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池刑终字第00066号

裁判日期: 2015-08-14

公开日期: 2016-03-02

案件名称

王海华贩卖毒品二审刑事裁定

法院

安徽省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徽省池州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王海华,彭素华,曹煜坤,尹某某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安徽省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池刑终字第00066号原公诉机关安徽省东至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海华,男。2014年9月10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东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17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东至县看守所。辩护人刘鹰,安徽始信律师事务所律师。辩护人唐开发,安徽始信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彭素华,女。2014年9月10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东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17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池州市看守所。辩护人方早春,安徽宏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曹煜坤,男。2010年11月26日因犯聚众斗殴罪,被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2014年9月10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东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17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东至县看守所。原审被告人尹某某,女。2014年9月10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东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17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池州市看守所。安徽省东至县人民法院审理东至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王海华、曹煜坤、彭素华犯贩卖毒品罪,原审被告人尹某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于2015年6月5日作出(2015)东刑初字第00043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原审被告人王海华、彭素华不服,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池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程遥、代理检察员李彪依法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王海华及其辩护人唐开发、上诉人彭素华及其辩护人方早春、原审被告人曹煜坤、尹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9日,被告人王海华多次将甲基苯丙胺卖于被告人彭素华、尹某某、郑某某等人或多次通过曹煜坤将甲基苯丙胺卖于吸毒人员吸食;被告人彭素华购买甲基苯丙胺,用于自己吸食和加价卖于吸毒人员吸食;被告人尹某某多次为他人从被告人王海华处代购用于吸食的甲基苯丙胺,并从被告人王海华处购买甲基苯丙胺供自己吸食。(一)被告人王海华自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9日,共计贩卖甲基苯丙胺69克;被告人曹煜坤协助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9.398克。1、2014年6月,被告人尹某某通过他人认识了被告人王海华,知道王海华处有甲基苯丙胺。2014年7月份的一天晚上,在为民洗浴中心做服务员的尹某某,与该洗浴中心服务员“梅梅”、张某某(外号胖胖)聊天时,“梅梅”、张某某提出买甲基苯丙胺吸食。几天后,王海华到东至县城联系被告人尹某某,询问是否要买甲基苯丙胺,尹某某就问“梅梅”和张某某,“梅梅”、张某某便各出了1000元给尹某某,委托尹某某代为购买甲基苯丙胺吸食。