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偃刑一初字第77号
裁判日期: 2015-08-14
公开日期: 2015-09-23
案件名称
刘某某诈骗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偃师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偃师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刘某某
案由
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
全文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偃刑一初字第77号公诉机关偃师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刘某某,男,汉族,小学毕业,农民。因涉嫌诈骗罪于2015年3月9日被偃师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4月13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偃师市看守所。偃师市人民检察院以偃检诉刑诉(2015)70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刘某某犯诈骗罪,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偃师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范田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刘某某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经审理查明:2014年4月9日,被告人刘某某和洛阳市孟津县常袋乡杨沟村的张某某东小梵村的许某某、洛阳市老城区邙山镇苏滹沱村的冯某某(均已判刑)及孟津县常袋乡武家湾村许某某(另案处理)预谋后,张某某、东小梵村的许某某、冯某某和武家湾村许某某乘坐被告人刘某某驾驶自家的黑色“比亚迪”轿车窜至嵩县县城。武家湾村许某某假扮家里有事,让谎称在附近居住的东小梵村的许某某带她找当地算命很准的人。东小梵村的许某某以“见算命的人必须是单数,不能是双数”拒绝带武家湾村许某某找算命的,武家湾村许某某恳求在附近经过的嵩县大章镇马石沟村孙某某一同前去找当地算命的人。孙某某上钩后,冯某某上前接应、引导东小梵村的许某某、武家湾村许某某及孙某某带至假扮“算命人孙子”的张某某处,并在附近望风。张某某、东小梵村的许某某、武家湾村许某某三人在“比亚迪”轿车内配合表演,被告人刘某某和冯某某在车外望风,以“必须将家中财物开光才能消除家中灾祸”为由骗取孙某某现金人民币66,000元、金块一块、金项链一条、金戒指一个、金耳环两套,总计黄金173克,及银项链一条、银手镯一个,总计30克。后在逃跑途中被告人刘某某和张某某、东小梵村的许某某、冯某某和武家湾村许某某将被骗现金66,000元分肥;在东小梵村许某某家中,将骗取的金块凿开,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东小梵村的许某某、冯某某分肥,骗取的金银首饰由武家湾村许某某分肥。经偃师市价格认证中心鉴定,孙某某被骗黄金及银饰价格为43,670元。2015年3月9日被告人刘某某在其妻子武某某的陪同下,主动到偃师市公安局投案,并将分得的18000元现金及分得的黄金打制的手镯交还;2015年4月14日被告人方与孙某某达成赔偿协议,被告人刘某某在退还前述18000元和金手镯同时,一次性赔偿孙某某其他损失费用3000元。上述事实,被告人刘某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并有孙某某的报案及陈述;证人武某某、张某甲、杨某某、周某某等证言;金块、金手镯等物证;扣押发还笔录,取款记录、协议书、收到条;价格鉴定意见;同案犯张某某、许某某、冯某某的供述及判刑的刑事判决书等书证;被告人刘某某的供述与辩解;到案证明及年龄证明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刘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封建迷信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适用法律正确,本院予以支持。系共同犯罪,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积极参与,不分主从。被告人刘某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可减轻处罚;该能主动退赃并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根据本案的具体事实、性质、情节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刘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5年3月9日起至2017年5月8日止;所判罚金于判决书生效后一个月内向本院缴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两份。审 判 长 鲍红霞代理审判员 张 俊人民陪审员 王 强二〇一五年八月十四日代理书记员 周晨翔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