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站民一初字第00198号

裁判日期: 2015-08-03

公开日期: 2016-06-01

案件名称

刘心安与高品亮、高申申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焦作市中站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焦作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刘心安,高品亮,高申申

案由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三十五条

全文

焦作市中站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站民一初字第00198号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男,1971年8月24日出生,汉族,农民。委托代理人辛淑芬,四川极宇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男,1970年7月10日出生,汉族,农民,(原朱村乡农场内)。委托代理人曹文江,河南飞龙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高申申,男,1990年9月13日出生,汉族,农民。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与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被告高申申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于2014年11月25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同日作出受理决定,并于同日将受理案件通知书及举证通知书送达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并于2014年12月15日将应诉通知书及举证通知书送达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及被告高申申。2014年12月22日,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提起反诉,本院予以受理。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1月19日、2015年3月2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及委托代理人辛淑芬、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及委托代理人曹文江、被告高申申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诉称,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与被告高申申系父子关系,在中站区府城办府城村南(原朱村乡农场内)共同经营废旧塑料粉碎加工;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为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和被告高申申的雇佣人员,从事破碎机操作工作。2014年9月18日,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在工作时被破碎机挤伤右上肢,当即右腕部完全撕脱离断,无任何组织相连,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与被告高申申将原告送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进行治疗,被诊断为:1、创伤性单侧(右)腕部截断;2、肱二头肌断裂(创伤性右);3、神经损伤(右,肘部桡、正中、尺神经);4、桡骨下端骨折(右、开放性),住院治疗23天,被告在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前臂残段仍可见3cm左右裂口,深及肌层,形成空腔的情况下,催促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出院。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就赔偿事宜多次找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与被告高申申进行磋商均未果,为此为此,请求判令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和被告高申申连带赔偿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医疗费5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690元、误工费9000元、残疾赔偿金455820元、病案复印费6元、鉴定费740元、护理费20846.70元、被扶养人生活费155325.35元、义肢费150000元、交通费500元、住宿费1000元、精神抚慰金100000元,合计共计893978元。后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将其诉讼请求中的残疾赔偿金项目变更为268776.36元、义肢费变更为278867.1元,总的诉讼请求变更为835801.51元。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答辩反诉称: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并不是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所雇佣的人员,所发生伤害时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从事的并不是雇佣活动,因此,请法庭依法驳回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对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的诉讼请求。另外鉴于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受伤后,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为其垫付部分医疗费34291.8元,故请求依法判令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向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支付垫付的医疗费34291.8元。被告高申申辩称,此事与我无关,自己只是在焦作玩的,没有参与经营,不应起诉我。根据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起诉及反诉答辩意见与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答辩及反诉意见以及被告高申申的答辩意见,本院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是:1、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诉讼请求是否合法;2、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的诉讼请求是否合法。