尹某某付给王海华现金2000元,购买了十个甲基苯丙胺,王海华将十个甲基苯丙胺分成两大包,每包内装5小包甲基苯丙胺,交给了尹某某。此次被告人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的数量为8.95克。2014年8月29日,王海华电话联系尹某某,问是否还需要甲基苯丙胺。尹某某遂询问“梅梅”、张某某、梁某后,四人决定每人出资1000元购买二十个甲基苯丙胺。之后,尹某某多次手机联系王海华,并发短信“最好把它分好了,因为这是四个人的,带个球来”给王海华。王海华遂将二十个甲基苯丙胺分成四大包,每包内装5小包甲基苯丙胺,当晚二人在事先约定的为民洗浴中心前的小胡同内进行了交易。此次被告人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的数量为17.9克。2、被告人彭素华通过被告人曹煜坤认识王海华后,知道从王海华处能买到甲基苯丙胺。2014年8月底的一天,彭素华手机联系王海华购买10克甲基苯丙胺,当时王海华正在东至县城,双方遂约定在格林蓝天小区一地下室内交易。之后,彭素华叫方某某陪她一起到该地下室等候王海华,王海华来后,将一包10克甲基苯丙胺交给了彭素华。此次被告人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的数量为10克。3、2014年8月份的一天,江某某在东至县城遇到被告人曹煜坤,遂问曹煜坤能否买到甲基苯丙胺,曹煜坤称他能买到,但要200元一个,并向江某某借200元买甲基苯丙胺吸食,江某某便付给了曹煜坤400元。当晚,江某某在东至县城你来我往宾馆住宿,并在该宾馆给曹煜坤也开了房间。被告人曹煜坤即联系被告人王海华,王海华于当天晚上来到你来我往宾馆曹煜坤入住的房间,将两个甲基苯丙胺交给了曹煜坤,曹煜坤向王海华支付了400元。期间曹煜坤将王海华介绍给江某某认识,之后将一个甲基苯丙胺交于江某某吸食,另一个甲基苯丙胺自己吸食。此次被告人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的数量为1.79克;被告人曹煜坤协助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的数量为0.895克。4、2014年9月初的一天下午,江某某和徐某在东至县城0566宾馆住宿,徐某打电话叫来被告人曹煜坤,二人让曹煜坤想办法买一个甲基苯丙胺吸食,曹煜坤遂电话联系被告人王海华购买,得知王海华在九江市,江某某便叫曹煜坤到九江市去拿,并先付了300元给曹煜坤。曹煜坤遂与徐某到东至县汽车站旁,租了汪某甲驾驶的红色现代牌出租车,到江西省彭泽县。路上江某某又转账300元到曹煜坤的支付宝账户,在车上曹煜坤联系王海华购买三个甲基苯丙胺,双方约定到江西省彭泽县城拿货,曹煜坤并将购买甲基苯丙胺款600元汇入王海华指定的户名为杨某的农业银行卡中。王海华电话联系曹煜坤到彭泽县城彭蠡大酒店边等候,曹煜坤从王海华安排的送货人处拿到三个甲基苯丙胺后,同徐某一起坐出租车返回东至县城0566宾馆。曹煜坤将所购甲基苯丙胺分成两包,一包交给了江某某吸食,另一包自己吸食。此次被告人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的数量为2.685克;被告人曹煜坤协助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的数量为1.343克。5、2014年9月初的一天上午,郑某某联系被告人王海华购买两个甲基苯丙胺吸食,王海华说在彭泽县城,曹煜坤也在,便让曹煜坤将甲基苯丙胺带给郑某某。郑某某将购买毒品款汇入王海华指定的账户后,即联系被告人曹煜坤,叫曹煜坤帮其从王海华处带两个甲基苯丙胺。曹煜坤接郑某某电话后,即电话联系被告人王海华,王海华叫曹煜坤在彭泽县城的双湖商务宾馆等候。被告人曹煜坤从被告人王海华处拿到两个甲基苯丙胺后,即回到东至县城,在梅山宾馆将该两个甲基苯丙胺交给了郑某某。此次被告人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和被告人曹煜坤协助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的数量均为1.79克。6、2014年9月初的一天,汪某乙联系被告人曹煜坤购买甲基苯丙胺吸食,当天晚上9点多钟,曹煜坤打电话给汪某乙说有甲基苯丙胺,叫汪某乙开车到东至县城顶好面包房附近接他。汪某某接到曹煜坤后,付给曹煜坤200元,曹煜坤遂叫汪某乙把车开到世佳宾馆附近等候。曹煜坤到世佳宾馆付给王海华200元,从王海华处拿了一个甲基苯丙胺交给了汪某乙。此次被告人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和被告人曹煜坤协助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的数量均为0.895克。7、2014年9月8日晚,郑某某联系被告人王海华购买两个甲基苯丙胺吸食,王海华说到了东至就联系郑某某,郑某某便汇入400元到王海华指定的账户。当晚,汪某乙也联系被告人曹煜坤购买三个甲基苯丙胺吸食,曹煜坤当时在王朝宾馆8820房间和杨某某在一起,说等江西朋友来。当晚王海华来到王朝宾馆8820房间,先从随身携带的棕色提包内的一个盒子里拿了一小包甲基苯丙胺,与曹煜坤、杨某某共同吸食。之后,曹煜坤对王海华说他的一位朋友还要买三个甲基苯丙胺,王海华遂拿了三个甲基苯丙胺给曹煜坤。