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雁江民初字第1467号

裁判日期: 2015-09-11

公开日期: 2015-12-14

案件名称

王世涛与王某、王贤虎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资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世涛,王某,王贤虎,方书蓉,刘双全

案由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四十九条,第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五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第十七条,第七十六条第一款

全文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雁江民初字第1467号原告王世涛。法定代理人XX。法定代理人余米花。委托代理人王桂芝。被告王某。法定代理人王贤虎,系被告王某之父。委托代理人胡志强,四川雁南飞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定代理人方书蓉,系被告王某之母。委托代理人张俊林,资阳市卓见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王贤虎。委托代理人胡志强,四川雁南飞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方书蓉。委托代理人张俊林,资阳市卓见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刘双全。委托代理人丁章仕,资阳市雁江区东安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原告王世涛与被告王某、王贤虎、方书蓉、刘双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4月22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8月2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世涛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桂芝与被告王某的法定代理人王贤虎、被告王某、王贤虎的委托代理人胡志强、被告方书蓉的委托代理人张俊林、被告刘双全的委托代理人丁章仕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王世涛诉称,2014年9月1日7时45分许,被告王某驾驶悬挂川M×××××普通二轮摩托车搭乘原告王世涛,由洛重方向驶往资阳城区方向。当车行驶至祥清路临江镇高柏村江在明家外时,因占道行驶,与相对方向驶来的刘双全驾驶并搭乘孙俊华悬挂四川SZX****号牌照的普通正三轮摩托车相撞,造成王某、王世涛、刘双全、孙俊华受伤,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经资阳市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二大队认定为:王某承担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刘双全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王世涛和孙俊华无责任。故请求法院判决以上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因此次事故产生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后续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交通费、鉴定费共计48110元;按新标准计算后总金额为49018元。被告王某、王贤虎辩称,被告刘双全无证驾驶,非法上道路并载人,与未成年人发生交通事故有责任,被告刘双全应在交强险范围内赔付。对原告王世涛的赔偿数额无异议,应由原告王世涛与被告王某、刘双全三方共同承担。被告方书蓉辩称,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王某在父母在离婚时由被告王贤虎抚养,本案未成年人王某因被告王贤虎监护不力,给原告造成的损失,应当由有过错的监护人即被告王贤虎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被告方书蓉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也不应承担本案的连带责任。被告刘双全有责任,应在交强险范围内赔付。请法院驳回原告对被告方书蓉的诉讼请求。原告王世涛围绕自己的主张,举证如下:1、王世涛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证明原告王世涛身份。2、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证明原告王世涛在交通事故中不承担责任。3、住院费用结算票据,证明原告王世涛因交通事故住院用去费用16069.02元。4、司法鉴定意见书,证明原告王世涛因交通事故致十级伤残和后续治疗费需6000元。5、鉴定费发票,证明原告王世涛进行伤残等级和后续治疗鉴定支付鉴定费1300元。6、住院病历,证明原告王世涛因交通事故受伤住院治疗的情况。7、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白头村村民委员会证明,证明余米花在王世涛1岁多时就离家出走。被告刘双全对原告所举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证1、4、5、6、7无异议。对证据2的真实性无异议,王世涛应承担相应责任。证据3是复印件,如与原件一致就认可。被告王某、王贤虎对原告所举证据的质证意见为:与被告刘双全的质证意见一致,在交通事故中,原告王世涛与被告王某出事的车辆,没买保险不应该上道。被告方书蓉对原告所举证据的质证意见为:以上证据均无异议,但不能直接证明被告方书蓉要承担本案的连带责任,被告刘双全未买保险,因此应承担相应责任。被告王某、王贤虎对其抗辩主张,举证(证据系复印件)如下: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白头村村民委员会证明,证明从2012年起王某被方书蓉接走并行使监护权。