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临民终字第519号
裁判日期: 2015-09-10
公开日期: 2016-03-06
案件名称
上诉人卫巧生与被上诉我史丹凤离婚纠纷一案二审改判民事判决书
法院
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山西省临汾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卫某某,史某某
案由
离婚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百五十三条
全文
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临民终字第519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卫某某。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史某某。委托代理人:赵雪峰,山西飞虹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卫某某因与被上诉人史某某离婚纠纷一案,不服山西省洪洞县人民法院(2013)洪民初字第78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卫某某,被上诉人史某某及委托代理人赵雪峰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查明:(一)卫某某与史某某均系再婚,2006年农历正月十八日,双方举行结婚仪式后同居生活,2007年9月19日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婚后未生育子女,史某某结婚时带其子女三人与卫某某及其子女共同生活。双方在婚后常因琐事发生争执,2012年史某某曾提起诉讼要求与卫某某离婚,经法院调解,双方和好,之后双方又发生争执,史某某于2012年11月20日离家出走,双方分居至今。(二)双方结婚时,史某某有婚前个人财产为五菱牌面包车一辆(车号为晋L522**,车主系其前夫王文学),山工50-F装载机一台(发动机号为:0306357645、车架号前为030762、后为030718,车主为其前夫王文学),上述财产五菱面包车在卫某某处,山工50-F装载机卫某某通过大槐树镇东周壁村李红记卖到安泽县,得款50000元。(三)、关于夫妻共同财产:2007年7月购买涧河小区8号楼一层西户住房一套,购买时史某某投资90000元,后卫某某亦进行了投资。经原审法院对双方进行房屋竞价询问,史某某的竞价数额300000元,高于卫某某的竞价数额210000元;涧河小区2号楼5单元6层西户房产系卫某某在与史某某结婚以前卫某某以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婚后共同偿还了贷款本息50000元的余款。(四)、本案在审理中,双方当事人均同意离婚,但就财产分割及债务的承担达不成一致意见,致调解无果。原审人民法院认为:(一)、史某某与卫某某均系再婚,本应相互珍惜,但双方却在共同生活期间常因琐事发生争执,双方在法院调解和好后仍未能互谅互让,导致于2012年分居生活至今,现双方均同意离婚,双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该院准予双方离婚。(二)、关于五菱面包车一辆、山工50-F装载机一台系史某某婚前个人财产,应归其个人所有。卫某某主张装载机已由双方协商出售且该装载机为王文学遗产,并非史某某个人财产,应另案诉讼的主张,因该装载机是否另案诉讼与卫某某所应承担返还义务并不冲突,该装载机并非卫某某个人财产,卫某某应予以返还。鉴于装载机变卖价格为50000元,卫某某应将此50000元返还史某某。(四)、关于涧河小区8号楼一层西户住房一套,购买时史某某虽先行投资90000元,但卫某某亦进行了投资,因此该房屋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应平均分割。经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房屋竞价询问,史某某的竞价数额300000元,高于卫某某的竞价数额210000元,因此该房屋应判归史某某所有,由史某某补偿卫某某房款150000元。(五)、关于涧河小区2号楼5单元6层西户房产,虽系卫某某婚前财产,但双方婚后偿还了住房公积金贷款50000元的余款,婚后所还部分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自双方同居共同生活之日2006年(农历)正月十八日起,所归还款金额的一半,应由卫某某返还史某某。(六)史某某和卫某某所主张的婚后共同债务的承担,由于双方均未能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成立,对上述部分一时无法查清,对该部分双方应另案诉讼为宜。(七)关于卫某某主张史某某陈述其家庭暴力对其名誉权造成损害,要求史某某赔偿其精神损失费50000元的诉讼请求,对此因卫某某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该院对其主张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准予原告史某某与被告卫某某离婚;二、被告卫某某返还原告史某某五菱面包车(晋L522**)一辆、山工50-F装载机折价款50000元。三、涧河小区8号楼一层西户住房归原告史某某所有,原告补偿被告卫生巧房屋折价款150000元。四、涧河小区2号楼5单元6层西户公积金贷款50000元由被告从原、被告同居共同生活之日2006年(农历)正月十八日起还贷金额的一半,由被告返还原告。五、驳回原、被告的其它诉讼请求。