曹煜坤拿到甲基苯丙胺后,即电话联系汪某乙,汪某乙开车将曹煜坤带到帅呆网吧附近邮政储蓄银行ATM机取款,因只有400元现金,曹煜坤就只给了汪某乙两个甲基苯丙胺,将另一个甲基苯丙胺和400元钱带回王朝宾馆8820房间交给了王海华。9月9日凌晨,郑某某再次联系被告人王海华,要求拿甲基苯丙胺,王海华说在东至县城王朝宾馆和曹煜坤在一起,叫曹煜坤帮送过去。郑某某遂喊汪某乙开车将其送到王朝宾馆楼下,曹煜坤从王海华处拿了两个甲基苯丙胺后,送给了坐在车上等候的郑某某。9月9日上午,被告人王海华入住东至县城印象鸿庆楼大酒店8843房间,被告人曹煜坤和杨某某也先后来到该房间,三人在一起又吸食了甲基苯丙胺,并一起吃了午饭。午饭后,陈某联系曹煜坤购买一个甲基苯丙胺吸食,并汇了200元到曹煜坤的农业银行卡上。曹煜坤便对王海华说有朋友要一个甲基苯丙胺,回来付钱,王海华给了一个甲基苯丙胺给曹煜坤,曹煜坤向王海华还要了一个小包装袋。曹煜坤离开8843房间后,将该包甲基苯丙胺分成二小包,将一小包裹在一件衣服里,放进印象鸿庆楼大酒店的纸袋,送到东至县汽车站,找到开往昭潭镇的客车驾驶员施末广带给了陈某,另一包则自己吸食。9月8日晚至9月9日,被告人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和被告人曹煜坤协助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的数量均为4.475克。9月9日下午,东至县公安局侦查人员以派出所查房的名义,要求8843房间内的人开门,遭拒绝。在房内的王海华见派出所来人查房,遂将一个装有甲基苯丙胺的小铁盒子藏在了窗帘下面,又将其携带的手包和装有甲基苯丙胺的另一个黑色塑料盒扔出窗外,并叫杨某某把吸食甲基苯丙胺的冰壶、锡纸和吸管也扔到窗外。侦查人员踹门入室,在8433房间北边窗户右下方地板上,发现内装有6小包白色晶体状物质的方形铁盒一个,并在王海华的棕色提包内发现中国农业银行卡一张(该卡的开户日期为2014年8月3日,户名为杨某),手机卡5张,内装有一卷锡纸的红色圆柱形容器一个,内装有少许红色颗粒状粉末的圆柱状玻璃容器一只。接着,侦查人员对8433房间窗户下的地面进行现场勘查,发现瓶口插有两根吸管、内有少许液体的塑料瓶一个,吸管三根,锡纸一张,装有六袋白色晶体状物质的黑色方形塑料盒一个,装有白色晶体物质的蓝色小塑料袋一个,装有红色颗粒的白色小塑料袋一个,锡纸一卷,小塑料包装袋17个,棕色手包一个。棕色手包里,装有王海华的临时身份证一张、深圳市居住证一张,手机卡6张及银行卡数张等物品。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上述物品进行了现场提取并扣押,同时还扣押了被告人王海华的酷派、步步高、三星牌手机各一部。王海华被抓获后,被告人曹煜坤又返回到8433房间,亦被抓获。侦查人员从曹煜坤身上,查获了内装有白色晶体状物质的白色小塑料袋一个,予以了扣押;还扣押了曹煜坤的HTC牌手机一部。2014年9月9日,侦查人员对被告人曹煜坤和杨某某的尿液进行了提取;9月10日对被告人王海华的尿液进行了提取,并用甲基安非他明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均呈阳性。经池州市公安局鉴定中心鉴定:在印象鸿庆楼8433房间一方形铁盒内,扣押的6小包白色晶体状物质,净重5.37克,含甲基苯丙胺成份;在印象鸿庆楼大酒店外地面上扣押的白色晶体状物质,净重共计14.81克,含甲基苯丙胺成份;白色小塑料袋内的红色颗粒,净重0.34克,含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成份;从被告人曹煜坤身上扣押的小塑料袋内白色晶体状物质,净重0.32克,含甲基苯丙胺成份。案发后,公安机关随案移交了被告人王海华的违法所得款人民币1800元。原判认定上述事实有公安机关在现场扣押的吸毒工具冰壶和吸管、装甲基苯丙胺的方形铁盒和黑色方形塑料盒各一个、户名为“杨某”的农业银行卡一张、被告人王海华的棕色手包和提包、王海华的临时身份证一张、深圳市居住证一张及扣押的手机等物证;2014年9月9日,制作的印象鸿庆楼大酒店通道、8433房间走廊、大厅、吧台、大门外北侧通道等处的视频光盘两张;东至县公安局的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扣押清单、提取物证笔录、调取的印象鸿庆楼大酒店8433房间走廊和大门外北侧通道等处的视频证据清单、调取的被告人尹某某与被告人王海华的手机短信记录、人体尿液提取笔录及现场检测报告书、辨认照片模板制作说明,被告人尹某某和江某某辨认被告人王海华的辨认笔录、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被告人王海华、曹煜坤等人的人口基本信息查询单等书证;证人杨某某、方某某、郑某某、江某某、汪某乙、陈某、张某某、梁某、汪某丙、施某某、陶某某、陈某某、胡某某等人的证言;被告人曹煜坤、彭素华、尹某某的多次供述与辩解;现场勘验笔录、搜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及现场照片;池州市公安局鉴定中心池公司鉴化字(2014)42号毒品鉴定报告等证据证实。(二)被告人彭素华购买甲基苯丙胺后,一部分用于自己吸食,一部分加价分装卖给他人吸食。2014年7月底至9月初,彭素华多次贩卖甲基苯丙胺给周某某、韩某某等人,数量为10.85克。