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安中民二终字第00100号

裁判日期: 2015-08-03

公开日期: 2015-12-29

案件名称

朱毕国与邹良恩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陕西省安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朱毕国,邹良恩

案由

土地租赁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安中民二终字第00100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朱毕国,男,1964年1月6日出生,汉族,农村居民。委托代理人董友纯,女,1966年3月29日出生,汉族,农村居民,系朱毕国之妻。委托代理人董友道,平利县148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邹良恩,男,1955年7月9日出生,汉族,农村居民。上诉人朱毕国因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不服陕西省平利县人民法院(2014)平民初字第0053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分别于2015年5月29日和8月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朱毕国及其委托代理人董友纯、董友道,被上诉人邹良恩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认定,2009年农历1月8日,朱毕国因兴办砖厂和修筑农用三轮车简易通行车道的需要,与平利县八仙镇龙门村一组的邹良恩等16位村民达成土地租赁协议,租赁期限为5年,协议第四条约定:“租用乙方(邹良恩等人一方)农用地内若有核桃树,以砍伐核桃树株数为准,每株树按250元计算,一次性按株付清植树户植树费。”协议签订后,朱毕国在修路的过程中,损毁邹良恩38棵核桃树,但未按约定向邹良恩支付补偿款。原审认为,依据邹良恩提供的证人谢永兵的证言,能够证实朱毕国损毁邹良恩的核桃树为38棵;邹良恩提供的《租用土地协议书》,能够证实每株核桃树的补偿标准为250元;朱毕国在民事答辩状中认可相应的补偿款并未支付,法院予以确认。邹良恩自认朱毕国已支付10株核桃树的赔偿款2500元,且邹良恩从朱毕国砖厂拉走的100块水泥砖可折抵80元,故邹良恩主张由朱毕国赔偿6920元(38株×250元/株-2500元-80元)的诉讼请求,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朱毕国抗辩称邹良恩被损毁的核桃树实为20株,没有证据支持;朱毕国主张邹良恩曾向其借款5000元,且赊欠2500块水泥砖应付款4250元,双方互负的债务互相抵消的抗辩意见,因邹良恩否认向其借款5000元,另认为拉砖的数量为2000块而非2500块,且砖款抵消的是劳务工资而非核桃树补偿款,而朱毕国在诉讼中提供的证据亦无法证实其主张,故其抵消之诉不能成立,朱毕国可在证据齐备后另行主张权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之规定,原审判决:限朱毕国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向邹良恩支付核桃树补偿款6920元。案件受理费50元,由朱毕国负担。宣判后,朱毕国不服提出上诉,认为根据当年经手人谢友兵记录的砍核桃树账册记载,被上诉人邹良恩名下只有33根核桃树,另外2009年正月初邹良恩向上诉人借款5000元,还从上诉人处拉走水泥砖2500块,上述债务相抵后,邹良恩还要给付上诉人3500元,因此请求二审撤销原判。在二审庭审中,朱毕国提交了新的证据材料,认为砍核桃树的补偿款已经向邹良恩付清,请求驳回邹良恩的诉讼请求。被上诉人邹良恩答辩认为,2009年朱毕国与被上诉人等16人达成土地租赁协议后,损毁被上诉人38棵核桃树,先期支付10棵核桃树的补偿款2500元,拖欠6920元未支付。故请求二审维持原判。在二审审理中,朱毕国提交了一份证据材料:题为“2009年朱毕国因修路挖核桃树根数已付清”的单据,拟证明挖核桃树的补偿款已向邹良恩付清。