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徐民终字第1662号
裁判日期: 2015-08-19
公开日期: 2015-08-20
案件名称
郭苏侠与张玉英所有权确认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
法院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徐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张玉英,郭苏侠
案由
所有权确认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徐民终字第1662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张玉英。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郭苏侠。委托代理人时美玲,江苏同瑞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张玉英因与被上诉人郭苏侠所有权确认纠纷一案,不服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2014)泉民初字第412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张玉英,被上诉人郭苏侠及其委托代理人时美玲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查明,2012年2月29日郭苏侠与张玉英签订证明一份,内容为:“院内分割:楼下主房一间属(郭淑侠),院子楼上所有房属(张玉英)”。2013年6月16日张玉英(乙方)与徐州市鼓楼区住房和建设局(甲方)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一份,主要内容为:乙方现住址为徐州市鼓楼区大孤山村1组135号,被征收房屋坐落在徐州市西三环大孤山村,建筑面积93.6平方米,总补偿款为358920元,其中房屋补偿299520元,甲方提供徐州市玉潭湖10-1-401室房屋与乙方被征收房屋调换产权,乙方同意以被征收房屋补偿款与甲方产权调换房屋房款相互结算差价,甲方提供的产权调换房屋总价款为266218元,乙方补偿总款358920元,差价款92702元由甲方支付乙方,于本协议订立后30日内给付。协议签订后张玉英已领取差价款92702元。庭审中,双方均认可楼下主房一间房屋的建筑面积约为30平方米。郭苏侠的一审诉讼请求为:请求判令张玉英支付郭苏侠房屋拆迁补偿款9万元。原审法院认为,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本案中根据郭苏侠与张玉英签订的证明,确认徐州市鼓楼区大孤山村1组135号的楼下主房一间,建筑面积约为30平方米的房屋属郭苏侠所有。该房屋现已被徐州市鼓楼区住房和建设局征收,征收补偿款已被张玉英领取,故张玉英应将该房屋的征收补偿款给付郭苏侠。根据张玉英(乙方)与徐州市鼓楼区住房和建设局签订的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征收房屋的单价为3200元(299520元÷93.6平方米),故郭苏侠主张的房屋征收补偿款9万元(30平方米×3000元/平方米),予以支持。张玉英辩称证明系被胁迫书写,无证据证明,不予采信。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张玉英应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郭苏侠支付房屋征收补偿款9万元。案件受理费2050元,减半收取1025元,由张玉英负担。上诉人张玉英不服上述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上诉人张玉英与拆迁部门签订的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是根据当时的拆迁政策而对上诉人的补偿,与郭苏侠无关。从拆迁部门经办人员的证明可以看出,郭苏侠曾向拆迁部门主张过权利,但已放弃了权利。如果拆迁房屋属于郭苏侠所有,其不可能让上诉人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综上,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驳回郭苏侠对张玉英的诉讼请求。被上诉人郭苏侠答辩称:一审认定郭苏侠享有拆迁补偿款的依据是双方签订的权属分割证明,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郭苏侠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权利,曾到拆迁部门反映情况,后来在郭苏侠不知情的情况下拆迁部门与张玉英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郭苏侠得知后反复到拆迁部门反映要求处理,拆迁部门曾主持调解,但调解未成,因此郭苏侠从未放弃权利。请求二审法院依法驳回上诉人张玉英的上诉请求。经双方当事人确认,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为:涉案房屋的拆迁补偿款应否支付给郭苏侠。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均未提供新的证据。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事实一致。本院认为,关于涉案房屋的拆迁补偿款应否支付给郭苏侠问题。根据郭苏侠与张玉英签订的证明,双方已对徐州市鼓楼区大孤山村1组135号的房屋进行了分割,双方约定涉案房屋属郭苏侠所有。该房屋现已被徐州市鼓楼区住房和建设局征收,征收补偿款已被张玉英领取,故张玉英应将该房屋对应的征收补偿款给付郭苏侠。张玉英主张,郭苏侠已经放弃涉案房屋的权利,但其未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而根据郭苏侠一审所提供的录音证据,却能反映出郭苏侠在房屋拆迁补偿后曾积极主张权利,故对张玉英的该项主张本院不予采信。综上,上诉人张玉英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法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2050元,由上诉人张玉英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费 蜜代理审判员 周东海代理审判员 刘 洋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九日书 记 员 吴雨臻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