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合法的主张,在庭审中提交了如下证据:1、身份证(复印件)1份、2、暂住人口登记表2份、3、常住人口登记表4份(复印件),以此证明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及被告高申申主体适格;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与被告高申申系父子关系且其户籍所在地均在安徽省界首市新马集镇刘窑行政村高庙57号;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与被告高申申现共同居住于焦作市中站区府城办府城村,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4、村委证明1份,以此证明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为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和被告高申申提供劳务已经有十余年;5、入院证1份、6、住院病历1份、7、出院证1份、8、诊断证明书1份,以此证明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受伤时间为2014年9月18日;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以亲属身份将原告送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进行治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预留的联系电话为被告高申申的电话号码;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伤情为:创伤性单侧腕部截断;肱二头肌腱断裂(创伤性);神经损伤三处(右:肘部桡、正中、尺神经);桡骨下端骨折;原告住院23天,于2014年10月11日出院;出院时右肘部切口处创面基本闭合,前臂残端仍可见3CM左右裂口,深及肌层,并形成空腔;出院医嘱为注意休息、避免碰撞患肢、出院后建议每周来院复查1-2次、继续加强右上肢肘部及前臂残端伤口换药治疗,若长期不愈合,后期仍有手术可能;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陪护1人;9、病案专用收费收据1份、10、鉴定费发票1份、11、检查费发票1份、12、鉴定意见书1份,以此证明原告(反诉被告)因鉴定所需复印病历实际产生的复印费;原告(反诉被告)因鉴定所需实际产生的鉴定费及检查费;原告(反诉被告)的伤残等级为五级;13、门诊病历1份,以此证明原告(反诉被告)截止2014年11月21日尚需继续休息,患肢残端需保护;原告(反诉被告)患肢需配戴假肢;14、安装假肢诊断证明1份,以此证明不含交通费、住宿费假肢的价格为21000元-35000元;四年更换一次;每年维护费为假肢价格的8%;取中间价格30000元,十五年的维护费为36000元;初次装配假肢及功能训练的时间为15天、需一人陪护、食宿为每人每天40元;所产生的费用为人民币34046元(A、误工费:37985元/年÷365天X15天=1561.05元;B、护理费:31270元/年÷365天X15天=1285.05;食宿费:15天X40元/天X2人=1200元;合计:4046.10元);15、户口本复印件1份、证明1份,以此证明原告(反诉被告)的被扶养人为3人,分别为原告(反诉被告)的配偶高秋侠,生于1976年1月2日,系智障残疾人,无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经济来源;原告(反诉被告)的两个女儿刘贞贞、刘淑丽,两个女儿均系未成年人,长女刘贞贞,生于1998年9月17日,就读于安徽省界首第一中学,次女刘淑丽,生于2008年9月27日,就读于界首市王俄小学;原告(反诉被告)与其妻在焦作市务工已十余年,其经济来源与消费均在城镇;原告(反诉被告)一家四口,现二个子女为未成年人,二个为残疾人,给原告(反诉被告)造成极大的精神损害;16、交通费发票、17、住宿费发票,以此证明原告(反诉被告)因致残住院、鉴定等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用;18、证人朱某的当庭证言,以此证明当时被告高申申自认原告(反诉被告)受伤是在被告家受的伤,也愿意进行赔偿,当时是高申申报的警。经质证,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对身份证真实性没异议,对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登记表认为与本案无关;对入院证、住院病历、出院证、诊断证明真实性无异议,但与高品亮、高申申无关联性,留下电话并不意味着承担责任,受伤后被告(反诉原告)出于人道主义进行救治不应承担责任;对病案专用收费收据、鉴定费发票、检查费发票、鉴定意见书的真实性均没有异议,但与本案无关,病案专用收费收据应有相关证据证明,鉴定费因鉴定书是单方面委托,不应作为定案依据,并且该鉴定书与被告(反诉原告)无关;对门诊病例真实性无异议,但证明指向有异议,需要配假肢需鉴定机构鉴定,作为门诊病例并不具有相应的资格,并且该病历与本案被告(反诉原告)无关;对安装假肢诊断证明有异议,因为该假肢证明没有实际发生,并且没有证据证明安装假肢的合法手续,另外,该假肢证明没有原告的照片,无法确定系原告的假肢证明,对于诊断医师应该有相应的资质,因此该证据不合法、不真实、不具有关联性;对常住人口登记表真实性没有异议,但不能证明原告(反诉被告)妻子系残疾人,如有应出示相关的残疾证明,要求被扶养三人不是事实,对原告(反诉被告)的妻子是否具有劳动能力从户口本上看不出来,而且原告(反诉被告)以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没有法律依据;对于原告(反诉被告)提供的证明发表意见,对2014年11月23日的两份证明有异议,户籍证明应由公安机关出具;2014年11月23日民政所的证明有异议,作为智障残疾人应有残联颁发残疾证;对于住宿发票和车票与本案无关,因为我们不承担赔偿责任,不存在雇佣关系;对证人证言认为一是孤证,刚才证人陈述是其打的110,应提交本人的报警记录,能够印证其报警的事实和依据,另外该证据是传来证据,都是听说的,现场是不是马小根陈述无法确定,刚才在法庭上作为证人本人对原、被告身份都不能确认,因此,该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也不能证明高品亮、高申申雇佣原告的事实。被告高申申的质证意见同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除以上质证意见外,为支持其反诉请求合法及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诉讼请求不合法的主张,在庭审中提交了如下证据:1、证人卢某、牛某、高某及张明明的当庭证言,以此证明刘心安受伤时高品亮并未雇佣其干活;2、由刘心安书写的记工记录本1份,以此证明在18日发生事故时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给明明修机器,并没有给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提供劳务;从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记录上看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并没有固定给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打工,最少给三家打工;3、照片6张,以此证明该机器如果没有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私自打开机器盖,不可能发生打烂手的事实,即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手受伤是自己造成;4、91医院的收据1份,以此证明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为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垫付医疗费的事实,该证据与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起诉书中仅要求50元的医疗费予以佐证。