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钦南民初字第1626号
裁判日期: 2015-08-03
公开日期: 2015-11-10
案件名称
广西雄州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钦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广西雄州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
案由
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一款,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四条第一款
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钦南民初字第1626号原告(反诉被告)广西雄州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住所地,钦州市永福西大街****号。法定代表人李忠,该公司经理。委托代理人冯永富,广西海岸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反诉原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住所地,钦州市扬帆北大道*号。法定代表人关峰,该公司总经理。委托代理人甘全朋,广西君望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梁英芳,该公司法务。原告广西雄州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与被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7月7日立案受理,被告在答辩期内向本院提起反诉,本院于2015年7月2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由审判员莫愈松担任审判长、审判员宁蓉荣、人民陪审员温丽静参加的合议庭,于2015年7月3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合并审理。原告(反诉被告)广西雄州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冯永富,被告(反诉原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甘全朋、梁英芳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反诉被告)广西雄州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诉称及辩称,被告(反诉原告)因资金周转困难,多次向李开远借款,李开远通过银行转账和现金方式共借款3570.5万元给被告(反诉原告)。后李开远将上述债权转让给原告(反诉被告),并告知被告(反诉原告)。在转让债权过程中,被告(反诉原告)将座落于钦州市扬帆大道东面、南珠东大街北面的钦州恒祥豪苑7#号、8#号楼第4层整层商铺即401号商品房[建筑面积共6352.69㎡,土地使用证号:钦国用(2014)第A0737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编号:钦房预售字第2015030号]出售给原告(反诉被告),按2500元/㎡计算购房款共1588.1725万元,以抵顶所欠原告(反诉被告)的债务1588.1725万元。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协商,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但被告(反诉原告)却一直拖着不办理商品房买卖备案登记,原告(反诉被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向法院起诉,请求判决确认原告(反诉被告)与被告(反诉原告)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合法有效;被告(反诉原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第一个工作日内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被告(反诉原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第一个工作日内分别出具商品房的非办证凭证和办证有效凭证的《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给原告(反诉被告);被告(反诉原告)在商品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上述商品房办理权属登记需由被告(反诉原告)提供的资料报产权登记机关备案,办理上述商品房的《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给原告(反诉被告);诉讼费、保全费由被告(反诉原告)负担。被告(反诉原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反诉称及辩称,被告(反诉原告)因资金周转困难向李开远借款,双方于2014年5月19日签订一份《借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00万元,实际借款金额也为1000万元;2014年7月28日又签订一份《借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700万元,实际借款金额为1488.5万元。因此,被告(反诉原告)向李开远借款的本金实际共为2488.5万元。至于被告(反诉原告)与李开远于2014年12月16日签订的借款金额为596万元的《借款合同补充协议》、于2015年4月5日签订的借款金额为486万元的《借款合同补充协议》上约定的借款金额均为前两笔借款的利息,被告(反诉原告)并未实际收到上述的1082万元,而原告(反诉被告)提供的银行转账凭证仅是被告(反诉原告)配合李开远走账所形成,请求法院依法追加李开远为本案第三人,以查清借款事实。李开远将上述债权转让给原告(反诉被告)后,因被告(反诉原告)一时无法偿还借款,原告(反诉被告)提出为确保其债权实现,要求被告(反诉原告)与其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将恒祥豪苑7#、8#楼401号商铺按2500元/㎡签给其,否则就到法院起诉被告(反诉原告),被告(反诉原告)担心被起诉无法到银行融资,被迫以明显偏低价格与原告(反诉被告)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综上所述,被告(反诉原告)所欠原告(反诉被告)借款本金实为2488.5万元,并非原告(反诉被告)所主张的3570.5万元;双方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真实意思是为了保证原告(反诉被告)的债权安全,而不是为了买卖房产,况且被告(反诉原告)也不可能真的以如此低的价格出售房产,因此,该《商品房买卖合同》是原告(反诉被告)采取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的手段签订的,对于被告(反诉原告)是存在重大误解且显失公平的,请求法院予以撤销,以维护被告(反诉原告)的合法权益。经审理查明,2014年5月19日,被告(反诉原告)与李开远签订《借款合同》,约定被告(反诉原告)向李开远借款1000万元,后李开远将该笔款项转入被告(反诉原告)账户;2014年7月28日,被告(反诉原告)又与李开远签订《借款合同》,约定被告(反诉原告)向李开远借款1700万元,后李开远将1370万元转入被告(反诉原告)股东关仕杰的账户,并将现金118.5万元交给关仕杰,关仕杰于2014年8月28日出具收到1488.5万元的收条给李开远;2014年12月16日,被告(反诉原告)与李开远签订《借款合同补充协议》,约定李开远再借给被告(反诉原告)596万元,后李开远将450万元转入关仕杰账户,将146万元现金交给关仕杰,关仕杰出具收到596万元的收条给李开远;2015年4月5日,被告(反诉原告)再次与李开远签订《借款合同的补充协议》,约定被告(反诉原告)再向李开远借款486万元,李开远于2015年4月16日将上述款项转入被告(反诉原告)法定代表人关峰的账户后,关峰于当日出具收据给李开远。