六、本判决二、三、四项,原、被告分别应负义务,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案件受理费300元,由原、被告各半负担。判后,上诉人卫某某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上诉理由:一、因山工50-F装载机在双方共同生活期间经双方协商以50000元出售他人,所得款抵项了共同债务,因在共同生活中已实际消耗,无论山工50-F装载机是否为史某某个人财产,判令上诉人返还50000元显失公正。二、关于涧河小区8号楼一层西户系他人财产,并非双方共同财产。2007年7月份,上诉人的朋友XX娃借用上诉人名义购买了涧河小区8号楼一层西户。我们双方并未实际投资,在原审审理中,XX娃对该房屋已装璜并实际占有该房且该房为小产权房,原审法院认定该房归史某某所有违背法律规定。三、关于涧河小区2号楼5单元6层西户系上诉人婚前购买,应认定为上诉人个人财产。婚姻存续期间上诉人归还了部分公积金贷款,原审法院判令上诉人返还被上诉人返还所归还公积金贷款的一半,于情于理不通。四、双方共同生活期间,上诉人为被上诉人及其子女所投保险费3.5万元应由被上诉人返还上诉人。五、要求判令双方共同债务39.935万元由被上诉人承担一半。被上诉人史某某辩称: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在本院审理中,上诉人卫某某当庭变更上诉请求为:不同意与被上诉人史某某离婚。本案中的涧河小区8号楼一层西户房屋原为涧河小区6幢6单元1层1号。2015年7月16日洪洞县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XX娃诉卫某某、史某某物权确认纠纷一案[案号为(2015)洪民初字第1362号],XX娃的诉讼请求为:请求依法确认涧河小区8号楼一层西户房层为其所有。其它事实与原审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一致。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是:一、双方当事人的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是否应当准予离婚。二、原审法院对于当事人个人财产、共同财产的认定及分配是否恰当?关于第一个焦点,双方当事人的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的问题,上诉人卫某某认为夫妻感情尚未破裂,不应判决准予离婚。本案双方当事人均系再婚,被上诉人史某某曾于2012年向法院起诉要求与上诉人离婚,虽经法院调解和好,但双方并未珍惜再次共同生活的机会,导致被上诉人史某某再次向法院起要求离婚。从被上诉人史某某2012年11月20日离家后双方分居已满两年,且在原审中上诉人卫某某同意与被上诉人史某某离婚,故原审法院认定双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判决准予史某某与卫某某离婚并无不当;关于第二个焦点。关于山工50-F装载机的处理,该装载机系被上诉人史某某的婚前个人财产,双方当事人结婚后上诉人卫某某将其变卖得款50000元,故原法院判决由上诉人卫某某返还史某某50000元并无不当;关于涧河小区8号楼一层西户房屋的处理,上诉人卫某某认为该房产不存在,系其朋友XX娃借用其名义购买,但被上诉人史某某提供的《购买经济适用房住房协议书》证明,该房屋系卫某某与史某某举行婚礼共同生活后以卫某某的名义于2007年7月20日从洪洞县经济适住房发展中心购买。鉴于案外人XX娃针对本案中双方争议的涧河小区8号楼一层西户房屋已向洪洞县人民法院起诉且法院已正式立案,该房屋本院暂不作处理,待XX娃诉卫某某、史某某确权纠纷案作出判决后由双方当事人再行主张;关于涧河小区2号楼5单元6层西户房屋的处理,上诉人卫某某认可婚前以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在双方共同生活期间归还了的部分住房公积金贷款,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对于双方共同生活期间归还的住房公积金,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故原审法院判决该房屋归上诉人卫某某所有,上诉人卫某某返还被上诉人史某某该房屋自双方共同生活之日即2006年正月十八日起还贷金额的一半并无不当;关于上诉人卫某某主张在共同生活期间给被上诉人史某某及子女交纳保险费3.5万元的问题,因上诉人在原审中并未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原审法院未予认定,上诉人可另案主张;关于上诉人卫某某主张共同债务39.935万元要求被上诉人承担一半的问题,因双方对共同债务在原审中均提供了部分证据,所提供又不能充分证明所主张债务的存在,为防止案件判决的过分迟延,原审法院认为对此双方应另案诉讼并无不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二)项,第一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维持山西省洪洞县人民法院(2013)洪民初字第782号民事判决书第一、二、四、五、六项。二、撤销山西省洪洞县人民法院(2013)洪民初字第782号民事判决书第三项。一审案件受理费30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300元,共计600元,由上诉人卫某某负担300元,被上诉人史某某负担30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林 蓉审判员 郭芝荣审判员 吴东红二〇一五年九月十日书记员 张艳玲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