1、贩卖甲基苯丙胺2克给周某某吸食。2014年8月份,被告人彭素华以每个200元的价格,两次贩卖甲基苯丙胺给周某某,每次贩卖毒品一个,共计2克。2、贩卖甲基苯丙胺1.6克给韩某某吸食。2014年8月初的一天,韩某某电话联系被告人彭素华购买一个甲基苯丙胺吸食,彭素华让方某某代送。后方某某电话联系韩某某,二人在东至县城零距离宾馆楼下见面,方某某将一个甲基苯丙胺(1克)交给韩某某,韩某某付给方某某现金300元。2014年8月20日左右,韩某某到被告人彭素华住的东至县鸿泰宾馆玩,见彭素华和方某某在吸食甲基苯丙胺,遂用手机支付宝转现金100元给彭素华,彭素华便让韩某某一起吸食了约0.3克甲基苯丙胺。2014年9月3日,韩某某到被告人彭素华住的东至县世佳宾馆玩,见彭素华和方某某在吸食甲基苯丙胺,又用支付宝转现金100元给彭素华,彭素华遂带韩某某一起吸食了约0.3克甲基苯丙胺。3、贩卖甲基苯丙胺2克给程某某吸食。2014年8月初的一天中午,程某某电话联系被告人彭素华购买一个甲基苯丙胺吸食,彭素华叫方某某代送。方某某遂电话联系程某某,在东至县人民医院附近一宾馆房间里,方某某将一个甲基苯丙胺(1克)交给了程某某,后程某某转了200元现金到彭素华的游戏账号中。2014年9月初的一天,程某某又电话联系被告人彭素华购买一个甲基苯丙胺吸食,彭素华叫程某某到东至县城尧北路旭日宾馆门口拿,在旭日宾馆门口,彭素华交给程某某包装好的一个甲基苯丙胺(1克),程某某付给彭素华现金200元。4、2014年5月至8月,被告人彭素华以每克400元的价格,贩卖甲基苯丙胺1.75克给陆某某吸食。2014年5、6月份,陆某某到被告人彭素华在东至县城田园新村的出租房,向彭素华购买甲基苯丙胺吸食,彭素华叫陆某某先付200元给她,等她有货了再来拿,陆某某付给彭素华200元后离开。彭素华买到甲基苯丙胺后,叫陆某某到其出租屋拿了0.5克一小包的甲基苯丙胺。2014年7月31日下午,陆某某电话联系被告人彭素华购买甲基苯丙胺吸食,后陆某某来到彭素华的出租房,付给彭素华现金200元,彭素华交给陆某某0.5克一小包的甲基苯丙胺。2014年8月5、6号的一天,陆某某电话联系被告人彭素华购买100元的甲基苯丙胺吸食,彭素华让陆某某到其出租屋,给了陆某某100元左右的甲基苯丙胺,约0.25克。2014年8月底的一天,陆某某电话联系被告人彭素华购买一个甲基苯丙胺吸食,二人约定到旭日宾馆206房间见面,在206房间,陆某某付给彭素华现金180元,彭素华交给陆某某0.5克一小包的甲基苯丙胺。5、贩卖甲基苯丙胺0.5克给曹煜坤。2014年8月中旬一天的下午,本县昭潭镇的陈某电话联系被告人曹煜坤,叫曹煜坤帮其买半个甲基苯丙胺吸食,让曹煜坤联系开出租车的昭潭人何某某带给他,并向曹煜坤的银行卡内转入了200元现金。曹煜坤接电话后,便向被告人彭素华购买了半个甲基苯丙胺(0.5克),用衣服裹好放在纸袋里,到东至县汽车站找到何的生,谎说带件衣服给陈某,何某某回到昭潭后将裹着甲基苯丙胺的衣服交给了陈某。后曹煜坤将200元现金转入彭素华的游戏账号中。6、贩卖甲基苯丙胺3克给郑某某吸食。2014年8月份,郑某某先后三次联系被告人彭素华,以200元一个(1克)的价格,共购买三个甲基苯丙胺吸食。彭素华每次都是叫方某某送到东至县城梅山宾馆交给郑某某,郑某某拿到甲基苯丙胺后,将购买毒品款均交给了方某某。2014年9月10日,被告人彭素华在东至县城状元宾馆吸毒后,被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抓获,现场扣押了自制冰壶一个、吸管及锡纸等物品;还扣押了彭素华的OPOP、步步高等品牌手机四部。2014年9月9日,侦查人员对被告人彭素华的尿液进行了提取,并用甲基安非他明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呈阳性。原判认定上述事实有物证手机,东至县公安局的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扣押物品清单、人体尿液提取笔录及现场检测报告书、被告人彭素华等人的人口基本信息查询单等书证,辨认照片模板制作说明、韩某某、程某某辨认被告人彭素华的辨认笔录,方某某、周某某、韩某某、程某某、陆某某、郑某某、陈某、何某某等人证言,被告人彭素华、曹煜坤供述,池州市公安局鉴定中心池公司鉴化字(2014)42号毒品鉴定报告等证据证实。(三)被告人尹某某为他人从王海华处代购甲基苯丙胺22.375克,自己从王海华处购买甲基苯丙胺4.475克,供他人及自己吸食。2014年6月份,被告人尹某某通过他人认识了被告人王海华,知道从王海华处能买到甲基苯丙胺。2014年7月份的一天晚上,在为民洗浴中心做服务员的尹某某,与该洗浴中心服务员“梅梅”、张某某(外号胖胖)聊天时,“梅梅”、张某某提出买甲基苯丙胺吸食。几天后,王海华到东至县城联系尹某某,问是否要买甲基苯丙胺,尹某某就问“梅梅”和张某某,是否还需要甲基苯丙胺,“梅梅”、张某某便各拿了1000元给尹某某,委托尹某某代为购买甲基苯丙胺吸食。尹某某付给王海华现金2000元,购买了十个甲基苯丙胺,交给了“梅梅”、张某某各五个。此次被告人尹某某代他人购买的甲基苯丙胺数量为8.95克。2014年8月29日,被告人王海华电话联系被告人尹某某,问是否还需要甲基苯丙胺。尹某某遂询问“梅梅”、张某某、梁某,后四人决定每人出资1000元购买二十个甲基苯丙胺。之后,尹某某多次手机联系王海华,并发短信“最好把它分好了,因为这是四个人的,带个球来”给王海华。