2015年5月25日,李开远与原告(反诉被告)签订《债权转让协议书》,约定将李开远对被告(反诉原告)享有本金3570.5万元及利息的债权转让给原告(反诉被告)。李开远于当日向被告(反诉原告)发出《债权转让通知书》,被告(反诉原告)法定代表人关峰在通知书上签字确认同意转让。2015年5月26日,被告(反诉原告)向李开远发出《承诺函》,承诺如需用房产抵偿债务的,由李开远指定原告(反诉被告)接收债权,所欠借款则视为原告(反诉被告)交纳给其的购房款。2015年5月26日,原告(反诉被告)与被告(反诉原告)签订编号为HX-2015-014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原告(反诉被告)向被告(反诉原告)购买位于钦州市扬帆大道东面的恒祥豪苑第7#、8#楼第4层401号商铺[建筑面积共6352.69㎡,土地使用证号:钦国用(2014)第A0737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编号:钦房预售字第2015030号],单价为2500元/㎡,总金额1588.1725万元,付款方式为一次性付款,即原告(反诉被告)用对被告(反诉原告)享有的债权抵顶全部购房款。被告(反诉原告)于2015年6月15日取得上述商品房的预售许可证,但却一直没有办理上述商品房买卖备案登记,因此,原告(反诉被告)于2015年7月7日诉至本院,提出前述诉讼请求。被告(反诉原告)于2015年7月22日提起反诉,请求撤销上述《商品房买卖合同》。本院认为,原告(反诉被告)与被告(反诉原告)均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双方于2015年5月26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将被告(反诉原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位于钦州市扬帆大道东面恒祥豪苑第7#、8#楼第4层401号商铺出卖给原告(反诉被告)广西雄州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在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该合同合法有效,原告(反诉被告)诉请确认原告(反诉被告)与被告(反诉原告)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合法有效、被告(反诉原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第一个工作日内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被告(反诉原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第一个工作日内分别出具商品房的非办证凭证和办证有效凭证的《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给原告(反诉被告)、被告(反诉原告)在商品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上述商品房办理权属登记需由被告(反诉原告)提供的资料报产权登记机关备案、办理上述商品房的《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给原告(反诉被告)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反诉原告)关于合同是其被原告(反诉被告)胁迫所签,并不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的主张,未能提供证据予以证实,本院不予采纳;另被告(反诉原告)主张合同约定单价明显偏低、显失公平,本院认为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具有抵债性质,应当允许当事人自愿约定,而不必参考市场价格,因此,被告(反诉原告)的该主张不予采纳;被告(反诉原告)的反诉诉请,证据和法律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反诉原告)请求追加李开远为本案第三人参加诉讼,本院认为本案是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被告(反诉原告)与李开远的借款关系是另一法律关系,李开远与本案无法律上的直接利害关系,不应追加其为本案的第三人。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反诉被告)广西雄州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与被告(反诉原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26日签订的购买位于钦州市扬帆大道东面的恒祥豪苑第7#、8#楼第4层401号商铺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编号为HX-2015-014)合法有效;二、被告(反诉原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第一个工作日内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上述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三、被告(反诉原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第一个工作日内分别出具上述商品房的非办证凭证和办证有效凭证的《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给原告(反诉被告)广西雄州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四、被告(反诉原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在上述商品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商品房办理权属登记需由被告(反诉原告)提供的资料报产权登记机关备案,办理上述商品房的《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给原告(反诉被告)广西雄州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五、驳回被告(反诉原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反诉诉讼请求。本诉案件受理费117090元,反诉案件受理费50元,诉讼保全费5000元,共计122140元,由被告(反诉原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负担[被告(反诉原告)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钦州北部湾房地产有限公司应于本案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将本诉案件受理费117090元,诉讼保全费5000元,共计122090元存入本院账户]。上述义务,义务人应按判决规定的时间履行。权利人可在本案生效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最后一日起二年内向本院申请执行,或向本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并在上诉期届满之日起七日内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117090元(直接汇入银行帐户。开户行:农行钦州分行榕树支行;开户名称: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费汇缴专户;开户帐号:73×××20),逾期不交也不提出缓、减、免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长 莫愈松审 判 员 宁蓉荣人民陪审员 温丽静二〇一五年八月三日书 记 员 邓龙鹏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