原告对被告王某、王贤虎所举证据的质证意见为:不清楚,听说被告王某是跟着被告方书蓉住在一起的。被告方书蓉对被告王某、王贤虎所举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1的合法性有异议,根据司法解释单位出具的证明要有单位盖章,出具证明的署名要有签字盖章,对内容真实性有异议。被告刘双全对被告王某、王贤虎所举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1真实性无异议,证明目的由法庭审查。被告方书蓉对其抗辩主张,举证(证据均系复印件)如下:1、身份证复印件,证明身份信息。2、户籍证明。3、民事判决书。4、在校生证明。证据2至4证明被告王某由被告王贤虎抚养,被告王某当时是在学校读书,而不是跟被告方书蓉共同生活。原告王世涛对被告方书蓉所举证据的质证意见为:事故发生前一天晚上,被告王某住在原告王世涛家里面,平时原告王世涛是骑电瓶车去学修车,由于是2人,被告王某怕电瓶车骑在半路没电,就喊骑摩托车去学修车。证据4与事实不吻合,2014年8月24日原告王世涛与被告王某就去学修摩托车,两人都没有在校上学,对其余证据无异议。被告刘双全对被告方书蓉所举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1、2无异议。对证据3、4真实性无异议,但达不到举证目的。被告王某、王贤虎对被告方书蓉所举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1、2、3的证明目的有异议,发生交通事故时被告王贤虎在外打工,被告方书蓉对被告王某承担监护责任。证据4是发生事故后出具的证明,对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有异议,与客观事实不符,本交通事故发生时,被告王某已辍学与被告方书蓉一起生活,被告方书蓉叫被告王某去学修车。被告刘双全没有提供证据。根据原、被告的陈述,并结合原、被告提交的证据,认定本案事实如下:原告王世涛系XX、余米花之非婚生子,余米花在原告王世涛1岁多时外出至今未归,原告王世涛一直由父亲XX抚养至今。被告王某(曾用名王伟)系被告王贤虎、方书蓉之子,被告王贤虎、方书蓉于2005年7月经本院判决离婚,婚生子王某由被告王贤虎抚养。2012年之后,被告方书蓉接被告王某到身边生活,期间被告王某实际由其母即被告方书蓉监护。庭审中各方当事人均认可悬挂川M×××××号牌照普通二轮摩托车由原告之父XX购买,该车未上户登记,也没有购买保险,由XX停放在家里。悬挂四川SZX****号牌照的普通正三轮摩托车的实际车主是被告刘双全,刘双全买得该车后未上户登记,也没有购买保险。2014年9月1日7时45分许,被告王某驾驶悬挂川M×××××牌照的普通二轮摩托车搭乘原告王世涛,由洛重方向驶往资阳城区方向。当车行驶至祥清路临江镇高柏村江在明家外时,因占道行驶,与相对方向驶来的被告刘双全驾驶并搭乘孙俊华悬挂四川SZX****号牌照的普通正三轮摩托车相撞,造成王某、王世涛、刘双全、孙俊华受伤,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资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二大队作出资公交认字(2014)第00092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王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机动车遇相对方向来车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减速靠右行驶,并与其他车辆、行人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第一款“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之规定,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刘双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第一款“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之规定,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之规定:王某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刘双全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王世涛、孙俊华无责任。原告受伤后,即被送往资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至2014年9月16日出院。该院出院证明书载明“出院诊断:1、左胫腓骨上段骨折;2、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3、下颌部皮肤裂伤;4、左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出院医嘱:1、继续对症治疗,术后2周拆线,床上加强患肢功能锻炼,3月内避免患肢负重。2、门诊随诊,门诊指导功能锻炼,1月、2月、3月、6月、1年后摄片复查,骨折愈合后取内固定。3、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到脑外科门诊随诊治疗。4、左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到口腔科门诊随诊治疗。”原告住院用费16069.02元。2015年4月17日,资阳求真司法鉴定中心作出(2015)临鉴字第0394号《司法鉴定意见书》载明:“五、鉴定意见:1、被鉴定人王世涛左胫上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属X(十)级伤残。(赔付比例为10%)。2、后续治疗费约需6500.00元人民币。”本院认为,公民的身体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在其受到伤害时应依法获得赔偿。本案中,资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二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王某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刘双全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王世涛、孙俊华无责任,该认定书客观、公正、真实,本院予以采信。