王海华遂将二十个甲基苯丙胺分成4大包,每包内装5小包甲基苯丙胺,当晚二人在事先约定的为民洗浴中心前的小胡同内进行了交易。尹某某回到为民洗浴中心后,与梅梅”、张某某、梁某每人各拿一包甲基苯丙胺。此次被告人尹某某从王海华处购买和代购甲基苯丙胺的数量为17.9克。2014年9月9日,被告人尹某某在为民洗浴中心被公安机关抓获,侦查人员在尹某某处扣押了白色晶体状物质两包、自制冰壶、酒精灯等物品;还扣押了尹某某的金立牌手机一部。当日,侦查人员提取了被告人尹某某的尿液,并用甲基安非他明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呈阳性。经池州市公安局鉴定中心鉴定,从被告人尹某某处扣押的白色晶体状物质净重3.46克,含甲基苯丙胺成份。原判认定上述事实有物证手机,东至县公安局的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被告人尹某某等人的人口基本信息查询单等书证,提取物证笔录、扣押物品清单、提取的被告人尹某某与被告人王海华的手机短信记录、人体尿液提取笔录及现场检测报告书、辨认照片模板制作说明,张某某、梁某、许某玉辨认被告人尹某某的辨认笔录,证人张某某、梁某等人证言,被告人尹某某供述,池州市公安局鉴定中心池公司鉴化字(2014)42号毒品鉴定报告等证据证实。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69克;被告人彭素华贩卖甲基苯丙胺10.85克;被告人曹煜坤协助被告人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9.398克,三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贩卖毒品罪。被告人尹某某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的甲基苯丙胺22.375克,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彭素华协助被告人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是从犯,与查明的事实不符,不予支持。被告人王海华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被告人曹煜坤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是从犯,应当从轻处罚。被告人曹煜坤曾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应当从重处罚;案发后能如实供述自己和同案犯的罪行,并自愿认罪,依法可从轻处罚。被告人尹某某在案发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自愿认罪,依法可从轻处罚。经该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对被告人王海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四款,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对被告人彭素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三款,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对被告人曹煜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四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对被告人尹某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认定被告人王海华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五万元;认定被告人彭素华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认定被告人曹煜坤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认定被告人尹某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公安机关扣押的被告人王海华违法所得款人民币1800元,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供被告人王海华、彭素华、曹煜坤、尹某某犯罪所用的酷派、三星、步步高、OPPO、HTC等品牌手机八部,手机卡11张,农业银行卡1张等物品,均予以没收。上诉人王海华上诉称:一、一审法院认定其构成贩卖毒品罪只有相关同案犯供述或证人证言等证据,没有其他直接证据证明,认定其有贩卖毒品行为的证据不足。二、一审法院没有查清毒品来源,毒品交易金额、交易时间不清。三、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现场查获的毒品系上诉人所有。综上,请求宣告上诉人无罪。其辩护人提出了与上诉理由一致的辩护意见。