经质证,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对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提交的证人证言认为只有高某与高品亮是亲属关系,而牛某否认了其与高品亮、高申申是亲属关系,对高某和牛某两位证人证言请法庭综合采信,因为牛某当庭证实了给谁干活就住谁家,当时原告(反诉被告)就住在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家,而张明明的证言证实了原告(反诉被告)当天给他干活时并没有受伤,卢某的证言与本案无关,不予采信,高某的证言只是证明了机器是他的机器,不是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的机器,且与被告有亲属关系,请法庭不予采信;2、对记录本的证明指向不认可,因为18日上午给张明明修机器,并不是给张明明结帐,也不是去四叔家,而是给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结算,客观真实反映了原告(反诉被告)是给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及被告高申申提供的劳务;3、照片与本案无关联性,不具有证据的三性,没有证明力,请法庭不予采信,因为没有参照物,又没有摄影人;对91医院的收据的真实、合法、关联性均没有异议,但不应是垫付的,是应当支付的。被告高申申对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提交的证据没意见。本院根据当事人的陈述、举证及诉辩意见,对本案事实确认如下:2014年9月18日,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为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提供劳务进行洗料,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在操作机器时不慎受伤,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于当日19时18分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为,1、肘部开放性外伤(右);2、创伤性单侧腕部截断(右);3、桡骨下端骨折(右、开放性),住院治疗23天,住院期间由1人陪护,共支出医疗费34291.8元,该医疗费已由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支付。出院诊断为:创伤性单侧腕部截断(右);2、肱二头肌断裂(创伤性、右);3、神经损伤(右,肘部桡、正中、尺神经);3、桡骨下端骨折(右,开放性);出院时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情况为:右肘部切口处创面基本闭合,前臂残端仍可见3CM左右裂口,深及肌层,并形成空腔;出院医嘱为;注意休息、避免碰撞患肢,出院后建议每周来院复1-2次,继续加强右上肢肘部及前臂残端伤口换药治疗,若长期不愈合,后期仍有手术可能;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于2014年11月21日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门诊部检查,医院建议休息,患肢残端需保护,患肢需配戴假肢;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被扶养人为3人,分别为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两个女儿刘贞贞、刘淑丽及其妻子高秋侠,长女刘贞贞,生于1998年9月17日,就读于安徽省界首第一中学,次女刘淑丽,生于2008年9月27日,就读于界首市王俄小学,妻子高秋侠,生于1976年1月2日,系智障残疾人;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为鉴定其所受伤害的伤残等级花费鉴定费740元,为复印病案花费复印费6元,为住院及鉴定花去交通费543元、住宿费880元。另查明,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户口系农业家庭户口,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与被告高申申系父子关系。以上事实,由原、被告陈述及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提交的身份证1份、常住人口登记表4份(复印件)入院证1份、住院病历1份、出院证1份、诊断证明书1份、病案专用收费收据1份、鉴定费发票1份、检查费发票1份、鉴定意见书1份、入院证1份、住院病历1份、出院证1份、诊断证明书1份、门诊病历1份、交通费发票、住宿费发票、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提交的91医院的收据1份相互印证,故本院予以采信。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提交的暂住人口登记表2份只能证明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与被告高申申在办理暂住人口登记时登记的信息是居住地为焦作市中站区府城办府城村,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不能证明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与被告高申申现在共同居住于焦作市中站区府城办府城村,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提交的安装假肢诊断证明1份,仅能证明刘心安需要安装假肢,因刘心安并未提供实际安装义肢的证明,故其提供的该证据不能证明其证明指向;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提交的户口本复印件、证明,能够证明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被扶养人情况,但不能证明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经济来源与消费均在城镇;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提交的证人朱某的当庭证言,该证言系孤证,其真实性不能得到印证,故本院不予采信。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提交的证人卢某、牛某、高某及张明明的当庭证言不能证明出事时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未雇佣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干活,但能够证明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是在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借用的机器上受的伤;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提交的由原告(反诉被告)书写的记工记录本1份,不能证明在发生事故时原告(反诉被告)没有给被告(反诉原告)提供劳务;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提交的照片6张,不能证明其证明指向,故本院不予采信。