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宁民终字第3482号
裁判日期: 2015-08-14
公开日期: 2015-09-01
案件名称
上诉人汝某与被上诉人张某甲、张某乙继承纠纷一案的民事判决书
法院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汝某,张某甲,张某乙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宁民终字第3482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汝某,女,1962年6月5日生,汉族,无业。委托代理人严朝阳,江苏东南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张某甲,女,1981年3月28日生,汉族,职员。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张某乙,女,1982年5月4日生,汉族,无业。上诉人汝某与被上诉人张某甲、张某乙继承纠纷一案,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于2015年4月15日作出(2014)浦民初字第843号民事判决,汝某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6月12日立案受理。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7月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汝某及其委托代理人严朝阳、被上诉人张某甲到庭参加诉讼,被上诉人张某乙经本院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张昌树(2004年10月去世)、林秀英(××××年××月××日去世)夫妇生有被继承人一子张某丁。张某丁与其前妻倪晋兰育有张某甲、张某乙两女。张某丁与汝某于2007年11月27日登记结婚。2010年6月21日,张某丁骑燃油助力车行驶至南京市浦口区沿江街道路西社区前万路时,被路边垃圾池旁的火焰烧伤。事故发生后,张某丁被送至江苏省人民医院救治,至同年6月25日出院,诊断为80%TBSA面颈部、双上肢、胸背部、臀部、会阴部及双下肢II-III火焰烧伤(25%浅II-深II、55%III)、低血容,医疗机构并下发了病危通知书。2010年8月7日,张某丁死亡。另查明,2004年12月12日,张某丁因南京市政公用局征地项目被征地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张某丁去世后,其个人账户剩余保障金为37517.90元(社会保障卡号00×××74)。南京银兆钢铁实业有限公司在2010年曾为张某丁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险(未指定受益人),2010年12月5日,张某甲、张某乙及林秀英从该公司领取了保险金3万元。又查明,2012年3月6日,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立案受理了汝某控告张某甲、张某乙涉嫌遗弃案。2014年5月29日,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作出浦公(沿)撤决字(2014)16号撤销案件决定书,认为张某甲、张某乙涉嫌遗弃案,因没有犯罪事实决定撤销该案。再查明,2006年5月22日,林秀英在《浦口区集体土地被拆迁住房困难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表》“同一户籍家庭成员情况”栏中填写“儿子张某丁”。同年6月12日,浦口区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发出浦房改(2006)第A017号浦口区经济适用住房购房通知书,内容如下:林秀英家庭,根据你的申请,经审核,同意你家庭购买座落某地的经济适用住房一套……。同年6月29日,林秀英与浦口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契约,购买了该公司开发建设的某地05幢203室房屋(经济适用房)。同年9月18日,林秀英办理了上述房屋的权属登记手续。同年9月26日,林秀英立下遗嘱将该房遗留给张某甲。本案在一审审理过程中,根据汝某的申请,原审法院向中国工商银行江浦支行、交通银行泰山新村支行、交通银行高新开发区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南京高新开发区支行、浦口紫金家商银行沿江支行、南京银行浦口支行、中国银行浦口支行发出协助查询存款通知书,查得张某丁在交通银行62×××14卡号内有存款38.86元、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南钢支行62×××52卡号内有存款7.34元。庭审中张某甲、张某乙放弃对上述两存款主张权利。