有余,但双方各在异地打工,其间只是相互发短信通电话联系,难得一见。因此,原告对被告婚前没有了解,双方就草率结婚。婚后双方共同生活期间,原告才发现,原、被告之间性格差异,志向完全不同,被告遇事不与原告商量,处处独断专行,大男子主义,在办正事、吃苦勤劳、是非明辨上都是唯唯诺诺,不思进取,完全听信父母之言,不辨是非。导致婚后原、被告婚生子女的生活、抚养,都靠原告个人打工挣钱,同时导致婆媳矛盾和家庭矛盾升级,水火不容。原告与被告之间因琐事经常生气,吵架,长期冷战。原、被告长期分居,婚后未建立起真正的夫妻感情。因夫妻关系紧张,原、被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曾多次协商离婚,2015年4月9日双方协商离婚,并在双方自愿基础上达成财产分割和离婚两次协议,因婚生子是被告家必争养之子,原告未与其相争,并按其要求支付子女抚养费5万元,该协议第二、三项原告都已实际履行,被告却不配合原告履行离婚登记。原告不愿维持这死亡的婚姻关系,特依法起诉,请求:判决原、被告离婚,婚生子孙某某由被告抚养,原告已支付子女抚养费5万元,原告对婚生子享有每年至少不得少于两次探视权,原告婚前财产归原告所有;案件受理费用由被告承担。被告孙某辩称:被告与原告感情确已破裂,无和好的可能,原告已多次向被告提出过协议离婚,只因被告考虑到夫妻关系一旦破裂,对小孩的身心健康成长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而未同意,但原告却一意孤行,坚持要离婚,以致诉至法院,事已至此,被告也已身心疲惫,同意解除与原告的婚姻关系;夫妻共同财产应依法分割;被告与原告结婚之后一个多月,原告要求一起外出打工,三个月后原告要办厂,让被告回家凑钱,被告回去跟父母商量后,父母非常支持,由于父母刚操办完婚事,经济上并不宽裕,东拼西凑借了两万元给了我们,2012年1月12日孩子孙某某出生,两个月后就将孩子交由被告父母抚养,直至现在,在此期间,由于双方财产由原告掌管,从未向父母支付抚养费,因此,原告已支付的五万元,应为此期间抚养费;自办厂以来,经营状况很好,2013年过春节购买一辆价值15万元的汽车,现有存款80多万元,由于伞厂是四人合伙开的,被告应分得95万元的四分之一,计款23万多元;2015年4月9日,由于被告的姐姐婚期将至,被告要拿三千元钱回家,其中两千元给姐姐随礼,一千元作为路费及其它花销(在伞厂干活爱出汗,因环境因素影响,得了一身癣病,需要救治的费用),原告拒绝,并拿出一份《离婚协议书》逼迫被告签字,若不签字就让被告立即离开,一分钱也不给,被告无奈之下只好签字,所以,此协议应为无效协议;被告婚前向原告支付的彩礼2.6万元应当退还;诉讼费用应由原告自己承担;原告应向被告支付孩子抚养费,每月一千元,直至孩子成年,被告要求抚养费一次性结清。经审理查明:原告潘某与被告孙某于2009年春节前后经人介绍相识,2010年农历11月26日举行婚礼,2011年1月12日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原、被告婚后,于2012年1月12日生育一子,取名孙某某,现随被告孙某的父母共同生活。原、被告婚前了解较少,婚后初期夫妻感情尚可,近年来常因琐事生气,导致夫妻感情不和,曾多次协商离婚。2015年4月9日,原、被告签订了离婚协议和夫妻财产分割协议。离婚协议约定:双方自愿离婚;婚生子孙某某由南方抚养,随同男方生活,由男方抚养教育;男方2015年4月9日向女方索取5万元,承诺今后与女方无任何经济纠纷,无任何瓜葛;本协议由双方签字后生效。夫妻财产分割协议约定:2015年4月9号,经孙某要求,向妻子潘某索取5万元现金,并提出自愿放弃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有财产,两人协商一致,立此为据,从此以后,两人互不相欠,本协议签订之日起生效,如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当地国家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上述两份协议上均有原被告双方的亲笔签名和指印。协议签订后,原告潘某于当日向被告孙某支付了现金50000元。原告要求与被告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时,被告不予配合,原告潘某遂于2014年7月30日诉至本院,请求与被告孙某离婚。另查明,原、被告结婚时,原告的嫁妆有:美的冰箱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一台、美的空调挂式机一台、两轮电动车一辆、42寸液晶电视一台、万年历挂表一副、含茶几四组合沙发一套、五组合柜一套、五组合条几柜一套、梳妆台一个、电视柜一个、被柜一个、棉被六条、床罩两套、床单两条、被罩四个、茶具四套、实木餐桌一套(含椅子六把)。本院认为:原、被告婚后因琐事生气,导致夫妻感情不和,现双方因夫妻感情不和而协商离婚,并已达成了离婚协议,可视为夫妻感情彻底破裂,原告潘某起诉请求与被告孙某离婚,应予准许;原、被告双方均同意婚生子孙某某由被告孙某抚养,本院予以认可,被告抚养婚生子,原告依法应承担必要的抚养教育费用,原告在双方签订离婚协议时向被告支付的现金50000元,可视为婚生子的抚养教育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原告请求每年探视婚生子不少于两次,符合上述法律规定,本院要予以支持;原告潘某在开庭后出具书面意见,自愿放弃嫁妆,是其对自己权利的处分,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予以认可,双方离婚后,嫁妆归被告孙某所有;被告答辩时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未提交证据证明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本院无法裁判;被告辩称,双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合伙办厂所积累的收益应予以分割,因本案审理的是原、被告之间的离婚纠纷,而合伙财产的分割涉及到原、被告之外的其他人的权益,合伙财产的分割与本案离婚纠纷不是同一个法律关系,本案中无法作出裁判,有关当事人之间可另行处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准许原告潘某与被告孙某离婚;二、婚生子孙某某由被告孙某抚养,原告潘某可于每年6月份和12月份各探望婚生子孙某某一次;三、原告潘某的嫁妆:美的冰箱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一台、美的空调挂式机一台、两轮电动车一辆、42寸液晶电视一台、万年历挂表一副、含茶几四组合沙发一套、五组合柜一套、五组合条几柜一套、梳妆台一个、电视柜一个、被柜一个、棉被六条、床罩两套、床单两条、被罩四个、茶具四套、实木餐桌一套(含椅子六把),归被告孙某所有。案件受理费100元,已减半收取,由原告潘某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樊耀奎二〇一五年九月十四日书记员 李夏夏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