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宿中民一终字第00307号

裁判日期: 2015-08-17

公开日期: 2015-09-25

案件名称

秦配、孙妤妍与孙仁海、房印丽共有物分割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徽省宿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孙仁海,房印丽,秦配,孙妤妍

案由

共有物分割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宿中民一终字第00307号上诉人(一审被告):孙仁海,男,1963年8月29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安徽省萧县。上诉人(一审被告):房印丽,女,1965年8月11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址同上。上列两上诉人共同的委托代理人:朱安英,安徽烁光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一审原告):秦配,女,1991年10月20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安徽省萧县。被上诉人(一审原告):孙妤妍,女,2011年11月26日出生,汉族,住址同上。法定代理人:秦配,女,1991年10月20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安徽省萧县,系孙妤妍之母。上列两被上诉人共同的委托代理人:吴斌,萧县庄里乡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上诉人孙仁海、房印丽因与被上诉人秦配、孙妤妍共有物分割纠纷一案,不服安徽省萧县人民法院2015年4月8日作出的(2015)萧民一初字第0088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6月9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李德道担任审判长,与代理审判员杜飞、杨俊举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7月6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孙仁海、房印丽及其共同的委托代理人朱安英,被上诉人秦配及秦配、孙妤妍共同的委托代理人吴斌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秦配、孙妤妍一审诉称:秦配之夫、孙妤妍之父,孙仁海、房印丽之子孙贤臣因交通事故死亡,后经安徽省砀山县人民法院及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得到赔偿款528948元,另肇事方给付谅解费140000元,秦配与孙贤臣的夫妻共同财产皖L×××××号半挂车一辆,被孙仁海、房印丽以120000元卖掉,上述款项孙仁海、房印丽均不愿分割给秦配、孙妤妍。请求判令:孙仁海、房印丽给付秦配:判决后调解赔偿(528948-44368)/4人=121145元,谅解费分割133000元/4人=33250元,卖车款分割120000元/2+60000元/4人=75000元,合计229395元;给付孙妤妍:判决后调解赔偿分割44368+(528948-44368元)/4人=165513元、谅解费分割33250元,卖车款分割60000元/4人=15000元,合计213763元。孙仁海、房印丽一审辩称:孙贤臣在事故中死亡,肇事车给付谅解费90000元,因处理事故支出的差旅费、律师费都是孙仁海、房印丽支出,该款应由双方共同承担,另孙仁海替秦配及孙贤臣偿还的欠款37500元,该款应从秦配应得的补偿款中予以扣除。因孙贤臣生前购买车辆均是借款,120000元卖车款全部用于偿还借款,还因偿还购车款多支付6000元,卖车款不应分割。一审法院查明:孙贤臣于2014年2月19日因交通事故死亡,经安徽省砀山县人民法院作出(2014)砀民一初字第00555号民事判决后,又经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宿中民三终字第00368号民事调解书处理,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沛县支公司一次性赔偿秦配、孙妤妍、孙仁海、房印丽528948元,且该款保险公司已履行完毕,另郭公星、顾延东给付谅解费90000元,海升公司给付丧葬费23360元,合计642308元。上述款项秦配、孙妤妍未得到分配,为此,其提起诉讼,要求分割孙贤臣因交通事故得到的赔偿款等。另查明,秦配与孙贤臣生育一女,取名孙妤妍。一审法院认为: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应受法律保护。孙贤臣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其死亡赔偿金642308元在分配过程中产生纠纷,该院依据公平原则,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分割。扣除孙贤臣丧葬费22300元及孙妤妍的被抚养人生活费44368.75元(5725元/年×15.5年÷2人),下余575639.25元,应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均等分配,即每人143909.81元。因此,秦配应分得143909.81元,孙妤妍应分得188278.56元。秦配、孙妤妍主张分割卖车款120000元,孙仁海、房印丽主张其为秦配、孙贤臣偿还债务及处理孙贤臣交通事故所支付费用、为处理孙贤臣交通事故案件所支出的代理费63000元,应从该款中扣除,因均属另一法律关系,应另行主张,该院在本案中不予裁决。