被上诉人邹良恩经质证认为,该单据上面的签名和捺印是其所为,但这是领取的土地补偿款,不是核桃树的补偿款。为查清事实,本院依法调查了朱毕国提交的单据中所涉及的孔祥芝、徐宗林、谢兵(即谢永兵)等人以及董兵的妻子杨帮玉,并通知谢永兵出庭作证。孔祥芝、徐宗林证明核桃树的补偿款朱毕国已经给其付清,并认可单据上自己的签名和捺印;杨帮玉证明核桃树的补偿款朱毕国已经给其付清;谢永兵证明其是当时修路挖树的记账人,邹良恩的树是38根,树款朱毕国没有付清。对照账本谢永兵当庭进行核对,认为账本记载的孔祥芝、董兵、黄兵、徐宗林的根数与单据上面根数吻合,邹良恩记载的是33根,但应该是38根,原因是当时是两个账本,另一个账本上还记有5根。经当庭质证,上诉人朱毕国对孔祥芝、徐宗林、杨帮玉的证言无异议;对谢永兵证明邹良恩的核桃树是38根,且补偿款未付清有异议,认为谢永兵给上诉人的挖核桃树的账本只有一本,挖邹良恩的核桃树是33根,且已付清。被上诉人邹良恩认为孔祥芝、徐宗林、杨帮玉所述不是事实,对谢永兵的证言无异议。经双方当事人两次开庭质证,合议庭评议认为:孔祥芝、徐宗林、杨帮玉证实朱毕国已将核桃树的补偿款给自己付清,且孔祥芝、徐宗林认可“2009年朱毕国因修路挖核桃树根数已付清”单据上自己的签名和捺印,故对孔祥芝、徐宗林、杨帮玉的证言予以采信;对朱毕国提交的“2009年朱毕国因修路挖核桃树根数已付清”单据,因孔祥芝、徐宗林认可单据上自己的签名和捺印,且被上诉人邹良恩也认可该单据上自己的签名和捺印,故对该证据本院予以采信;对谢永兵证明挖邹良恩的核桃树为38根的意见,因与账本和单据上记载的根数不一致,本院不予采信。对谢永兵证明补偿款未给邹良恩付清的意见,因邹良恩认可“2009年朱毕国因修路挖核桃树根数已付清”单据上自己的签名和捺印,且单据上的孔祥芝、徐宗林等人也认可朱毕国已将核桃树的补偿款给自己付清,故对谢永兵的该证言本院也不予采信。经二审审理查明,2009年农历1月8日,朱毕国因兴办砖厂和修建农用三轮车简易通行车道的需要,与平利县八仙镇龙门村一组的邹良恩等村民达成土地租赁协议,该协议第四条约定:“租用乙方(即邹良恩等村民一方)农用地内若有核桃树,以砍伐核桃树株数为准,每株树按250元计算,一次性按株付清植树户植树费。”协议签订后,谢永兵为修路挖树的记账人,根据其所记账本显示损毁邹良恩的核桃树为33根。另依据朱毕国提交的“2009年朱毕国因修路挖核桃树根数已付清”单据表明,邹良恩名下的核桃树为33根,庭审中邹良恩认可该单据上自己的签名和捺印,但其认为这是其领取的土地补偿款,不是核桃树的补偿款。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二个:一、因修路损毁邹良恩的核桃树是33根还是38根?二、朱毕国是否已经付清邹良恩核桃树补偿款?关于焦点一,根据当时修路挖树的记账人谢永兵所记载的账本显示,邹良恩的核桃树根数是33根,这与朱毕国提交的“2009年朱毕国因修路挖核桃树根数已付清”单据上记载的邹良恩名下的核桃树根数相同,且该单据上所记载的孔祥芝、黄兵、董兵、徐宗林等人的核桃树根数与谢永兵账本上的数字也能对应一致,故2009年因修路损毁邹良恩的核桃树应是33根。邹良恩认为依据谢永兵的当庭陈述应是38根,因无其他证据相印证,本院不予采信。关于焦点二,根据朱毕国提交的“2009年朱毕国因修路挖核桃树根数已付清”单据,孔祥芝、徐宗林认可该单据上自己的签名和捺印,另孔祥芝、徐宗林、杨帮玉证实朱毕国已将核桃树的补偿款给自己付清,且邹良恩也认可该单据上自己的签名和捺印。被上诉人邹良恩当庭认为该单据上面的签名和捺印虽是其所为,但这领取的是土地补偿款,不是核桃树的补偿款。邹良恩此意见缺乏充足证据支持,本院依法不予支持。综上,邹良恩请求朱毕国支付其核桃树补偿款的诉讼请求证据不足,依法应予驳回。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依法应予改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判决如下:一、撤销陕西省平利县人民法院(2014)平民初字第00531号民事判决;二、驳回邹良恩的诉讼请求。一二审案件受理费各50元,共计100元,均由邹良恩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刘新建审 判 员  帅文婷代理审判员  张 燕二〇一五年八月三日书 记 员  杨锦龙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