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沽民初字第756号
裁判日期: 2015-08-18
公开日期: 2015-09-10
案件名称
韩秀同与裴桂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沽源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沽源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韩秀同,裴桂海
案由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
全文
河北省沽源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沽民初字第756号原告韩秀同,农民。委托代理人韩立新,农民。被告裴桂海,农民。原告韩秀同与被告裴桂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董一凡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经合法传唤,第一次开庭,原告韩秀同的委托代理人韩立新、被告裴桂海到庭参加诉讼;第二次开庭,原告韩秀同、被告裴桂海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韩秀同的委托代理人诉称:被告裴桂海连续5年(从2011年到2015年)未经原告同意非法多占并且耕种原告家承包的0.3亩耕地,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要,被告态度强硬、坚决不给,而且动手打原告,后经村委会调解未成。故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返还0.3亩耕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被告赔偿原告的直接经济损失525元(0.3亩耕地的承包费);被告赔偿原告其他经济损失1000元(0.3亩耕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误工费、交通费);诉讼费用由被告负担。原告韩秀同的委托代理人向法庭提供如下证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复印件一份,主张原告韩秀同与沽源县小厂镇仁和堡村村民委员会存在土地承包关系,原告承包耕地22.93亩;沽源县土地承包合同书复印件一份,主张原告韩秀同在沽源县小厂镇仁和堡村“黄土厂”共承包5.5亩耕地;沽源县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复印件一份,主张原告韩秀同与沽源县小厂镇仁和堡村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书合法有效;土地承包原始记录复印件一份,主张原告韩秀同于二轮承包耕地时在沽源县小厂镇仁和堡村“黄土厂”分得5.5亩耕地。另外,该村在“黄土厂”还剩余2.4亩耕地,由原告承包,并缴纳承包费。被告裴桂海认为,原告提供的上述证据无法证明被告非法侵占了原告的耕地。被告裴桂海辩称:原、被告都是开垦了二人耕地之间的荒地,被告没有侵占原告的耕地;原告曾找梁河说服被告将本案争议的0.3亩耕地给原告耕种,间接说明被告没有侵占原告的耕地。故原告要求被告返还本案争议的0.3亩耕地是无中生有,被告要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被告裴桂海未向法庭提供证据。沽源县人民法院所做的勘验笔录一份,证明原告韩秀同在该村“黄土厂”的承包耕地的实际面积为8.88亩,被告裴桂海在该村“黄土厂”的承包耕地的实际面积为2.16亩。原、被告对该勘验笔录无异议。经审理查明:原、被告同系沽源县小厂镇仁和堡村村民,二人承包该村“黄土厂”的耕地相邻。原告韩秀同在该地承包了5.5亩耕地,与该村村委会签订了书面土地承包合同,并领取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另外原告向该村村委会又承包了2.4亩耕地,双方没有签订书面的土地承包合同,原告每年向村委会支付承包费。故原告韩秀同在该村“黄土厂”共承包了7.9亩耕地,现该耕地为一整块儿。被告裴桂海在该地共承包了1.25亩耕地。庭审后经实地测量,并经原、被告签字确认,原告韩秀同在该村“黄土厂”的承包耕地为8.88亩,被告裴桂海在该村“黄土厂”的承包耕地为2.16亩。以上事实有土地承包合同书复印件一份,土地承包原始记录复印件一份,勘验笔录一份,原、被告当庭一致陈述予以证明,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原告韩秀同在沽源县小厂镇仁和堡村“黄土厂”承包的耕地应为7.9亩,但实际亩数为8.88亩,其在该地承包耕地的亩数并无短缺,原告向法庭提供的证据亦无法证明其在该村“黄土厂”的0.3亩耕地被被告裴桂海侵占,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故无法认定被告裴桂海侵占了本案争议的0.3亩耕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韩秀同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减半收取50元,由原告韩秀同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董一凡二〇一五年八月十八日书记员 张少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