因本案是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根据《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的规定,被告王某应当承担70%的责任,被告刘双全承担30%的责任。被告王某在交通事故发生时系未成年人,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该条第二款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58条规定: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本案被告王某之父母即被告王贤虎、方书蓉于2005年7月离婚后,本院判决婚生子王某由被告王贤虎抚养,后王某又随被告方书蓉生活,现被告王某本人没有任何财产,被告方书蓉在事故发生时系与被告王某共同生活应当履行监护责任的监护人,且被告王贤虎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故本院确定由被告王贤虎、方书蓉共同承担70%的侵权赔偿责任。被告刘双全作为悬挂四川SZX****号牌照的普通正三轮摩托车的所有人,依法应为其车辆投保交强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第一款“未依法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之规定,被告刘双全应当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原告的损失。但该交通事故造成悬挂川M×××××号二轮摩托车上王某、王世涛二人受伤,故应当在悬挂四川SZX****号三轮摩托车投保的交强险中按损失比例分摊赔偿费用。对超过交强险部分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本案悬挂川M×××××牌照的普通二轮摩托车的所有人和使用人不是同一人,在事故发生时该车虽由被告王某驾驶,但原告之父XX作为所有人没有妥善管理好该车,导致没有驾驶证的被告王某使用有一定过错,故原告之父XX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即对超出交强险限额的部分,在被告王贤虎、方书蓉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内由原告之父XX承担20%。原告经资阳求真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的伤残等级和后续治疗费,各被告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原告系农村居民家庭户,其请求按农村居民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应予支持。原告因交通事故受伤后在医院住院产生的医疗费本院予以支持。对原告请求的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结合原告的住院天数16天,本院按标准予以支持。交通费应结合住院及就医情况确认为1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应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受诉法院的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故本院确认精神损害抚慰金为3000元。因原告在事故发生时系未成年人,故对其请求的误工费不予支持。参照四川省2014年度有关统计数据计算,原告因该交通事故受伤所受的经济损失为:医疗费16069.02元,营养费15元/天×16天=24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20元/天×16天=320元,后续治疗费6500元,护理费60元/天×16天=960元,残疾赔偿金8803元/年×20年×10%=17606元,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交通费100元,鉴定费1300元,合计46095.02元。按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赔偿项目计算,王某的医疗费用损失为6533.94元,伤残费用损失为700元;王世涛的医疗费用损失为16069.02+320+240+6500+=23129.02元,伤残费用损失为960+17606+3000+100+1300=22966元。即两伤者的医疗费用损失为6533.94+23129.02=29662.96元,伤残费用损失为700+22966=23666元。综上,被告刘双全应在交强险内赔偿原告23129.02÷29662.96×10000+22966=30763.27元,超出交强险部分赔偿(46095.02-30763.27)×30%=4599.53元,合计35362.80元;被告王贤虎、方书蓉赔偿原告(46095.02-30763.27)×70%×80%=8585.78元;原告之父亲XX负一定责任,应减轻被告的赔偿费用为(46095.02-30763.27)×70%×20%=2146.44元。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58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刘双全赔偿原告王世涛因交通事故受伤致残的经济损失35362.80元,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清;二、被告王贤虎、方书蓉赔偿原告王世涛因交通事故受伤致残的经济损失8585.78元,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清;三、驳回原告王世涛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025元,由原告王世涛负担144元,被告王贤虎、方书蓉负担574元,被告刘双全负担307元。如不服本院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唐 艳人民陪审员  李学勤人民陪审员  邱国辉二〇一五年九月十一日书 记 员  邓 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