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若刑初字第47号

裁判日期: 2015-08-20

公开日期: 2015-09-30

案件名称

范树根危险驾驶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若羌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若羌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范某某

案由

危险驾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一百三十三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

全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若刑初字第47号公诉机关若羌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范某某,男,汉族,1965年3月4日出生,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人,因涉嫌危险驾驶罪,经若羌县公安局决定,于2015年6月29日被若羌县公安局取保候审,2015年7月17日若羌县人民检察院决定对被告人范某某取保候审,2015年8月3日若羌县人民法院决定对被告人范某某取保候审,并由若羌县公安局执行。若羌县人民检察院以若检刑诉(2015)7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范某某危险驾驶罪,于2015年8月3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实行独任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若羌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宋继红,被告人范某某到庭参加诉讼。现本案已审理终结。若羌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15年3月20日18时27分,范某某醉酒后驾驶新MX31**号猎豹牌CFA6501AA小型普通客车,沿若羌县楼兰路由北向南超速行驶至武警中队门前路段时,与前方同向左转弯变道行驶的早某某驾驶的新M8E0**号捷达FV7160GTX小型轿车(载乘吾尔尼萨·托胡提、祖力卡尔江·麦麦提吐尔逊)发生碰撞,造成驾驶人范某某与早某某,乘车人吾某某、祖某某受伤,新M8E0**号捷达FV7160GTX小型轿车着火,新MX31**号猎豹牌CFA6501AA小型普通客车损坏的伤人道路交通事故。后经查,从被告人范某某身体中所抽取的血液中检出每百毫升血液中含乙醇225毫克。上述事实,有报案材料、被害人陈述、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图、照片、书证等证据予以充分证实,被告人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本院认为被告人范某某醉酒后超速在公共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造成本人及被害人受伤车辆毁坏的交通事故,此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范某某对指控事实及罪名均无异议。经审理查明,2015年3月20日18时27分,被告人范某某醉酒后(经检测100毫升血液中含乙醇225毫克)驾驶新MX31**号猎豹牌CFA6501AA小型普通客车,沿若羌县楼兰路由北向南超速行驶至武警中队门前路段时,与前方同向左转弯变道行驶的早某某驾驶的新M8E0**号捷达FV7160GTX小型轿车(载乘吾某某、祖某某)发生碰撞,造成驾驶人范某某与早某某,乘车人吾某某、祖某某受伤,新M8E0**号捷达FV7160GTX小型轿车着火,新MX31**号猎豹牌CFA6501AA小型普通客车损坏的伤人道路交通事故。经若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人范某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早某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乘车人吾某某、祖某某无责任。另查明,2015年8月19日,受害人早某某、吾某某、祖某某与被告人范某某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协议,并赔偿了损失,得到了受害人早某某、吾某某、祖某某谅解,受害人望若羌县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范某某在量刑上从轻或减轻处罚。上述事实,被告人范某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并有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登记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图、现场事故照片、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酒精(乙醇)检验报告、交通事故痕迹鉴定意见书、驾驶人信息查询结果单、被害人的陈述、被告人供述及被告人的身份信息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范某某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辆超速行驶,造成人员受伤的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鉴于被告人范某某在发生事故后,未离开现场,积极配合调查,属于自首,且认罪态度较好,具有悔罪表现。在庭审前积极与被害人达成民事赔偿协议,给予民事赔偿,并得到受害人谅解,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被告人范某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款、第六十七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范某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罚金限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缴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本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五份。审判员  郭军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日书记员  蒋丽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