本院认为,在个人之间提供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致使自己受到伤害的,根据提供劳务一方和接受劳务一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为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提供劳务过程中受伤,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本人在操控机器时应有相应的安全注意义务,但其未尽到必要的安全注意义务,因此其对自身受伤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本案案情,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应承担20%的责任,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作为接受劳务一方应承担80%的责任,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要求被告高申申承担赔偿责任,因其不能证明被告高申申是接受劳务的雇主,故被告高申申不应对刘心安的受伤承担责任。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请求赔偿复印费6元、鉴定费740元、交通费500元,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请求赔偿医疗费50元,通过庭审可知其要求的医疗费是出院后复检时的门诊花费,但因其未提交有效票据,对此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请求赔偿住宿费1000元,因其提供有效发票显示实际花费住宿费为880元,故对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请求赔偿住院伙食补助费690元,应按实际住院天数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补助标准每天20元计算(23天×20元=460元),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请求赔偿误工费9000元,应按2014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16.10元/年的标准,从受伤之日起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共计74天,计算为1909.02元(9416.10元/年÷365天×74天=1909.02元),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请求赔偿残疾赔偿金268776.36元,应按2014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16.10元/年的标准,因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伤残等级为5级,故残疾赔偿金应计算为112993.2元(9416.10元/年×20年×60%),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请求赔偿护理费20846.70元,应按2014年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为28472元/年标准,计算74天,计算为5772.41元(28472元/年÷365天×74天=5772.41元),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请求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155325.35元,因刘贞贞计算5年,刘淑丽计算12年,高秋侠计算20年,且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故被扶养人生活费应计算为108160.42元(6438.12元/年×12年+6438.12元/年×8年×60%),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因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需承担80%的责任,故以上各项赔偿按80%的比例由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承担。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请求赔偿精神抚慰金100000元,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酌定为20000元,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要求义肢费,因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未实际安装义肢,其提供的安装诊断证明不能作为计算义肢费的标准,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可待配置后另行主张权利。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反诉请求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返还垫付的医疗费34291.8元,因刘心安需承担20%的责任,故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需返还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医疗费6858.36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三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住院伙食补助费460元、误工费1909.02元、护理费5772.41元、残疾赔偿金112993.2元、被扶养人生活费108160.42元、复印费6元、鉴定费740元、交通费500元、住宿费880元共计231421.05元的80%即185136.84元;二、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精神抚慰金20000元;三、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医疗费6858.36元;(以上一、二、三项相互折抵后,由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198278.48元);四、驳回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的其它诉讼请求;五、驳回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的其它反诉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件受理费12158元,反诉费658元共计12816元,由原告(反诉被告)刘心安负担9306元,被告(反诉原告)高品亮负担351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徐耀军审 判 员  候玲玲人民陪审员  张剑伟二〇一五年八月三日书 记 员  杜光波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