上诉人彭素华上诉称:一、一审违反管辖规定,程序错误。二、一审认定上诉人从王海华处购买10克冰毒,但贩卖的数量为10.85克,明显矛盾。三、一审认定其他被告人贩卖一个毒品为0.895克于法无据,且与认定上诉人贩卖一个毒品为1克的标准不统一,对上诉人明显不公。四、上诉人购买毒品主要为了自己吸食,同时协助王海华贩卖,应属于从犯。上诉人二审庭审中提出原判认定其2014年5、6月份、7月31日、8月5、6日贩卖毒品给陆某某不属实,8月底的属实,但数量不对。另其提出贩卖给郑某某的数量不对,均没有足量的克数。其辩护人提出了与上诉理由一致的辩护意见。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上诉人王海华贩卖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69克、上诉人彭素华贩卖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10.85克、原审被告人曹煜坤协助王海华贩卖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9.398克、原审被告人尹某某非法持有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22.375克的事实有经一审庭审举证、质证的相关证据予以证实。本院对原判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王海华贩卖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69克、上诉人彭素华贩卖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10.85克、原审被告人曹煜坤协助王海华贩卖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9.398克,其行为均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原审被告人尹某某非法持有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22.375克,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对上诉人王海华提出其没有贩卖毒品行为以及其辩护人提出认定其构成贩卖毒品罪证据不足的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王海华贩卖毒品的事实不仅有上诉人彭素华、原审被告人曹煜坤、尹某某供述,亦有相关证人证言、辨认笔录、现场查获的物证等证据予以证实,足以认定,对上诉人及其辩护人的此节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本院不予以采纳。上诉人彭素华的辩护人提出本案违反管辖规定,程序违法的辩护意见,经查:一审法院根据各被告人的毒品犯罪数量以及本地毒品犯罪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司法实践掌握的数量标准,受理本案程序合法,对辩护人的此节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上诉人彭素华的辩护人提出一审法院认定上诉人从王海华处购买10克冰毒,但贩卖的数量为10.85克,明显矛盾,且认定上诉人贩卖一个毒品为1克,对上诉人明显不公,上诉人彭素华系协助王海华贩卖毒品,应认定为从犯的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彭素华供述其毒品不仅来源于王海华处,且从他人处也购买过毒品,另其供述从王海华处购买的毒品超过十克,一审法院按照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认定王海华贩卖10克毒品给彭素华,与认定彭素华贩卖10.85克毒品的事实并不矛盾;被告人彭素华从王海华处购买的10克甲基苯丙胺,王海华没有按10个独立的小包装袋进行分包,而是将10克甲基苯丙胺装在一个塑料袋内,他人从彭素华购买甲基苯丙胺,均由彭素华自己分包,且无充分证据证明上诉人彭素华贩卖的1个毒品不足1克,一审法院认定上诉人彭素华贩卖毒品10.85克不仅有上诉人彭素华供述,亦有相关吸毒人员证言予以证实,上诉人彭素华贩卖毒品的行为系独立的个人行为,不属于王海华的协助犯,不应认定为从犯,故对辩护人的此节辩护意见本院亦不予采纳;对上诉人彭素华提出原判认定2014年5、6月份、7月31日、8月5、6日贩卖毒品给陆某某的事实不属实,8月底贩卖给陆某某以及贩卖给郑某某的毒品数量不准等上诉理由,经查:原判认定上诉人彭素华贩卖毒品给陆某某、郑某某的事实有彭素华在公安机关的供述以及证人陆某某、郑某某、方某某证言予以证实,上诉人的此节上诉理由不能成立。综上,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应予以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李 郑 传审判员 徐 学 明审判员 康 启 林二〇一五年八月十四日书记员 陶亮(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