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浙绍民终字第1212号

裁判日期: 2015-08-17

公开日期: 2015-09-30

案件名称

蔡杭燕与新昌县七星街道侯村村民委员会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绍兴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蔡杭燕,新昌县七星街道侯村村民委员会

案由

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浙绍民终字第1212号上诉人(原审原告)蔡杭燕。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赵公明。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新昌县七星街道侯村村民委员会。诉讼代表人梁士明。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阚智深。上诉人蔡杭燕因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一案,不服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法院(2015)绍新民初字第53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7月21日立案受理后,于2015年8月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蔡杭燕的委托代理人赵公明,被上诉人新昌县七星街道侯村村民委员会的委托代理人阚智深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审理查明:原告蔡杭燕的户籍一直登记在被告处。2013年4月7日原告与张伯江(系农业户口)登记结婚。原告蔡杭燕在被告处承包有土地。自2003年、2004年土地被征用后,被告按照相关规定每年向村民发放粮食款。2014年12月被告又向其他村民发放粮食款3800元,但以原告属出嫁女为由,仅支付原告80%的粮食款金额3040元,余款760元未予发放。2015年1月,被告与新昌县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书一份,约定被告的综合留用地全部由新昌县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回购。同年2月被告将集体留用地回购所得的经济收益分配给村民,每人30000元,但又以原告为出嫁女为由拒绝向原告分配,致该案纠纷发生。原审法院认为:参与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征用补偿费及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应当具备具有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以与该集体经济组织形成较为固定的生产、生活为基本条件。该案中,原告户籍虽仍登记在被告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但原告婚嫁后,未能举证证明仍与被告集体经济组织形成较为固定的集体生产、生活状态,也未能证明与被告之间存在实质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现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土地征用补偿费及集体经济收益款,依据不足,该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蔡杭燕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70元,减半收取285元,其他诉讼费200元,合计人民币485元,由原告蔡杭燕负担285元,被告新昌县七星街道侯村村民委员会负担200元,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法院缴纳。上诉人蔡杭燕不服原审判决,提出上诉称:一、外嫁并不能否定与当��是否存在固定生产、生活关系,也不能作为否定上诉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依据。《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户籍在本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遵守经济合作社章程的农村居民,未本村经济合作社社员:(二)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本村经济合作社社员的”,上诉人完全符合该条规定,应认定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村级留用地回购款及粮食款的分配权。二、上诉人虽长期未居住于村内,但与当地仍然存在密切生活联系,积极履行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义务,并仍然领受到经济体经济组织发放的粮食款,接受计生管理,参加选举投票,因此从客观情况上,上诉人也应享受村级留用地回购款之分配权。三、上诉人从出生至今均为当地村民,上诉人所享有的的承包地,被征用后一部分作为现金进行补偿,一部分留作村自留地,现村自留地被征用,亦属土地征用补偿款的一部分,上诉人理当享有分配权。综上,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判决,依法改判支持上诉人一审诉讼请求,一、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被上诉人新昌县七星街道侯村村民委员会答辩称:一、参与集体经济组织补偿费的分配,应该有集体组织成员的资格:1、与该集体经济组织形成较为固定的生产生活为基本条件,2、登记的常住户口为形式要件,3、是否以集体经济为生活保障。上诉人不符合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基本条件,不享有相应的分配权。二、土地补偿款和集体收益分配款,这两个是不同概念的,上诉人起诉的3万元不是土地征用补偿款,而是集体收益分配款。集体收益分配款的前提条件必须是集体组织经济成员。综上,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双方当事人在二审中均未提供新的证据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与原审法院认定的一致。本院认为,常住户口登记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且在该集体经济组织较为固定的生产、生活,并与该集体经济组织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的成员,依法享有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收益分配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集体经济收益款,即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享有相应的自治权。本案上诉人蔡杭燕的户口虽登记在被上诉人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但其未能提供充分有效之证据证明其在被上诉人处较为固定地生产、生活,亦未能证明与被上诉人之间形成了实质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故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支付集体经济收益款及粮食款余款的依据不足,原审法院不予支持并无不当。综上,上诉人蔡杭燕提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故本院对上���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不予支持。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70元,由上诉人蔡杭燕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夏 鸿代理审判员 冯 奇代理审判员 杜杭莉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七日书 记 员 叶 婷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