原审审理过程中,双方争议的焦点包括:1、张某甲、张某乙是否存在遗弃被继承人行为。汝某主张张某甲、张某乙有遗弃被继承人行为。汝某提供了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急救中心发票、张某丁住院病案、入院记录、出院记录、结算费用清单等,主张张某丁烧伤非常严重,张某甲、张某乙不同意做手术、6月25日即因经费问题要求出院、治疗费用报销后只花了几千元。庭审中汝某申请证人方某、林某出庭作证。证人方某陈述:“6月份,被告找过我,说进不了家门,叫我帮她看看张某丁烧伤情况如何”、“被告说张某丁的前妻不让其进门”、“我看到张某丁烧伤很严重,我问其为什么没住院,他说没有钱”。“被告找过我两次,都是因为进不了家门,第一次她说有人打她,我没去,第二次我就去了”。林某陈述:“我与张某丁是表兄弟,他住院期间,我去过一次,被告当时是否在场,我记不清了,好像在的”、“张某丁回来后,被告找过我,告诉我张某丁回来了,让我看看去,但我没去”、“张某丁去世前家里的事不清楚”,当汝某问“我有没有说叫他们把房子卖掉给张某丁治疗”时,林某回答“记不清了,时间长了”。张某甲、张某乙认为证人证言不能对抗公安机关的撤销案件决定书,相反汝某有遗弃行为,张某丁住院后每天开支约1万元,张某甲、张某乙拿出全部积蓄,但汝某分文未出。因汝某不出钱,张某丁才生气要求与其离婚,并将自己婚前的房屋通过公证方式给了张某甲、张某乙。后因审限太长,离婚案件尚未开庭,张某丁即已死亡。2、汝某主张“张某丁借给张某丙1万元”事实是否存在,该款是否为张某丁之遗产。汝某主张上述款项应作为张某丁之遗产,并提交了张某丙2011年10月23日所书证明一份、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存款业务回单一张。张某丙证明内容如下:2009年8月份借张某丁人民币1万元,2010年6月22日因张某丁烧伤,23号下午我去南京人民医院还给张某丁现金伍仟元(张某丁女儿张某甲收)(当时倪晋兰在场、叶华大姐等人在场),又在2011年8月20日借(注:原文)去现金肆仟元整(农业银行卡),尚欠壹仟元整,待明年还。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存款业务回单载明:2011年8月20日倪晋兰尾号为0312的银行卡存入4000元。庭审中汝某曾申请证人张某丙出庭,但之后张某丙未出庭。张某乙、张某甲对上述证据的质证意见为:证人未到庭,证言无效。4000元汇款与本案无关,银行回单不能证明倪晋兰与张某丙的关系,该回单无证明效力。3、汝某能否分得南京市浦口区某地005幢203室房屋相应份额。汝某主张该房虽登记在林秀英名下,但《浦口区集体土地被拆迁住房困难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表》、《浦口区经济适用住房购房通知书》中均说明该房是按户申请购买的,该户有林秀英、张某丁两人,故张某丁是该房的共有权人,汝某即应分得相应份额。张某甲、张某乙认为,林秀英的房屋来源是沿江复兴拆迁,张某丁在复兴社区有一套村镇房产,拆迁时安置了张某丁一套住房,林秀英当时无房,按当时拆迁政策,政府安置其一套经济适用房。申请表等材料中有林秀英家庭人口情况,不能证明张某丁是该房共有权人,该房的所有权人为林秀英。原审法院认为,汝某提供的证据只能证明张某丁治疗情况,并不能证明张某甲、张某乙有遗弃行为,汝某控告张某甲、张某乙涉嫌遗弃案,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立案调查后,认为没有犯罪事实已撤销该案,因此,汝某主张张某甲、张某乙对张某丁有遗弃行为不予采信。汝某主张张某丁曾借给张某丙1万元,只有张某丙的证言并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张某丙也未能出庭作证;中国农业银行存款回单只能证明当日倪晋兰账户存入4000元,倪晋兰也非本案当事人,故汝某主张该1万元应作为张某丁之遗产进行分配,证据不足,其主张不予采信。汝某要求分割南京市浦口区某地005幢203室房屋,但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该房屋登记在林秀英一人名下,应归林秀英一人所有。在该房屋权属证书未被撤销之前,其合法有效。汝某主张张某丁为该房共有权人,应另行提起诉讼。被继承人张某丁生前对其社保账户内的保障金37517.90元未作出处理,其去世后,该保障金应作为遗产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由于南京银兆钢铁实业有限公司为张某丁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时并未指定受益人,故该3万元保险金也应作为张某丁的遗产由其继承人继承。张某丁的法定继承人有张某甲、张某乙、林秀英、汝某,四人对张某丁上述遗产各享有四分之一份额。又因林秀英现已死亡,而张某丁又系林秀英唯一继承人,张某甲、张某乙为张某丁之女,故林秀英所享有的份额由张某甲、张某乙代位继承,也即张某甲、张某乙各应分得25319.20元,汝某应分得16879.50元。