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鄂利川民初字第02057号
裁判日期: 2015-09-10
公开日期: 2015-11-19
案件名称
马继清与何春碧物权保护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利川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利川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鄂利川民初字第02057号原告马继清,农民。被告何春碧,农民。委托代理人张德海,利川市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工作者。一般授权代理。原告马继清诉被告何春碧物权保护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7月2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曾德刚适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7月2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马继清诉称,2015年4月11日17时许,家住谋道镇光明村六组的何春碧找借口将马继清已故丈夫蒲自权坟墓正前方和右侧砌的8块条石撬坏,并将坟墓边上栽种的4颗小树苗连根拔起。后经利川市公安局调查并以利公(谋)行决字(2015)421号,给予其行政拘留五日的治安处罚。由于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并给原告造成了各方面的损失,故诉至法院,希望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失及其一切费用等共计30000元整。原告马继清为支持其诉讼主张,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证据:被告毁坏蒲自权坟墓现场照片3张。被告何春碧辩称,被告为维护自己正当权利,将原告丈夫坟墓撬坏属实;原告将坟墓葬在被告耕地上,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原、被告所签订互换土地协议无效;原告请求无法律依据,应当予以驳回。被告为支持其抗辩理由,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证据:证据一、利川市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书复印件1份和农户地块登记表复印件1份。证明原告丈夫的坟墓在被告承包责任田“屋记坵”上。证据二、利川市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书1份。证明:原、被告签订互换土地协议后,原告不按协议内容履行,将被告禾苗扯了3次,出于气愤,被告撬坏原告丈夫坟墓,受到了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日处罚。经庭审质证,原、被告对相对方提交的证据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经审理查明:原、被告均为本市谋道镇光明村六组村民。2014年农历四月初十,即阳历2014年5月8日,原告马继清为了安葬丈夫蒲自权,与被告丈夫张德权签订协议,原告用“园子堡”(地名)自留地和“园子堡”外面小田互换于张德权牛圈旁-空地,作为蒲自权墓地。该空地为张德权1998年家庭承包地,地块名为“屋记坵”。多年前,蒲自权胞弟蒲自友用自家承包地与张德权一家互换,邻张德权牛圈旁一空地,拟作为张德权家今后建房用地。协议签订后,原告在互换来的空地上葬坟,被告去互换土地上耕种。在被告耕种过程中,原告多次损毁被告庄稼,意欲收回互换田土,经当地村委会与亲属调解无果。2015年4月11日,被告将蒲自权坟墓8块条石撬坏并将坟墓栽种的树苗拔掉。公安机关对被告给予拘留五日行政处罚。事后,张德权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马继清与张德权签订的土地互换协议无效并判令马继清迁除坟墓,恢复土地原状。审理中,原告表示:不要求被告赔偿经济、精神损失,要求要回自己的责任田土。原告张德权诉被告马继清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纠纷一案及本案均调解无果。本院认为,本院受理该案是基于被告何春碧撬坏原告马继清葬在被告承包地上坟墓这一客观事实,原告马继清为了安葬其丈夫,自愿与被告丈夫张德权互换承包地,在张德权的承包地上安葬了丈夫,因原告反悔,致使张德权不能耕种,使用互换的土地。本院对原告张德权诉被告马继清土地承包合同互换纠纷一案已经依法作出了处理,本案在法庭辩论终结前,原告马继清将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变更为“收回互换给张德权的承包地”,本案被告何春碧没有与原告签订协议,不是合同的相对方,也不是本案适格的被告,原告的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根据,依法应予驳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判决如下:驳回原告马继清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50元,依法减半收取275元,由原告马继清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应在提交上诉状时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款汇至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诉人在上诉期满后七日内仍未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判员 曾德刚二〇一五年九月十日书记员 刘 炀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