一审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二条、第六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之规定,判决:一、孙仁海、房印丽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给付秦配143909.81元;给付孙妤妍188278.56元(由孙妤妍的法定代理人秦配代为保管);二、驳回秦配、孙妤妍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7750元,减半收取为3875元,由秦配、孙妤妍负担1938元,孙仁海、房印丽负担1938元。孙仁海、房印丽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上诉称:孙贤臣因交通事故死亡后,为处理交通事故并获得赔偿,孙仁海、房印丽支付交通费、住宿费等70000余元,支付律师代理费63000元。上述费用是为了获得赔偿款而支出,应先行从赔偿款中扣除,扣除后再对赔偿款进行分割。一审法院仅判决分割赔偿款而没有分割上述费用错误。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秦配、孙妤妍辩称:一审中,孙仁海、房印丽没有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明存在差旅费。虽然其提供了律师代理合同和相关票据,但秦配没有在代理合同中签字,亦不知道代理费用的数额。因此,孙仁海、房印丽要求秦配、孙妤妍承担上述费用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判。一审中,孙仁海、房印丽为证明其支付差旅费、律师代理费等事实,其提供以下证据:1、刘云辉、孙贤坤、房传洋、孙贤明等证人证言,以证明其支付差旅费等费用70970元。2、委托代理合同及律师收费票据,以证明其支付律师代理费63000元。秦配、孙妤妍对上述证据质证意见为:1、刘云辉、孙贤明系孙仁海的近亲属,与孙仁海有利害关系,其证言不真实。2、对代理合同及收费票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代理合同上没有秦配签字,对费用的数额不知情,不能作为证据使用。本院认证意见如下:1、一审中,刘云辉、孙贤明均出庭作证。刘云辉作证称:自孙贤臣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后至安葬结束,孙仁海租用其车辆处理该事故,计使用车辆83次,支付其加油费16900元。孙贤明作证称:自孙贤臣死亡后孙仁海为处理交通事故租车35次,支付住宿等费用计28000元。对上述证人证言,秦配、孙妤妍虽不予认可,但其没有证据足以推翻该证言,且二审庭审中,秦配亦认可孙仁海为处理交通事故多次去相关单位,费用为孙仁海支付。故,本院对刘云辉、孙贤明的证言予以认定。2、秦配对委托代理合同及收费票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该证据与本案具有关联性,本院予以认定。二审中,双方均未提供新证据。双方对一审中相对方提供的证据质证意见同于一审,本院认证意见与一审相同。本院二审审理查明:孙仁海为处理孙贤臣交通事故支付租车费、住宿费等费用44900元,支付代理费63000元。除本院查明的上述事实外,对一审法院查明的其他事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综合双方举证质证及诉辩意见,本案二审争议的焦点为:孙仁海为处理孙贤臣交通事故支付的费用秦配、孙妤妍应否承担。孙贤臣因交通事故死亡后,孙仁海作为孙贤臣的父亲为处理该事故并获得赔偿,先后多次前往办案单位,其支付相应的租车费、住宿费、律师代理费等费用。孙仁海为了本案双方当事人的共同利益支付的上述费用系双方的共同债务,应由本案双方当事人共同负担。对于孙仁海、房印丽超出其应承担的部分,其有权要求秦配、孙妤妍承担。孙仁海已支付的上述费用为107900元,秦配、孙妤妍应各自承担费用为26975元(107900元÷4人)。对于秦配、孙妤妍应承担的部分可从其应分得的赔偿款中扣除。因上述费用是为处理事故和获得赔偿而支付,故,应在本案中一并处理,一审判决在本案中未予处理不当,本院予以纠正。对于秦配、孙妤妍一审中要求分割卖车款的诉讼请求,因分割卖车款涉及遗产继承问题,与本案不属同一法律关系,一审法院告知其另行处理正确。综上,一审判决认定基本事实清楚,但对孙贤臣支付的租车费、律师代理费等费用在本案中不予处理不当。上诉人孙仁海、房印丽的上诉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一)、(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一、维持安徽省萧县人民法院(2015)萧民一初字第00889号民事判决第二项,即:驳回秦配、孙妤妍的其他诉讼请求;二、变更安徽省萧县人民法院(2015)萧民一初字第00889号民事判决第一项“孙仁海、房印丽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给付秦配143909.81元;给付孙妤妍188278.56元(由孙妤妍的法定代理人秦配代为保管)”为“孙仁海、房印丽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给付秦配116934.81元;给付孙妤妍161303.56元(由孙妤妍的法定代理人秦配代为保管)”。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一审案件受理费按一审判决执行;二审案件受理费2960元,由孙仁海、房印丽负担1480元,秦配、孙妤妍负担148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李  德  道代理审判员 杜    飞代理审判员 杨  俊  举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七日书 记 员 夏春秋(代)附本案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七条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