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刑一复字第14号

裁判日期: 2015-08-19

公开日期: 2015-11-26

案件名称

刘屯屯犯故意杀人罪复核刑事裁定书

法院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山东省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复核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鲁刑一复字第14号被告人刘屯屯,农民。1999年7月31日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因涉嫌犯故意杀人罪于2014年1月13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月28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山东省青岛市第一看守所。指定辩护人孟凡鹏、宋建利,北京大成(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刘屯屯犯故意杀人罪一案,于二○一五年三月十九日作出(2014)青刑一初字第107号刑事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刘屯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本案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抗诉。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报送本院核准。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并为被告人刘屯屯指定辩护人��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现已复核终结。经复核查明:2001年9月8日16时许,被告人刘屯屯酒后携带菜刀至山东省平度市某村委办公室附近,找到时任该村村支部书记的刘某甲要求给自己分地,双方为此发生争执并厮打。村民刘某乙见状上前将刘屯屯手中的菜刀夺下,于某亦上前劝解,刘屯屯遂殴打于某,二人发生厮打。期间,刘屯屯从本村一小卖部内拿起一把剔骨刀,朝于某的腹部捅刺一刀,村民刘某丙将刀夺下后,刘屯屯与于某离开现场。随后,刘屯屯至村民王景芳家门口找到一把铁镢,追赶于某至村卫生室内,持铁镢朝于某的头面部击打数下,致于某当场死亡。作案后,刘屯屯潜逃至外地。2014年1月13日,刘屯屯到公安机关投案。经鉴定,被害人于某系被他人用钝器击伤头面部致右颅骨骨折、颅底前、中窝粉碎性骨折、大脑蛛网��下腔出血而死亡。上述事实,有下列经原审庭审出示、质证并确认的证据予以证实:证人刘某甲、刘某乙、刘某丙、刘某香等人分别证实案发当天,看到刘屯屯先后持剔骨刀、铁镢向于某捅刺、击打的过程;公安机关现场勘查时提取的单刃刀、铁镢各一把,经刘屯屯辨认确认系其作案工具;鉴定意见证实被害人于某系被他人用钝器击伤头面部致右颅骨骨折、颅底前、中窝粉碎性骨折、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死亡;被告人刘屯屯投案后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且其供述与证人证言,勘验、检查笔录,鉴定意见,物证,书证等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足以证实被告人刘屯屯酒后先持剔骨刀捅刺于某的身体,后又用铁镢击打于某的头部,致被害人于某死亡的犯罪事实。复核期间,被告人刘屯屯的辩护人提出“本案由民间矛盾引发;刘屯屯���自首,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请求法院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关于被告人刘屯屯的辩护人提出“本案由民间矛盾引发;刘屯屯系自首,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请求法院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经查,被告人刘屯屯与村支部书记发生争执并厮打,于某出于善意上前劝架,并非发生矛盾的一方,且无过错;刘屯屯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认罪态度较好,确有悔罪表现,原审法院在量刑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上述情节,并依法对其作出从轻处罚。故被告人刘屯屯的辩护人所提辩护意见均不能成立。本院认为,被告人刘屯屯与他人发生争执期间因被害人于某上前劝架而持刀将于某捅伤后,又持铁镢追赶于某并朝其头面部击打,致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且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应予严惩。但鉴于其潜逃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确有悔罪表现,依法可对其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被告人刘屯屯的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均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裁定如下:核准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青刑一初字第107号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刘屯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本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审判长  杨福迅审判员  荣 华审判员  郑清华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九日书记员  杨 璐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