又因张某甲、张某乙、林秀英已实际领取了3万元保险金,故保险金归张某甲、张某乙、林秀英所有,张某丁的社会保障金37517.90元,由汝某继承16879.50元,张某甲、张某乙各继承10319.20元。另,张某甲、张某乙对张某丁在交通银行存款38.86元、中国工商银行存款7.34元放弃继承,故上述存款由汝某一人继承。原审法院据此判决:一、张某丁个人账户内保障金37517.90元(社会保障卡号00×××74),由张某甲、张某乙各继承10319.20元,汝某继承16879.50元;二、张某丁银行存款46.2元(交通银行62×××14卡中38.86元、中国工商银行62×××52卡中7.34元)由汝某一人继承。宣判后,汝某不服该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1、张某丙借款10000元属于张某丁与上诉人共有财产,上诉人应分得5000元,剩余5000元作为张某丁遗产,应依法由上诉人继承1250元。且通知张某丙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系一审法院的义务,一审法院未履行通知义务,系审判程序错误。2、南京市浦口区某地005幢203室房屋应是林秀英和张某丁共同共有。林秀英与张某丁在世时未约定各自所有的份额,应认定为各享有50%份额。张某丁去世后,该房屋属张某丁所有的50%份额属于遗产,上诉人依法可通过继承享有该房屋1/8份额。3、原审判决遗漏张某丁生前在中国工商银行浦口支行有存款两千多元的事实,请求二审法院去中国人民银行浦口支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浦口支行进行全面调查,查清从2010年6月21日张某丁被烧伤至2010年8月7日张某丁病逝时在各银行存款的变化情况及2010年8月7日张某丁病逝时所有的银行存款余额情况。综上,请求二审法院支持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张某甲辩称,关于张某丙的10000元借款,张某丙与张某丁系堂兄弟关系,不清楚二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使存在该借贷关系,也不同意汝某分得6250元。关于南京市浦口区某地005幢203室房屋,该房屋归林秀英所有,与上诉人没有关系。综上,请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张某乙未作答辩。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上述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2011)浦民初字第358号民事判决书、南京市浦口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出具的证明、协助查询存款通知书、张某甲、张某乙、林秀英所书收条、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浦公(沿)撤决字(2014)16号撤销案件决定书、南京市浦口区经济适用住房购房通知书等证据证实。本院认为,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为:1、张某丁是否曾借给张某丙1万元,并因此存在需要予以分割的遗产;2、坐落于南京市浦口区某地005幢203室的房屋是否有部分份额属于张某丁遗产;3、张某丁生前是否另有存款并应作为遗产分割。关于争议焦点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汝某主张张某丁曾借给张某丙1万元,张某丙已偿还9000元,上述款项应当作为遗产予以分割,对此应当承担举证责任。现汝某仅提交了张某丙的书面证言及户名为倪晋兰的存款业务回单,但未提交其他证据予以相印证,故汝某本项上诉意见,没有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关于争议焦点2,汝某主张张某丁系坐落南京市浦口区某地005幢203室房屋的共有权人,但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该房屋登记在林秀英名下,故该房屋应属林秀英所有,房屋来源并不能改变房屋的权属性质,汝某该项主张没有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关于争议焦点3,一审审理中,一审法院根据汝某的申请,向多家银行查询了张某丁的存款情况,现汝某仍主张张某丁生前另有存款并申请本院调查,但其未能提供基本的调查线索,其请求本院不予准许。汝某主张张某丁仍有其他存款,本院不予支持。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上诉人汝某的上诉请求,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738元,由上诉人汝某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丁 钰代理审判员 相媛媛代理审判员 徐聪萍二〇一五年八月十四日书 记 员 宋龙雯 来源:百度“”