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三中民终字第10177号
裁判日期: 2015-08-20
公开日期: 2015-09-28
案件名称
杨×1等与杨×4法定继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杨×1,杨×2,杨×3,杨×4
案由
法定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三中民终字第10177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杨×1,女,1968年9月4日出生。委托代理人雷书湖,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上诉人(原审被告)杨×2,男,1972年4月19日出生。上诉人(原审被告)暨杨×2委托代理人杨×3,女,1965年12月28日出生。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杨×4,男,1957年2月11日出生。委托代理人王月,北京市诚汇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杨×1、杨×2、杨×3与被上诉人杨×4因法定继承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2015)通民初字第0103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杨×1在原审法院诉称:杨×5与周×系夫妻关系。二人育有长子杨×4、次子杨×2、长女杨×3、次女杨×1。周×于1984年11月21日病故,杨×5于2014年11月28日死亡。父母二人生前没有固定财产,杨×5生前留有存款53437.76元。上述存款在杨×4处保存。杨×5生前没有遗嘱。故诉至法院请求判决杨×1、杨×2、杨×3、杨×4平均继承现金53437.76元、利息2000元,诉讼费由杨×4承担。杨×4辩称:不同意杨×1的诉讼请求,不清楚有现金遗产,更没有保存过遗产,如果杨×1处有被继承人遗产,同意分割,通州法院已经生效判决杨×1、杨×2、杨×3、杨×4共同支付被继承人的医疗费、生活费、赡养费,该费用杨×4承担了大部分。杨×3、杨×2辩称:同意杨×1的诉讼请求。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杨×5与周×系夫妻关系,二人共育有子女五人,除杨×1、杨×2、杨×3、杨×4四人外,尚有杨×6。杨×6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去世,其有一子杨×7。周×于1984年去世,杨×5于2014年11月28日去世,二人生前均未立有遗嘱。杨×1称杨×5生前留有53437.76元遗产,并提供北京农商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单三张、存折一个予以佐证。杨×1提交的账号为×××的定期储蓄存款单户名为杨×5,存入金额为10000元,账号为×××的定期储蓄存款单户名为杨×5,存入金额为10000元,账号为×××的定期储蓄存款单户名为杨×4,存入金额为25000元,账号为×××的存折户名为杨×5,2013年10月19日余额为8437.76元。在庭审中,杨×4辩称两张存入金额为10000元的定期储蓄存款单被挂失取出的钱款确由自己保管,但基本已用于支付杨×5医疗、养老院费用,并提供部分医疗费票据、养老院收据予以佐证,同时称存折也已被挂失。在庭审中,杨×2称被继承人杨×5存在债务,并提供村委会证明一张。另查,2014年4月29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做出(2014)通民初字第04428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一、杨×4、杨×2、杨×3自2014年5月起,每月十日前分别给付杨×5当月赡养费300元;二、杨×5的医疗费,在经过相关报销后由杨×4、杨×2、杨×3各承担四分之一,于报销后十日内执行清;三、驳回杨×5的其他诉讼请求。2014年6月19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做出(2014)通民初字第09401号民事调解书,协议:一、杨×1自2014年7月起,每月十日前给付杨×5当月赡养费300元;二、杨×5的医疗费,在经过相关报销后由杨×1承担四分之一,于报销后十日内执行清。原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公民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根据查明的事实,两张存入金额为10000元的定期储蓄存款单挂失后钱款在杨×4处保管,杨×4辩称已用于支付杨×5医疗费,但依据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该笔费用应属杨×1、杨×2、杨×3、杨×4应尽义务,不应由被继承人杨×5的财产予以支付,养老院相关费用已由杨×4支付,应在上述款项中扣除,剩余部分作为被继承人杨×5的遗产由杨×1、杨×2、杨×3、杨×4四人各继承四分之一。关于户名为杨×4的定期储蓄存款单载明的钱款,因杨×1并未提交充分确实的证据证明该笔钱款确属被继承人杨×5所有,故对于杨×1要求继承该笔钱款的诉讼请求,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关于存折中载明的钱款,因该存折确已挂失,钱款在被继承人去世前已被取出,现并无证据证明该笔钱款在被继承人杨×5去世时依然存在,故对于杨×1要求继承该笔钱款的诉讼请求,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关于杨×1主张的利息,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原审法院据此判决如下:一、杨×4给付杨×1被继承人杨×5遗产款一千七百七十一元二角五分,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执行清;二、杨×4给付杨×2被继承人杨×5遗产款一千七百七十一元二角五分,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执行清;三、杨×4给付杨×3被继承人杨×5遗产款一千七百七十一元二角五分,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执行清;四、驳回杨×1的其他诉讼请求。杨×1、杨×2、杨×3均不服原审法院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依法改判支持杨×1的诉讼请求。其上诉理由是:1.杨×4自诉讼开始到结束态度恶略,并否认有存款在杨×4手中,受辩称已支付杨×5各种支出,杨×4想独吞杨×5遗产为目的,杨×1、杨×2、杨×3认为应剥夺杨×4合法继承权。2.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有误,杨×5银行存折8437.76元、银行存单20000元均被杨×4独吞。3.25000元存单虽在杨×4名下,实为杨×5所有。4.原审认定敬老院支出应扣除与事实不符,因为老年人国家补助、村补助、每个子女每月赡养费300元,累积金额够杨×5支出。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查明的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上述事实,有定期储蓄存款单、存折、录音及当事人、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本院认为:本案上诉争议焦点为杨×5的遗产数额。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关于户名为杨×4的定期储蓄存款单载明的钱款,因杨×1并未提交充分确实的证据证明该笔钱款确属被继承人杨×5所有,故对于杨×1要求继承该笔钱款的诉讼请求,证据不足,不应予以支持。而存折中载明的钱款,因该存折确已挂失,钱款在被继承人去世前已被取出,现并无证据证明该笔钱款在被继承人杨×5去世时依然存在,故对于杨×1要求继承该笔钱款的诉讼请求,证据不足,不应予以支持。依据现有证据及当事人陈述可以确认,杨×5的两张存入金额为10000元的定期储蓄存款单挂失后钱款在杨×4处保管,对于上述款项的去向,杨×4应承担举证责任。原审法院认定已由杨×4支付的养老院相关费用应在上述款项中扣除,剩余部分作为遗产分割并无不当,应予维持。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所作判决并无不当,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法院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审案件受理费1186元,由杨×1负担296.5元(已交纳),由杨×4负担296.5元,由杨×3负担296.5元,由杨×2负担296.5元,均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交纳。二审案件受理费1136元,由杨×1、杨×3、杨×2共同负担(已交纳)。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李 丹审判员 付 辉审判员 王 伟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日书记员 刘怡然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